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风诗社】精品点评(二)

 快乐装修18 2024-05-19 发布于湖北
图片
吟醉清风
诗词|格律|美文|美诵

讲师简介:

徐铁峰,笔名:醉清风,黑龙江人,70后,全能型写手,中国网络作家,文学之光传承者,中企易联书画院理事,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吟醉清风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清风诗社总社长,诗词课堂讲师,人人讲平台讲师。藏有诗词几百首,代表作《沧海一声笑》、《最后一次》、《雪赋》、《红袖添香赋》等。出版书籍:《清风流韵——古典诗词写作技法》、《清风流韵——清风诗社精品集》、《林下风——古典诗词常用典故集》

【清风诗社】精品点评(二)

作者丨诗社部分学员 编辑丨月下情
图片
点评老师:醉清风

温馨提示:作品序号按交稿顺序,不分优劣。


1

游山林村

作者/李长明(南京)

山绕四方来,风吹碧野开。

鸟衔枝上叶,蝶吻蕊中腮。

篱落生青艾,石阶长绿苔。

寻幽闲客至,唯愿久徘徊。

简评:

这是用融画入诗法写成。'绕’,'吹’,'衔’,'吻’

'生’,'长’等字,用的十分精准,把静写动了起来,还有拟人手法,结尾抒情自然,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诗写的很好没问题!

美中不足,题目的'山林村’没用,文题不符。不要游山林村,不要固定这个地点。因为内容没有交代,另外也没这个村子的特色!一看之下,哪个山村都可以,所以应该广泛一下题目,就是《游山村》为好。这是普遍的现象,以后注意。

游石塘湖

作者/李长明(南京)

龙山披绿暖回春,碧水柔波独诱人。

最爱湖边村落处,桃花一片净无尘。

简评:

首句概括性写景,二分句叙写细化,转句用肯定法入情,结尾顺势比收作答。这首诗很灵动优美,结尾的比收增加余味,掩盖了窄韵带来的瑕疵!

2

秋登太行山

作者/阿杜(山西)

古来多歧路,今却踏歌行。

银瀑天边起,苍崖壑底生。

无为真惬意,心静更怡情。

忘却营营事,斜晖铺满程。

简评:

从章法衔接看,属于错落分承法。首联偶起,写法高明!二联承①分句写景,'起’和'生’用字精准,把景物描写十分细腻而动态!第三联承②言情,结尾比收,抒情自然。好诗也!

老顶山滴谷寺春行

作者/阿杜(长治)

春雨蕴新生,和风绕古城。

山山连翠色,树树啭鹂声。

竹径通幽处,晨钟引客行。

难寻滴谷影,唯有禅音轻。

简评:

运用融画入诗法完成,取景都很合理,抒情也很留余,韵字等细节也没问题。美中不足的是:

前三联句式结构一样,尤其中二联,缺乏变化和吟诵奏'蕴’,'绕’,'连’,'啭’,'通’,'引’等字,都在句子中同一位置!稍改一下立竿见影!

3

鹊桥仙·七夕

作者/醉清欢(湖北)

夜敲新曲,风吹旧梦,默望人间灯火。

今宵点下照何人,却无奈、空庭独坐。

愁怀眉上,泪萦眼里,思绪心间轻锁。

曾经许下那痴情,已开作、莲花朵朵。

简评:

小词以人物状态描写为主,中有人物的心理变化,描写的很细腻!上下阕的衔接紧密,情感流动自然。画面感很强!那种淡淡的忧伤让人似乎看到了一位来自宋朝的女子在娓娓道来!

4

农家晚秋

作者/和顺(西南)

长空如玉白云悠,夕照霜林落彩绸。

袅袅炊烟穿竹巷,层层金穗满山楼。

丰年在望人先醉,良夜多欢舞不休。

最喜农家秋日好,村茶一盏共清流。

简评:

运用上下分截法,写景层次分明,将艳秋之景写的上下顺理成章。结尾抒情自然真挚,比收,让人余味空间无限放大。韵字阴阳协调节奏感强!

鹧鸪天

作者/和顺(西南)

独倚舷窗冷胜秋,无边寒雨断行舟。

十年怀念家山月,百醉难消客里愁。

烟杳杳,水幽幽,半生漂泊一萍浮。

江堤杨柳年年绿,不识行人已白头。

简评:

这个词牌属于赋余,诗之余脉。我解读诗词,主要从章法入手,没有了章法衔接一事无成!

这首小词在感叹流年,有人物状态的细腻描写,有景语描写,同时用比增加余味,偶对精彩,拟人手法运用于无形,上下阕的衔接紧密不断裂!

5

开 怀

作者/空山(四川)

东风吹绿燕归来,乍泄春光草木开。

撩起长衫信由步,仰天大笑上兰台。

简评:

首句用连比景语兴起,一个春天来了的景象,二分句续写,转句写人的状态,人此时是和景融为一体的,结尾用人物状态描写抒情,一种春来了狂放的情怀。

虞美人·思乡

作者/空山(四川)

房前房后轻喧扰,枕上难眠了。

披衣无语望星空。

往事如烟飘渺、正随风。

青山白水依然在,只是乡音改。

几回梦里见亲人。

何日飞回故里、得安心。

简评:

用人物状态描写和心理变化描写抒情,没有直接表达怎么想怎么念,对家乡自己的思念曲折委婉的道出,不落俗套!衔接紧密,结尾的疑问抒情,问的让人引起共鸣!

6

春 耕

作者/初学者(黑龙江)

东风催柳绿,膏雨润乡晨。

日暖龙蛇醒,花妍绮陌春。

临窗多布谷,当野有田人。

祈得千家顺,莫教苦劳辛。

简评:

首联偶对领起,用字精彩,物前后'络’的部分处理的很好!颌联承接续写,上章一幅春耕的背景图,陈述中动静结合!诗的下章开始入情写人。此诗运用上下分截法,抒情自然,写出了耕耘者的心声,阴阳合理!

