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阿勒泰》深度解析 | 央视一套首播热映,这样一个纯净旷芜而富巨大生命力与孤独的世界

 桃花蔡 2024-05-18 发布于江苏

《我的阿勒泰》海报


多美的风景,多美的人。如果能放下一切,一定要去亲眼见一见这草原。纵马疆北,放歌苍穹,好似什么烦恼都能放下。

—— 写在《我的阿勒泰》解析前

很多年前便读过李娟的作品,2018年在呼和浩特机场买了一本李娟的散文集。起初作品里的总是恍惚着海面的图画,一种生命原有的纯粹底色,抑或是从不轻饶生活的维度精密设计,她的文字情感温良,轻轻地从纸张里慢慢地释放出来。我从机舱的窗户向下看去,看着广袤的平原,散发着稍纵即逝的思念。

似乎能看到新疆的草原和国道两旁,偶尔种着高大的树木,沙漠里生长着一丛丛精灵一般的红柳,斑驳灰暗的深绿色。从无垠的大地空间,往遥远的天空中展开。荒凉,其实是一个让人觉得充实的词汇。

没曾想让人感动的竟然是《我的阿勒泰》这部散文集竟然会被拍成影视作品,火遍全网。李娟的作品一向不去刻意地雕琢生活的痛苦或者是欢乐,所有流逝的一切,都是生活中的常态。

即便是生活进退两难、压力倍增的时候,还会选择走向一条坎坷的路。我们在都市喧嚣的心灵里,也会不顾一切地放下戒备,冷眼旁观的言语、吹嘘矫情的故事,还是会在五彩缤纷的塑料袋里装满魔鬼,沉醉于一脉柔情的生活力量里。

火速的看完了这部迷你电视剧,仅仅只有八集,既觉得爽文的阅读感,又觉得意犹未尽,还好的是,这本散文集已经翻烂了,背后的哲学思想。让我感觉好像是沙漠里潮湿腐烂的原木,不经意间,晒着了久违的阳光。

明媚,治愈。

阿勒泰的所有人,很多只有寥寥几笔的勾勒,便足够了。足以让所有人共情,想必那一片广袤无垠的草原一定能接得住我们期许的烦恼与忧愁。

年轻阳光的女孩李文秀,在大城市生活,回到了遥远的故乡阿勒泰。她心怀着一个作家的梦。这个桥段其实不算陌生,李娟优秀的文笔在这个时候,起到了剧情决定性的引导。文秀并不是热爱这里,为了找寻所谓的作家灵感,这里有母亲的小卖部,有曾经生活过的场景,仅此而已,疗愈都算不上。

对于阿勒泰,她并没有多少的感情。这里有开小卖部的母亲,她可以相依为命。这里看似蛮荒,其实并不缺乏寻找爱的能力。感情如原野一般瑰丽,生活也如想象中的艰辛。

我一直觉得导演丛丛选角的时候,是照着李娟年轻时候样貌的。张凤侠是李文秀的母亲,实际上也是文秀自己。执念是追求财富,并不会管控着文秀。即便如此,关键时刻还是会站在文秀身前,保护着她。

我相信这母爱拉满的场景,一定是李娟心中,最不缺乏的原生关爱。哪怕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性本质,这种豁达让张凤侠成为了阿勒泰小卖部的女王一般存在。

电视剧里让一众女粉意难平的是和草原牧场一样清澈美好的角色,便是巴太。一边追剧一边问,将来巴太会和文秀在一起吗?他的感情是纯真的,他的生活也是纯真的。对阿勒泰的一切充满了热情和感恩。

巴太的形象也是细腻的,有责任,向往自由。如果说,文秀是从城里来到阿勒泰的一只调皮的小鸟,巴太便是天空中安静的空气一般,她激荡起天空的躁动。无意中链接着城市与草原的种种不确定。

导演并没有让人失望,完全跟着散文的主题来走,散文本身是“形散而神不散”,主旨精髓一定是感情。文秀与巴太的浪漫爱恋,是全剧最吸引人的地方。母亲张凤侠与高晓亮的感情。不论是如风景一般的美好,还是孤寂生活的消遣。

命运拨弄人性的游戏法则,往往真实生活里,受过伤的重逢与珍惜。

文秀在大城市里受过伤,回到了阿勒泰也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感情。即便如此,两个刚刚成年的青年男女,对待爱情的羞涩与笨拙,表现得淋漓尽致。

草原的生活,牧民总要跟着大家一起转场,寻找新的适合放牧的地方。辽阔的阿勒泰草原,在干净的旋律中,仿佛让我的心中,也长出了一片干净清澈的草原。文秀她们三人,翻山越岭去参加婚礼。一路上采摘着野花和野果,身后的牧场,宛如一片美丽的画卷,纯粹美好。这一段反复看了好几遍,感觉便是超级治愈、卸下烦恼。

哪怕看完这该死的只有八集的纯美电视剧,我们还是得生活在平静的现实里。

内心却仿佛受到了恩惠,在那一年阿勒泰牧场里,有两个轻人,巴太和文秀。一个是草原里如希腊神话少年一般的高贵,一个从城市归来的如精灵一般的公主,他们的爱情之花绚烂地绽放在不期而遇的触碰中。

他们都是彼此曾经最美的风景,这就足够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