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卷四学习笔记一

 幽默的数据线 2024-05-18 发布于甘肃
图片

前言:

       了解自己的身体及其运行法则,不是

医生的工作,而应是每个人生活所必备的常识。学习并了解医学经典,正是增长这种常识,以做到心中有数。当然,优异且心有余力者,可恩及他人而成为医者。

本篇内容要点:

       1、结胸:①胸脘部按而痛,②寸脉浮,关脉沉。

       2、脏结:①如结胸状,②饮食如故,③时时下利,④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⑤舌上白苔滑。

       (倪海厦注,脏结乃因寒湿包住,而致脾虚不接纳营养,故下利,营养流失,导致营养不良。)

       3、脏结不可攻:①无阳证,即表不热,②不往来寒热,即半表半里不热,③反静,即里不热。④从表至里皆寒,故不可攻。攻药,性皆寒凉;用则危。

       4、结胸的成因,为发表误用攻下,致表热入内造成。

       5、结胸、项强,宜【大陷胸丸】。(大黄去实,芒硝攻坚,葶历子去痰,杏仁去热。)

       6、结胸证烦躁,就是胸阳脱了。可用茯苓四逆汤救逆。

       7、大陷胸汤证一:①胸膈部疼痛拒按,②脉动数变迟,③呼吸短促,④烦躁不安,⑤胃中空虚,⑥阳气内陷,⑦心下因鞭,⑧热实结胸用之。

        (倪海厦注,此方适用于肠梗阻、急性肺扩张、小儿麻痹发壮热、小儿患龟背。)

       8、大陷胸汤证二:①伤寒六七日,②热实结胸,③脉沉而紧,④心下痛,⑤按之石鞕者。(倪海厦注,上热下寒,胸腔有痰、热、水聚结。)

       9、大陷胸汤证三:①伤寒十余日,②热结在胸,③无太热,④水结在胸胁,⑤头微汗出者。

       10、大陷胸汤证四:①太阳病,②发汗复下之,③五六日不大便,④舌上燥渴,⑤申时小有潮热,⑥心下到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

       11、小结胸病证:①正在心下,②按之则痛,③脉浮滑者。

      12、协热利,即表邪该发表而错攻下,表邪进入肠胃而形成。(倪海厦注,轻证宜葛根汤或五苓散,严重宜用葛芩连汤。)

       13、①脉浮,不结胸,快愈了。

脉促者,必结胸。血流力不足,故促。

脉细数者,必咽痛。

脉弦者,必两胁拘急。水入中焦胸胁。

脉紧者,头痛未止。寒闭肤,热闷在头,故头痛。

脉沉紧者,必心下痛。沉紧脉,即里寒,胃寒。

脉沉滑者,协热利。

脉数滑者,必下血。滑,血热;数,壮热。热极,血管破裂,故下血。

图片

       下面,随附《伤寒论》卷四之相关【原文】与译文:

       1、问曰:病有结胸,有脏结,其状何如?

       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注:问:病有结胸证,有脏结证,两者的病证有何区别?

       答:胸脘部按之疼痛,寸部脉浮,关部脉沉,这就叫作结胸证。)

       2、何谓脏结?

       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注:什么叫脏结证?

       答:和结胸证的症状相似,但饮食如常,时时下利,寸部脉浮,关部脉小细沉紧,叫作脏结证。舌上苔白而滑的,不容易治疗。)

       3、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注:脏结未表现出阳热证的证候,没有往来寒热,病人不烦躁反而安静,舌苔滑腻的,治疗不能用泻下法。)

       4、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注:太阳病发于表而误用下法治疗,邪热内陷,就会成为结胸。病发于里,误用下法,就会成为痞证。之所以成为结胸,是因为攻下太早的缘故。结胸证,颈部也会拘紧不舒,如同柔痉一样,攻下后,病即痊愈,可用大陷胸丸。)

       方五十二:大陷胸丸方

       大黄半斤                 葶苈子半升,熬

         芒硝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

       上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

       (注:以上四味药,捣筛两味,加入杏仁、芒硝,一起研磨如油脂,搅合成散状,取弹丸大小的分量,另取甘遂捣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两升,一起煎煮至一升,一次温服。一夜即可泻下,如果不下的,再次服用,以出现泻下为有效,禁忌同一般用药。)

       5、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注:结胸证,脉象浮大的,治疗不能用攻下法,如果误用攻下,就会导致病人死亡。)

       6、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

       (注:结胸证的临床症状都已具备,而且烦躁不安的,也属于死证。)

       7、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岀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鞕,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注:太阳病,脉浮而数,浮主风邪在表,数主有热,动脉主痛,数脉又主虚象。症见头痛发热,轻微盗汗,反而怕冷,这是太阳表证未除。医生反用攻下治疗,导致数脉变迟。胸膈部疼痛拒按,这是由于胃中因攻下而空虚,邪热与水饮内陷相结于胸膈,所以脉动数变迟,胸胁心下疼痛拒按,呼吸短促,烦躁不安,以致成为结胸证,用大陷胸汤主治。如果没有形成结胸,只见头部汗出,其余部位都不出汗,小便不通畅,身体一定会发黄。)

       方五十三:大陷胸汤方

       大黄六两,去皮       芒硝一升

       甘遂一钱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注:以上三味药,加水六升,先煮大黄,取汁两升,去药渣,加芒硝,煎煮一两沸,再加入甘遂末,温服一升,大便痛快泻下后停止服用。)

     8、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鞕者,大陷胸汤主之。

       (注:外感病六七天,形成热实结胸证,脉象沉且紧,胸脘部疼痛,触按像石头一样坚硬的,用大陷胸汤主治。)

       9、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注:患伤寒十多天,邪热内结于里,而又往来寒热的,可用大柴胡汤。如果只有结胸的症状,外表又无大热的,这是水饮结于胸胁,只头部微微汗出的,应当用大陷胸汤主治。)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枳实四枚,炙

          生姜五两,切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开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名大柴胡汤。

       (注:以上七味药,加水一斗二升,煎煮至六升,去药渣,继续煎煮取汁三升,温服一升,一天三次。有一方中加入大黄二两,如果不加,恐怕不是大柴胡汤。)

       10、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注:太阳表证,反复发汗而又攻下,出现五六天不解大便,舌上干燥而口渴,午后微有潮热,从心下到少腹部坚硬胀满疼痛,不能触摸的,用大陷胸汤主治。)

       11、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注:小结胸的病位,正当心下胃脘部,按压有疼痛,脉象浮滑的,用小陷胸汤主治。)

       方五十四:小陷胸汤方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洗

       栝蒌实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注:以上三味药,加水六升,先煮栝蒌,熬至三升,去药渣,加入其余他药物,熬至二升,再去药渣,分三次温服。)

       12、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注:太阳病两三天,不能平卧,只想坐起,胃脘部痞结胀硬,脉象微弱的,这是素有寒饮结聚在里的缘故。治疗却反而用攻下法,如果腹泻停止的,结胸就会形成;如果腹泻不停止,到第四天又再攻下,就会引起协热下利。)

       13、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注:太阳表证,误用了攻下方法,病人的脉象急促,但未见结胸的症状,这是邪未内陷而欲外解的证象。脉象浮的,必定发作结胸;脉象紧的,必定发生咽痛;脉象弦的,必定伴有两胁拘急;脉细数的,头痛还未停止;脉沉紧的,必有气逆欲呕;脉沉滑的,会出现协热下利;脉浮滑的,必发生便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