夏日闲游

作者/初学者(黑龙江 )

碧云天外袅,细浪岸边生。

荷下游鱼动,山巅翠鸟鸣。

欢歌消俗事,信步纳余清。

胜似桃源境,斜晖落满城。

简评:

上章写景,高超的偶对起,收放层次分明,物象的取舍上精准到位,动中有静。对视觉和听觉冲击力很强。下章写人,衔接紧密不断裂,七分句用典自然合理的表现心理变化,结尾八分句用比收抒情,余味空间很大!


7

感怀二首其一

作者/元元(江苏)

富贵荣华虽似梦,能教心断九回肠。 

我身不议浮生价,寻作东篱嗅菊香。

简评:

通篇叙事,起承转合步步惊心,用典自然合理的结尾,那种富贵不为所动,对生活与世无争的高士之风,跃然纸上!

感怀二首其二

作者/元元(江苏)

旧梦已随流水远,半修禅念半修身。

纵然未得莲前坐,也是拈花向佛人。

简评:

也是通篇叙事的小诗,两首如出一辙,这首似乎是第一首的升华,都是以情取胜,灵动中透者沉稳,流畅中几分无奈。与读者达成了共鸣点!

8

感 春

作者/雨霖铃(安徽)

诗情画意唤真真,宛转莺啼窥丽人。

我与东君相对饮,花间共醉几千春。

简评:

首句叙事中含情,这一句与二分句的'莺啼’达到了人和物的统一互动。转句叙事写人,结尾疑问抒情,表达了对春天的极度热爱,此诗灵动,余味空间很大!,对人物状态描写十分细腻!

南歌子·心醉春三月

作者/雨霖铃(安徽)

心醉春三月,魂销花满枝。

谢桥烟柳夕阳迟。

柳外晴光飞燕、影迷离。

渐欲黄昏近,行看暮色低。

一春能有几多时。

风起红香摇曳、叹花飞。

简评:

这首词的'醉’字贯穿,这个字,具有了多重意思!这首词中的'醉’字,主要是一种怕春失去的迷迷蒙蒙的状态。用比多处配合言情,章法衔接的紧密,淡淡的忧伤在娓娓道来中流动,近似于宋词一首好作品!

9

登鼓山

作者/陈印(福建)

薄雾遮峰顶,林间百鸟争。

摩崖浮石刻,古道绕山行。

泉咽危深谷,松摇滴水声。

蹒跚扶竹杖,造极志为赢。

简评:

这是一首游记诗,运用融画入诗法写成!章法没问题,有视觉所见,有听觉享受,写出了鼓山的特点,用字也很精准,抒情也很自然。

美中不足:句式缺乏变化,注意一下细节,努力!

过涌泉寺

作者/陈印(福建)

钟声传古道,七里一凉亭。

寺外闻梵语,庵中诵雅经。

双峰浮宝殿,千佛荡金铃。

泉涌如禅曲,挥毫悟意听。

简评:

这首作品,也是王维的融画入诗章法,似乎带这读者身临其境,有视觉有听觉有感觉。两首作品一个突出的毛病,也是句式上缺乏变化,22122句式用的过多!希望这位同学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后,注意一下,提高自己!让作品变得更优秀!

10

忆江南

作者/兵临城下(江苏)

林居客,每日雀罗门。

静看山中云出岫,闲观径下叶辞根。

独自立黄昏。

简评:

这首小词从开篇到七字偶对再到结尾抒情,紧紧的拥抱在一起,静中有着悠闲的心境。虽然还有孤独感,但是这种享受孤独的心态却很浓烈,一位远离喧嚣尘世的风流雅士,跃然纸上!

闲 钓

作者/兵临城下(江苏)

无才万事休,静坐小渔舟。

漫把丝纶绕,轻将食饵投。

潜心堪适意,入境渐忘忧。

愿作烟波客,不思璜玉求。

简评:

首联叙事,开篇就画面感。然后逐层递进章法一层一层展开。章法十分准确,律诗就要如此注重章法,达到了螺旋式上升,而不是波浪式平推,更不是东一句西一句的凑字组合。韵字的阴阳协调增加了节奏感,抒情自然,把对垂钓者的心理,描写的十分细腻,好诗!

11

贺兰行

作者/青山无墨(陕西)

时逢双节至,走马贺兰游。

寺隐松林翠,云浮涧水悠。

胡羊争壁草,古画凿岩头。

不醉江南景,唯怜塞外秋。

简评:

首联叙事,平淡无奇中交代了时间和事件。中二联写贺兰山之景,层次分明,写出了贺兰山的特点,'隐’和'浮’用字精准。结尾七分句前两个字小结作用入情,结尾八分句图穷匕见,情感达到了高潮,此诗章法衔接紧密,运用末二收拾法写成。美中不足的瑕疵是,'游’'悠’同生母连韵了,对吟诵稍有影响,细节决定一切!

登统万城 

作者/青山无墨(陕西)

闲日游无定,随登统万城。

天高云影远,水碧岸风清。

不见匈奴迹,犹闻汉马鸣。

悠然怜过客,空对草盈盈。

简评:

首联叙事起,颌联承①分句写景,颈联承②分句言情,情感是怀古,这是明显的律诗错落分承法,很准确,结尾开始伤今,并用比无形。一篇优秀的作品,加油保持下去。

12

秋 思

作者/茶禅(江苏)

落日江天一色收,孤鸿远去几多愁。

驿亭青黛花笺泪,移影潇湘送晚秋。

简评:

首句描写十分空旷的布景,似乎人生都开始谢幕!景语既情语,写的很好!二分句续写细化一下,面对孤鸿远去直抒胸臆!转句运用拟人手法,描写的也十分触动读者,结尾用典自然无形中留余抒情。这首小诗情感流动自然,流畅而灵动,手法多样,很好的与读者共振!

