分享

人对世界的认知有三个层面:1、科学层面:可数学量化的未知世界 2

 HNYZL 2024-05-18 发布于上海
人对世界的认知有三个层面:
1、科学层面:可数学量化的未知世界。
2、哲学层面:可逻辑解构的未知世界。
3、宗教层面:不能量化、无法解构的未知世界,“强名曰道”。

科学只代表当前可知的表象世界。科学不能认知宇宙的内在本质、真理实相。盲目相信科学,同样是迷信。

哲学是科学的概念胚胎,乃科学之母。由枝生叶,哲学产生科学,最后以艺术形式开花结果(科技生产力的艺术化创造)。艺术是所有认知的综合统一、文化结果。

宗教属于不可言说的部分(拈花一笑、不言之教---禅宗)。可言说的是哲学、科学,是左脑的逻辑思维。宗教则源于右脑的直观灵觉。

思维活动(有为法的具象知识)会干扰直观感应(无为法的空明智慧),即所谓落入“法执”,识假为真。本心的空明智慧会被人心思维所遮障。文化观念的执著、取舍,会让人迷失智慧。

而开悟,就是去除法执、我执,回归本心空明。所以修行不是灌输思想观念(洗脑,使人痴迷执着于某种思想观念),而是对文化观念的重新格式化(去除执念)、重构: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执)(“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如果一种宗教让人产生更深重的文化执念,那它必是外道邪教。宗教修行的本质是恢复人的本心空明智慧、返本归真,与道感通、天人合一、不思而明。(“复归于婴孩”。就像未出生的婴儿般天真无邪、无苦无惑、无欲无为。)

宗教为根,哲学为杆,科学为枝叶,艺术为花果,统体共生、本末有序,由末可返本。本立道生,即宗教的哲学化,哲学的科学化,科学的艺术化。艺术又落叶归根,即艺术的宗教化。

宗教与道合一。“可道非常道”。行不言之教(“说法四十九年,实未曾讲一法。”),清静无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