游新安江

作者/茶禅(江苏)

山峦重叠翠,云雾罩江东。

寒水飘蓬影,渔夫摇撸中。

随流心迹远,踌伫意相蒙。

信步沙桥畔,轻叹不如翁。

简评:

上景下情的上下分截法写成,上下章衔接没有断裂,结尾抒情自然,有余味,全文有所见,所感!意境深远。瑕疵是:首句重叠二字取其一,字字珠玑,避免浪费!

13

画堂春·杏花叹 

作者/走遍天下(山东)

胭脂浅点俏娇容。

蜂喧花朵盈盈。

出墙窥世惹郎惊,却怕飘零。

忽起春归风雨,芳心憔悴难宁。

泪迎凋落入泥坑,叹失娉娉。

简评:

这是一位不久的新人,韵字还把握的不准,章法衔接的可以,系煞也合理,通篇用杏花拟人代言,怕春失去的情感,有了进步。

眼儿媚·风劲步河滩

作者/走遍天下(山东)

独醉微吟忆华年。

风劲步河滩。

黄沙飞处,偏舟摇曳,摇动心弦。

又思过往沉浮事,凝望浪头前。

惊鸥过尽,涛声响起,情扰苍颜。

简评:

这首明显超过上一首画堂春,收尾呼应抒情,用比多处增加余味,眼儿媚的主要章法隔空对偶也行,上下阕的衔接也紧密。总之,这位同学进步很大,有了诗词的味道,努力!

14

送 别

作者/白客(河南)

杨柳依依草色青,飞花十里绕长亭。

劳歌一曲肝肠断,此去无人论典经。

简评:

首句烘托渲染送别的场景,出自诗经里的句子,二分句续写,取物准确,转句用典自然合理,结尾顺势抒情。这首送别的小诗很流畅,手法多样。没有期期艾艾的送别,委婉道出对此去之人的不舍。

秋夜思

作者/白客(河南)

西风渐起夜微凉,迎面飘来瓜果香。

明月长空何照我,和衣掩卷念萧娘。

简评:

首句交代的就是秋夜,二句续写,这一句为下面的抒情做好了铺垫,转句疑问入情,结尾用典,人物状态描写留余。一首秋夜思人的小诗,十分深情而流畅!

15

读醉清风老师诗作有感

作者/家鹊诗语(陕西)

清风一缕流诗韵,雅句犹来唐宋君。

学博典章衔妙语,人同杰作尽斯文。

简评:

通篇叙事,对诗词老师的赞赏,首句用比,后两句成偶,这是这首诗的特殊的笔法,虽然看似简单,但是超过很多直接赞美类的诗作,因为这篇作品的赞美之词并不直白缺乏诗味儿,有着对老师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欣赏。

16

作者/呼唤你(山西)

人生如水不停流,日月似梭春夏秋。

瘦笔轻描千百趣,白头岁岁自悠悠。

简评:

首先说的是,这位同学好久不见,希望你百忙之中不忘初心,继续努力!

通篇叙事,首句情起,与二分句运用直比,共同发出了感叹!转结使感叹之情升华,一种随遇而安的超然姿态,小诗情感很自然的流动其中!如同在悠悠的独自诉说。

美好时光

作者/呼唤你(山西)

悠悠春水自徜徉,小小竹排游四方。

青鸟多情沿路唱,夕阳挥手意长长。

简评:

题目起到总起的作用,然后诗中采用分叙,上两句成偶,一个悠哉的画面。后两句拟人,用典和用比共同抒情,写作手法多样,余味空间很大。建议:如果后两句再成偶,那就是通篇成偶,会更好,立马不一样的效果!

17

画堂春·谁解忧伤

作者/天山牡丹(河南)

潇潇暮雨透寒窗,梧桐叶落枯黄。

孤灯瘦影漏声长,怎奈秋凉。

欲寄锦书无绪,几杯淡酒茫茫。

可怜云鬓又添霜,谁解忧伤。

简评:

《画堂春》词牌的主要章法系煞很合理,上下阕的衔接也没有断裂。上阕干净利落的写景烘托,下阕写人的状态,疑问作结留余,娓娓道来的一首小词!

眼儿媚·秋日抒怀

作者/天山牡丹(河南)

落叶飘黄柳丝轻。

烟雨笼寒汀。

远山如黛,斜阳映水,无限凄清。

楼台静看残霞落,何处雁归鸣。

幽窗独坐,泪痕犹在,默对孤灯。

简评:

《眼儿媚》的主要章法上下阕隔空对偶做的很好,达到了递进,所选用的景物也符合秋天,上阕写景,下阕人物状态描写,画面感很强,似乎一位女子在面对此景发出了微微叹息!

18

画堂春·感怀

作者/李德奎(安徽)

西风萧瑟虐寒枝,长空雁字南飞。

寂园憔悴百花辞,满目凄迷。

往日诗情烂漫,今宵別梦依稀。

月明孤影久徘徊,何处相思。

简评:

首句用比,然后续写一个秋中之景很是凄凉,系煞合理。很自然的引出下阕进行衔接,回忆过去与现在进行入情,上下阕达到了递进!小词章法衔接等很准,抒情也很自然,疑问收尾留余。


19

临江仙·暮春

作者/流萤(山东)

青柳漫遮池水,残红落满衣襟。

春来转瞬又春深。

花开多爱惜,花落不堪寻。

几只黄莺呼伴,一双燕子穿林。

多情谁做水龙吟。

东风翻故事,老去少年心。

简评:

小词上下阕偶对之处很完美!用词方面也很恰当,衔接自然紧密,读来娓娓。面对暮春之景,所见所感,那种留春不住的清愁跃然纸上!

建议:煞尾改两个,把“老去少年心”改成“还我少年心”更佳!这样之后,感叹之情还会提升。总之,这是可以和宋词媲美的一首小词,读来毫无滞涩。

鹧鸪天·雨夜抒怀

作者/流萤(山东)

夜雨敲窗冷似秋,重帘隔断望江楼。

思乡情绪灯为伴,羁客江湖笔做舟。

金缕曲,少年游,花笺写尽倩谁收。

十年来去门前水,只兑光阴不兑愁。

简评:

首句景起,这个景注定的本词的基调,接下来人物状态描写细腻,一个画面勾勒了出来。下面的偶对一语道破情感!

下阕衔接进行了心理描写,结尾句式的灵动对抒情达到了一步三叹的效果!词牌的本质与情感达到了统一,很符合弦上弹音的一首律词。

20

画堂春

作者/笑颜(陕西)

晚霞流向远山巅,秋风空落窗前。

秦筝起雁数浮烟,暗叹芳年。

饮马豪情此去,华胥旧梦难还。

夕阳只剩一襟寒,独倚阑珊。

简评:

这是秋中抒情的一首小词,把心上之秋写的忧伤淡淡,流动其中!用比用典于无形之间不留痕迹,章法衔接的紧密,系煞完美,余味无穷。好词!

这是秋中抒情的一首小词,把心上之秋写的忧伤淡淡,流动其中!用比用典于无形之间不留痕迹,章法衔接的紧密,系煞完美,余味无穷。好词!

咏 荷

作者/笑颜(陕西)

白玉新妆碧玉裳,佳人宛在水中央。

袜尘初起惊骚客,近岸均分一脉香。

简评:

咏物其实是在咏人,物象成了代言人,一定做到物我合一,这首小诗做到了,拟人手法弥漫全诗,荷花的在外与内在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七言绝句十分灵动的特点得以体现!

21

雪夜抒怀

作者/浑然居身(河北)

飘飘白絮韵悠然,万里江山一色穿。

始信长风吹柳绿,明朝应是艳阳天。

简评:

首句直接描写雪,用比喻手法,二分句续写,眼界开阔,转句肯定法用比入情,结尾是对明天的憧憬,余味无穷,精句频出!

秋 情

作者/浑然居身(河北)

一抹清凉入浅秋,闲云雁影碧空留。

潺流不是无情去,化做春丝绕小楼。

简评:

首句就让人感到了淡淡的秋凉,二句景语细化,转句肯定语气入情,结尾顺势抒情,情感流动自然积极向上,很有动感的一首小诗!

22

寻 春

作者/青莲(吉林)

年年塞外待东风,料峭登高雪未融。

无计寻春闲作画,始知春在此心中。

简评:

这首小诗很灵动流畅,全诗隐藏了主语,但是主语却一直在其中,委婉的道出春就在主语的心中,这首诗有宋诗的味道。唐诗主言情,宋诗重说理。

冬日感怀 

作者/青莲(吉林)

塞外千山雪,庭前几树空。

卷帘常寂寂,看日亦匆匆。

鬓畔春云老,胸间韵字穷。

徒言林下意,何以慰初衷。

简评:

全诗运用逐层递进章法写成,开篇运用高明的偶对起,冬日之景产生的冬日之情,在逐层递进中得到感情的升华,结尾用典于无形之中,发人深思。句式没有一处重叠,增加了吟诵节奏感!

23

观滇池睡美人有感

作者/良沙(昆明)

彩云环绕半山腰,丽影轻盈映池娇。

忆起童时多少梦,老来不敢看琼瑶。 

简评:

首句铺设一个大的景语,二分句细化具体描写,转句是人所见之感,结尾抒情自然,但是带着几分沉重的叹息!青春不在的无奈,在结尾句表现出来,令人深深的触动!

游 春

作者/良沙(昆明)

灼灼桃花分外红,蜂飞蝶舞粉丛中。

春烟如酒梅妆醉,莲步轻盈小榭东。

简评:

首句桃花与游春人互体,二分句续写,前两句的诗之气很统一。转句用典自然合理,结尾用人物状态描写抒情,十分灵动而美好。诗之美体现淋漓尽致!

24

一剪梅·愁染春溪

作者/立家(福建)

无限春愁拂柳梢,溪面波粼,岸上蒹招。

顺风放眼水盈桥,孤影迷离,双鹭情娇。

忽有怀思生寂寥,几载相从,两处成遥。

千般念想总难熬,多少留连,多少良宵。

简评:

《一剪梅》章法六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自己的功能,这首词完全模仿了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在章法衔接上没有瑕疵,还充分发挥了四字句排比这种格式的特点,加强了词的节奏感,使这首词成了一首动听的情歌,余音绕梁之美得到了体现。

雨 伞

作者/立家(福建)

裹缯懒散抱腰眠,随意斜依墙角边。

若遇雨来还烈日,顿张羽翼敢遮天。

简评:

生活中处处是诗,这首来自于日常生活的咏物诗,通篇叙事,没有卖弄辞藻故弄玄虚,很朴实,抓住了物像的特点,从形到神,虽然不美,但是平凡中见不凡!表面咏伞,实则写人的精神!


25

山 居

作者/幻影(福建)

晨种东篱下,归来伴月光。

秋中虫切切,野旷雁行行。

慢数浮生梦,轻歌斗酒香。

山间无甲子,不怕夜悠长。

简评:

这首诗首联就给人一个悠闲的山人形象,有听觉有视觉有感觉,结尾句还题总收,余味空间很大,令人深思不尽!句式结构以及韵字阴阳的协调上,增加了诗的节奏!似乎带着读者进入了实境中。

26

画堂春·清明

作者/看看(湖北)

声声杜宇未曾休,梨花落满肩头。

墓前新草绿幽幽,怎不添愁。

化蝶紫灰捎去,几多风雨春秋。

有心无力把人留,此恨难收。

简评:

主要章法系煞合理,上下阕衔接紧密不断裂,景物取舍上符合清明时节,叙事很深情,也很有余味空间,心中的悲哀都在词中自然的流动,达到了娓娓道来!

27

新 曲

作者/刘利(江苏)

新曲入云端,拂弦细细弹。

春风得意处,倚马笑长安。

简评:

这首小诗真如同一首曲子,情感积极向上不落俗套的潇洒。用典自然,十分流畅,余味无穷体现了五言绝句神秘的特点。

作者/刘利(江苏)

不与桃夭斗艳姿,秋风伴我漾清池。

笑看蜂蝶戏裙摆,骚客胸中又一诗。

简评:

首句用比直叙荷花的与众不同,二分句用比并拟人手法续写,又一次体现了与众不同,转句用比并拟人,耐人寻味,精彩!这首小诗手法独特,把荷写的别具一格!

28

回乡有感

作者/二月风(黑龙江)

半掩朱门矮苑墙,虫鸣入耳树中藏。

阶前萱草无踪影,一寸愁思一寸肠。

简评:

根据全诗看,首句的朱门改成柴门,苑改成院。最好是把'矮’也改了,然后用'短墙’。二分句通感很好!一个凄凉的背景!转句继续凄凉,'萱草’用的精彩!结尾特殊句式增加绝句的灵动抒情!

建议:注意字斟句酌,句句如玉!

春思

作者/二月风(黑龙江)

何处春光好,楼前树万芽。

折枝珠泪落,不及故庭花。

简评:

首句直接疑问含情,二分句续写作答!此时的心情是美好的。转句人物状态描写,结尾抒情自然。这首小诗没有撕心裂肺的思念,却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29

回 乡

作者/夕霞绚丽(河北)

思念有谁收,春来故里游。

风吹高岭绿,夕下碧湖柔。

翠柳初开眼,黄莺已亮喉。

推开旧时院,睹物泪难休。

简评:

末二收拾章法,首句疑问直抒胸臆毫无隐晦,一点没有扭捏作态。二分句续写叙事。

中二所见,用比,用拟人手法的运用使诗增加

美感。结尾抒情,情突然直下,跌宕起伏!

30

清 明

作者/室静书香(河北)

微风摇动柳丝扬,细雨蒙蒙湿客裳。

岁岁清明归路远,声声杜宇泪成行。

简评:

首句的'丝’在诗词作品中谐音'思’,景语即情语,很好的开篇!二句续写,微风细雨中远在他乡的游子清明时节的心情不言而喻。转句叙事入情,结尾用典自然抒情,热烈而感伤!道来娓娓!

登苍岩山

作者/室静书香(河北)

春日闲无事,苍岩胜地游。

青松隐古寺,飞瀑逐溪流。

缓步千年路,漫生万古愁。

人生容易老,长喟意难休。

简评:

这是错落分承法写成的,章法准确。

首联叙事,交代了地点,颌联承①分句写景,颈联承②分句入情。结尾发出了感叹流年的情感。写景,抒情都十分合理。这是错落分承法写成的,章法准确。

首联叙事,交代了地点,颌联承①分句写景,颈联承②分句入情。结尾发出了感叹流年的情感。写景,抒情都十分合理。

31

春 情

作者/风月闲(广东)

玉笛声声柳色同,百花吐蕊满山红。

一年最是春光好,谁把温柔画雨中。

简评:

这是第一次写诗的同学,就应该敢于出手。不登台永远是观众,不参与永远是局外人。经过点评才能找出自己学习的不足,鼓励!

这首小诗写的很美,很灵动!通感,有听觉有视觉,还用了肯定法,疑问结留余空间很大。韵字阴阳协调增加了节奏感的流畅。出手就是90分的作品,继续努力,学以致用!

32

西江月·伤别

作者/小河流水(黑龙江)

落日一痕淡定,余霞几度成徨。

临窗对月话炎凉,旧景这般迷惘。

本是连枝同气,缘何断腕成伤。

别离只作太匆忙,梦里云归无恙。

简评:

首句违背了平仄规律,就一个平音,词写的没问题,章法衔接紧密,取景合理,抒情自然,一步三叹!

眼儿媚·深秋遣怀

作者/小河流水(黑龙江)

归雁衡阳懒回眸,片羽未曾留。

桂花霜扰,菊花霜扰,走进深秋。

朝晖暮雪寻常事,绻意可曾休。

聚时凌乱,别时凌乱,终是闲愁。

简评:

主要章法隔空对偶准确形成递进,上下阕衔接很紧,小词紧紧的抱着在一起,没一丝断裂,那种面对此景时光流逝的淡淡忧伤娓娓道来!

33

春 心

作者/黑土(甘肃)

半树溪云荡柳丝,松边弄水惹相思。

涧前新燕呢喃处,红豆新开崖上枝。

简评:

这首小诗写的内容很好,取物合理,但是韵字上出现了硬伤,不仅三平韵失去了节奏感,而且还连韵。这些主要细节对诗是有影响的,说明这位同学听课还不认真。努力改变自己,做的更好,加油!

春 韵

作者/黑土(甘肃)

村溪初转素容颜,青柳千绦笼水湾。

细雨半犁新草上,一声吆喝出空山。

简评:

首句兴起用拟人,精彩!二分句续写,后两句也是有视觉有听觉。这首小诗写的很精彩,精彩之处在于没有起承转合,四句构成了一幅春天的图画,十分灵动!

34

早春之晨

作者/微风轻轻送(山西)

寒山有意宣飞鸟,白雪无言戏腊梅。

暗夜悄悄随梦去,明月款款逐人来。

简评:

前两句形成偶对布景,并运用了拟人手法。景物描写与题目符合。后两句心理描写,用虚比和实比,虚实结合!余味空间很大!

建议:不用明月,这样跳跃性太大,格式还不对,用阳光或者东风之类词语!可能这位同学疏忽了,加细!

眼儿媚·望乡

作者/微风轻轻送(山西)

白草苍苍小亭幽,檐角挂新钩。

蝉声切切,蛩声切切,寂寞清秋。

星移斗转三秋度,旧事却空留。

乡音渺渺,琴音渺渺,泪洒蘋洲。

简评:

主要章法隔空对偶全是声音,而且递进不足,此乃瑕疵。其他的取物和情感流动,衔接等都没有问题。还是和上一首一个毛病,不细心造成的伤害,稍微一改都是好作品!

35

西江月

作者/李永陟(贵州)

昨夜舟归南浦,今宵雁过长亭。

落红声里不堪听,惊梦渐觉风冷。

斜月沉沉远眺,晚鸦切切徐行。

烛花频剪叹飘零,疑是郎来弄影。

简评:

首联偶对分别用典于无形进行叙事,用昨夜与今宵对比,虚指时空。接下来是人物状态描写,下阕衔接而来烘托,拟人手法的作用突出小词灵动之美。后两句继续人物状态抒情,用词合理,抒情自然。继续保持,再接再厉!

36

野 花

作者/苗苗(湖北)

荒原开又落,寂寞度流年。

昂首迎风笑,低眉伴露眠。

超然尘世外,不屑有人怜。

犹记初心梦,凌寒独自妍。

简评:

这是一首咏物诗。采用逐层递进章法,章法没问题,通篇拟人,物我合一。只是韵字阴阳方面不协调,使诗缺乏了吟诵的节奏之美!这是硬伤!

鹧鸪天·忆友人

作者/苗苗(湖北)

如雪梨花拭泪痕,子规声里忆罗裙。

依依杨柳风中立,雨打芭蕉渐可闻。

人远去,不留痕,暮春时节更思君。

鸡窗共剪成追忆,目送西山那抹云。

简评:

首句二维写法精彩,有直比有拟人,二句叙事。第二步骤没有偶对章法!其他没有瑕疵,包括衔接,用典,用比等等毫无挑剔。

建议:通过以上两首作品看出,此同学努力不够,错误点都是硬伤,说明听课不认真,还需加细再加细,用功再用功!

37

春 意

作者/闲看庭前(长治)

杨柳飞花春意昂,茅庐浸绿草篱墙。

桃红梨白绕三径,引得东邻急扮妆。

简评:

前两个分句视觉写景兴起,春中愉快的景象,后两句用典,一派春意盎然的欢欣!画面感很强!新人上路不久,继续努力!

38

终南山行

作者/春花秋月(陕西)

久慕东山客,终南今日行。

壑深飞瀑下,云淡嶂峦清。

芳树笼秦栈,鼓钟绕寺鸣。

寻悠斜照里,独醉慰浮生。

简评:

首联叙事,交代时间事件。中二联写景,这是明显的末二收拾法,有视觉有听觉,动静结合张弛有度,结尾抒情留余。“芳树笼秦栈”这句得改,这不是终南山的景色,另外这句景很有名。

眼儿媚

作者/春花秋月(陕西)

暮雨潇潇寖寒秋。

望断白苹洲。

相思几许,愁情几许,爱恨幽幽。

红尘似梦梦难却,无奈任漂流。

去年如此,今朝如此,还似孤舟。

简评:

这首小词很灵动,味道浓浓。写出了秋中人的孤寂,隔空对偶也符合,一步三叹。景语的铺设和人物状态描写干净利落。那种淡淡的忧伤娓娓道来,曲径通幽。

39

眼儿媚·春回

作者/云在高端(广东)

春到江南送春风。

豆蔻与山红。

初阳动绿,莺歌转柳,献媚情衷。

高唐一觉扬州梦,惊醒睡芙蓉。 

小眉开翠,楚腰飘舞,欲醉云宫。

简评:

首句让人感觉到春风扑面,上阕写景干净利落,下阕“高唐一觉扬州梦”这句有问题,高唐梦和扬州梦是两个不同的典故,此处用典累赘!其他都很好,很柔软的一首小词。

西江月·思友人

作者/云在高端(广东)

北望天涯路远,秋来故里寒生。

打窗风雨只心惊,始觉西楼亦冷。

露结蒹葭长夜,霜欺松菊无情。

沈园春色未分明,从此红墙谁定。

简评:

这首小词情感与词的本质配合完美,情感流动自然,对友人的思念委婉道出,章法衔接紧密。人物心理描写细腻,余味空间很大。

40

冬日踏雪

作者/伊一(浙江)

一朝心念起,野外相邀行。

叶落寒山寂,风高绝鸟声。

荒林藏积雪,峭石缀帘凌。

临望苍茫色,悠悠赋此情。

简评:

这是末二收拾法写成,章法很准确有条不紊。中二联写景,侧面描写真面描写相结合,句式结构有点缺少变化,全诗下来还可以的!末二图穷匕见留余!

41

游扎龙湿地感怀

作者/祖福林(黑龙江)

八月雨微晴,秋蝉懒作声。

平湖留鹤影,古渡竞舟行。

浩浩游人涌,嘘嘘赏语轻。

静观天水色,一梦九州明。

简评:

此诗运用融化入诗法,景语突出画面感,动静结合张弛有度,很有此地的特点。情感热烈真挚,深情而不浮夸。韵字阴阳十分协调。

眼儿媚·瑟瑟寒风过荒秋

作者/祖福林(黑龙江)

瑟瑟寒风过荒秋。

冷月挂梢头。

今宵无寐,宵宵难寐,几许清愁。

别时泪竹和诗瘦,思绪绕秦楼。 

去年曾此,年年曾此,独上兰舟。

简评:

主要章法隔空对偶很独特,递进!上下阕衔接也可以,景物取舍也很合理,结尾情感留余。

建议:有些词语不好,比如上下阕的开头一句!

42

春 信

作者/曼文(福州)

风捎春信入华堂,新燕呢喃上画梁。

晨起拈花频对镜,萧娘含笑试新装。

简评:

首句拟人叙事,一个让人兴奋的陈述,二分句续写对下面的人物起到了烘托渲染,转句写人的状态,这里依旧充满的愉快,结尾用典自然合理抒情。整首诗一气呵成,从头到尾充满了春来了的喜悦画面感,很灵动优美!

端午还乡

作者/曼文(福州)

端阳逢五月,千里自还乡。

符艾家家系,炊烟户户长。

聚时多问候,席罢感离伤。

聊忆平生事,悄然泪两行。

简评:

错落分承法的一首五律。首联点题领起,交代时间和事件!中二联分别承起首联。章法衔接准确,回乡之后的画面和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非常的深情感人。韵字阴阳协调增加了吟诵节奏!

43

赠友人

作者/一叶轻舟(江苏)

寒云淡淡雪花飘,紫陌悠悠一梦遥。

不畏冰封陡步苦,曲江饮宴为君骄。

简评:

首句铺设送别的背景,二分句续写,是对朋友离去的思念,转句是鼓励,结尾用典自然,这是告慰!小诗写的感情真挚,没有半点虚伪。

遇旧友

作者/一叶轻舟(江苏)

木火通明聚夜舟,听茑阁里话千愁。

桃李春风一杯酒,心无羁绊胜云鸥。

简评:

首句直接叙事,省略主语,一个朋友欢快相聚的场面!二句续写,转句精彩,给人又一个推杯换盏的画面,一切都在酒里,结尾抒情。这首诗主要是画面感强,通篇没有一句虚假的客套,但是朋友间重聚的愉快却充满全诗,显得友谊纯真!

44

忆江南

作者/苏(陕西)

黄昏里,无语望西天。

心似浮云千里远,身如鸿雁一身寒。

长风何日还。

简评:

开篇一幅很孤独的画面,然后叙事继续写孤独。七字句偶对用比喻承接,煞尾用典无形,抒情自然而余味空间很大!煞尾这一问包含无奈和对未来的憧憬。小词寥寥几笔,写得让人心酸!

45

元宵节望云遮月有感

作者/凌心强(安徽)

柳眼初开逐暖风,人闲元夕去年同。

此心遥对天涯月,一半真真一半朦。

简评:

首句拟人很形象,加上用比耐人寻味,有一种新奇看世界的感觉!二分句叙事,转句写人的状态,结尾句式灵动,心理描写细腻,留余!

南乡子·中元节

作者/凌心强(安徽)

凉夜上孤舟,怀念春风吹去愁。

逐日西风催又紧,无休,直送芦花雪满头。

命里不知秋,错把叮咛付水流。

炷泪香遥堪寄去,空楼,浊酒三杯谁与收。

简评:

这首小词,好像模仿了我的一首南乡子。衔接很紧密,人物状态描写细腻充斥全篇,对以故亲人的思念和感伤,都在凄凉的夜里体现,用比等等更增加了词之余味。

46

临江仙·窗外月如银

作者/指尖上的阳光(湖南)

几度凭栏独自饮,夕阳笑我天真。

洁身误闯入红尘。

盈盈眉眼处,枉负几年春。

寂寂青灯愁不寐,无端泪湿衣巾。

思来思去了无因。

云中无雁信,窗外月如银。

简评:

这首小词的余味空间很大,拟人,比喻,人物状态描写以及心理描写细腻,衔接紧密,情感流动自然,道来娓娓。犹似出自宋人之手。非常精彩!有清风诗社的风格。

梦醒西楼

作者/指尖上的阳光(湖南)

山衔落日雁长鸣,半卷珠帘断梦惊。

寞寞梨花邀月影,凄凄孤枕听潮声。

简评:

画面感很强,似乎看到了一个女子孤孤寂寞的画面,所取的景物完美配合抒情,梨花与人互衬,有通感,有时间的推移,还有余味,没有淫词浪语,却情感真挚。

47

虞美人

作者/玲子(辽宁)

斜阳暮暮烟波渺,谁共青山老。

春花秋月不成诗。

可叹绵绵此恨、几人知。

杏花又染江南雨,流水随波去。

悠悠往事化为愁。

犹忆佳人含笑、一回眸。

简评:

这是一首感叹流年的小词,首句写景连比运用烘托,接下来疑问含情发出感叹!过度句继续感叹衔接上阕,下阕衔接而来不断裂,结尾抒情,这个回忆耐人寻味。小词章法衔接紧密,情感流动自然,毫无滞涩,词的本质与情感统一。

鹧鸪天·秋夜思

作者/ 玲子(辽宁)

玉露新秋一味凉,披衣闷坐懒梳妆。

半轮冷月浮清影,几缕西风惹菊黄。

深院落,小轩窗,红笺小字不成行。

刘郎远别三年整,彩袖於今犹带香。

简评:

这首律词手法多样,取物,偶对,用比,用典,人物状态等都很合理,画面感也很强,秋夜中一个女子思人的画面跃然纸上。好词也!

48

暮春感怀

作者/梓桐(江苏)

春残更把雨风摧,花木支离砌下堆。

红瘦绿肥无碍我,又看紫燕自由飞。

简评:

这是不怎么露面的同学,这首诗她标明了新韵,其实不是,应该是孤雁格,孤雁格和新韵是两码事。另外,这首诗韵字阴阳上也不协调,导致没有节奏!诗的内容还可以,暮春中积极向上的感情!建议:此同学有诗情,要努力听课训练,注意一下细节,会不一样的提升!

待归人

作者/梓桐(江苏)

满斟一盏海之蓝,盘里时蔬有二三。

门外终闻黄犬吠,始知归客到村南。

简评:

这首写生活的小诗很灵动!把热情的场面和急不可待的心情描写的细腻,诗中流动着感情的真挚。通过黄犬的声音传达人的信息!这种写法高明,叙事诗运用了曲笔。精彩!

49

游天池

作者/习惯(安徽)

都说天池美,今来此地游。

群山环碧水,薄雾绕晴柔。

一镜悬空挂,千溪唱不休。

徜徉归去晚,暮色暗云楼。

简评:

首联叙事成偶,中二联写天池的美景,动静结合,还有拟人手法的运用。结尾抒情图穷匕见,体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全诗末二收拾法,章法衔接的准确。

小瑕疵:中二联句式结构缺少变化。

回乡感怀

作者/习惯(安徽)

乘车回故里,乱绪撞心头。

昔日凌云志,今朝鬓已秋。

寻亲双不在,拾阶泪空流。

往事随风过,乡音未敢收。

简评:

首联直接叙事,接下来都围绕回乡逐层递进章法展开。颈联偶对欠佳,改成“寻亲人不在”,其他没有瑕疵!抒情也自然到位,余味无穷!

50

访 友

作者/绢绢安然(浙江)

春山逢故友,知尔道如初。

流水三间屋,清风一架书。

花开添念想,鸟语伴耕锄。

愿此东篱下,与君共结庐。

简评:

首联叙事,中二联写朋友的所居之处的与世无争,清风流水鸟语花香。这样的环境下,可想而知人也是高雅的,结尾用典合理,抒情自然深厚。

秋 思

作者/绢绢安然(浙江)

浮烟草岸水溶溶,北雁南归在碧空。

一阵风来江苇白,千丝柳映夕阳红。

难寻鸥鹭情何限,拟听童谣意不穷。

忽忆故乡如此景,飘芦也是晚秋中。

简评:

此诗的内容,包括用词造句,章法上都毫无挑剔,是身在秋中的回忆自然抒情。美中不足的是:首联景语描写层次反了,应该由放到收,先放开在收回来,那样立马不一样,层次分明张弛有度。

建议:此同学听课必须认真再认真,把主要细节消失于无形!提高自己作品质量。

51

虞美人·惜春

作者/吉祥(山东)

依依杨柳弄清影,又见黄昏景。

曾经携手小桥东。

无奈当时相遇、太匆匆。

平生不解相思味,才识相思泪。

绿肥红瘦是新愁。

往事留香一缕、意幽幽。

简评:

首句引用诗经里句子直接发挥想象空间,然后叙事中发出淡淡的忧伤。整首词微微道来,上下阕的衔接紧密没有断裂,惜春却留春不住的情感流动自然,用词委婉!

鹧鸪天·春思

作者/吉祥(山东)

翠鸟啼鸣陌上频,残花飘落染泥尘。

摇枝小杏窥行客,才晓营营又一春。

玉壶水,碧流云,丝丝杨柳最牵魂,

长亭古道斜阳照,独倚清风无故人。

简评:

词的第二步骤没有偶对这一章法,此乃硬伤!我们接触一个词牌,必须先审之,后作之!审一下这个词牌情感是否融合,有什么主要章法等。其他的用比用典等都很自然合理!加细!

52

乘船过三峡大坝闸门

作者/岩客(长治)

舟航款款步云梯,上下徐徐天地齐。

一跃龙门千百丈,杨帆万里走东西。

简评:

首句直接叙事点题,二分句续写,写出了三峡大坝的壮阔,预示了人的心情。转句用夸张,结尾用虚比留余,激情澎湃。

鹧鸪天·恩施大峡谷抒怀

作者/岩客(长治)

放任天涯九宇苍,行云飞絮共轻狂。

茅轩柴栅寻幽士,林岫岩溪访羽乡。

轻足履,小舟扬,云游山水走田桑。

常栖霞外黔娄地,随处莺飞草斗芳。

简评:

上章景中叙事,下阕衔接而来,用典抒情,是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憧憬。章法衔接的没有毛病,一气呵成!

建议:瑕疵是,没有写出题目中地点的突出特点。如果换成其他峡谷也行,得加细一些!

53

江南行

作者/烟雨蒙蒙(长治)

千里闲云外,悠然寄远巡。

江南闻软语,世外画船茵。

阆苑寻芳迹,天漄度晚尘。

狂歌风月好,诗意满仓津。

简评:

这首诗的诗情很好,情感很自然热烈。诗的第二联不偶,前后句式结构也不一样。原因就是前分句叙事,后分句写景了,造成章法上的混乱。

建议:此同学诗情满满,但是还得加细,不要犯硬伤,把错误消失于无形,加油吧!

54

秋 景

作者/直隶布衣(河北)

天高云淡雁排行,地阔枝头果溢香。

艳菊多情还馥郁,风摇红叶诉柔肠。

简评:

四句在题目的引领下单独成画,拟人手法运用的很自然,余味空间也很大,七言绝句灵动特点突出。韵字节奏流畅。努力保持!

那 夜

作者/直隶布衣(河北)

疑是风霜落泪声,推门失足路难行。

何时弃杖移微步,再续人间不了情。

简评:

通篇叙事写生活,首句用比加拟人,这个叙事很凄凉,二分句续写,转句疑问,结尾顺势抒情自然。情感很低沉伤感,但是也有对未来充满了渴望。但愿作者早日再续人间不了情。

55

暮春吟

作者/惠质兰心(河南)

蒙蒙烟雨罩孤楼,无计春残花事休。

满地落红惊蝶梦,声声杜宇惹人愁。

简评:

首句景语描写,很凄凉的画面烘托!二分句续写人物心理状态叙事,转句叙事进一步伤感,结尾用典直抒胸臆!兴起典收的一首小诗,优秀!

又到重阳

作者/惠质兰心(河南)

菊开桂落又重阳,久久登高盼远方。

目断关山愁满腹,浓云薄雾路茫茫。

简评:

首句直接叙事点题,并有代表的景物配合,二分句细化写人的状态。转句继续人物状态描写入情,结尾比收抒情自然。把那种重九之日归途遥远,撕心裂肺情感与读者共鸣!

56

咏 菊

作者/小麦(山东)

三径篱边不用夸,有君开处是陶家。

千丝漫卷十分色,惊破高天一片霞。

简评:

这是一首咏物的小诗,诗写的十分灵动,用典用比等等于无形,人与物完美融合。抒情自然余味满满!

鹧鸪天·惜春

作者/小麦(山东)

莫道烦劳未赏春,春风一路过重门。

书声渐伴莺声近,烟柳才随绿水真。

花已落,叶初新,晴光流转带香尘。

诗心一并收红字,写在灵山是旧魂。

简评:

第二步骤偶对精彩!有听觉有视觉,动静结合张弛有度。情感通篇流动自然,用比多处,结尾留余无穷,娓娓道来曲径通幽,很有宋词味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