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静坐到入禅

 药王学徒 2024-05-19
图片

止念入静

打坐,是道家修炼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基督、瑜伽、禅宗都有静坐修行的方法,对身、意、印、呼吸等都有不同的要求。

静坐、打坐、禅定 、冥想,名称虽不同,但内在核心是统一的。

打坐可以暂时关闭识神,进入元神状态,可以帮助我们链接“高维”获得高等智慧,恢复身体免疫机能等诸多好处。

很多名人,比尔盖茨、乔布斯等都热衷于打坐,他们的很多灵感都来自高维。

打坐入门很简单,谁都可以练习,但盲修瞎练功夫就没有进步,不能得定,甚至走火入魔。真正找到路子,懂了理,修持很快就能上路。

打坐首要的重点——静下来!

所有佛、道宗教经典里讲的打坐都是首要入静,静才能定。

入静的首要关键是——止念!

大家结缘了书籍的,可以翻到高级功法144页,书中讲:止念是修炼虚空大定的门坎,此关过不去,就谈不上虚空大定。

不管是初修的调身、调息,还是到后面的高级阶段,止念是贯彻始终的。故《丹经》中讲:“大道教人先止念,念头不住亦徒然”。

入定先要入静,入静则需先止念,止念不仅要止住杂念,还要保持清灵的正念。

止念入静的方法,止念的标准,入静的特征,入定的特征,入定的层次等,这些书里都有讲,大家可以亲自去实践。

图片
修炼中的光影门头

上乘修炼都离不开定修,定修又是进入“多维”的途径,即意识清醒,身体熟睡,此状态是元神自由出人多维空间的最佳状态。

很多修行人,道家也好,禅宗也好,练气功的也好,修定中有各种境界出现,有些人感觉身体不存在了,这是最常见的;

有的出现神通,事情的前因后果,几天后要发生的事情他修定时就知道了。

道家的很多玄功就是这样,曾经有一位商人求助师父,先是出车祸差点丢命,后来倒腾建材,又被钢筋戳瞎了一只眼睛,恶运不断。

师父在定中就看到一个女人抱着布娃娃哭,又看到一只野兔被打穿眼睛…

商人说在七年代粮食少,就跟着父亲经常上山打猎,杀过的野鸡野兔等不计其数。也跟一女孩未婚先孕,因为老封建,也不同意婚事,女孩家人就逼她打掉,后来女孩就疯疯癫癫,没两年就去世了,后来师父做了处理。

有些人看到光明;有些人看到楼宇亭阁,洞天福地;有些人会出体等等,其实这些都是禅宗所谓的光影门头。

虽然都说这些是境界、假的、不要执着…但是往往都在这里透不过去,有时连做个梦都要找人问一通,更何况这些境界。

也有很多人修定的时候,感到身空了,以为自己得定了,甚至认为自己证到了空性了。

这些仅仅是在修定中的某一个层次,会出现的现象,若做圣解,就容易落入魔境。

图片

由静入定的层次

对于喜欢用功修行的人来说,有个修行步骤是很重要的,下面我们就依据经论,简单说一下进入定的几个层次,也叫九住心:

第一层、内住

修定首先心要静下来,你一坐下来,心里念头不断,攀缘外境刹那不息,是不可能入静的。

不要说入静,心特别乱的时候,你什么事都做不了,要入静首先要止念,也就是把心收起来,不要让心向外乱攀缘,这叫内住。

内住特点:心才收回,不知不觉又跑掉了!

第二层、等住

拿念佛来说,在第一个层次时,念两句心就跑掉了,过很长时间才反应过来。

等住就是说,可以把心安住在佛号上,维持一段时间,不让它向外跑,虽然还是会跑掉,但比第一个层次有进步,这叫等住。

等住的特点是:可以摄心一段时间,过后散乱心起了,自己却不知觉,等到发觉,已经散乱了有一段时间了!

 第三层、安住

当你开始观念头、数呼吸或念佛号,刚开始还能观住,还能念佛号,保持正念。

但保持一会就忘掉了,随着念头跑了,想到不开心的事、开心的事、明天要去见客户……

这是最初的境界,里面有内住和等住,那什么是安住呢?就是你妄想心一起,立刻就发觉,赶快收回来,这叫安住。 

安住的特点是:在这时心掉举妄想跑掉了,马上就觉察,知道就赶快把心拉回来!

第四层、近住

住心与前面不同的是:前面起妄想的时候,正念会丢失,比如心里在念佛号,念着念着佛号就丢了,忘记念佛号了。

近住是虽然有妄想、念头出现,但是这句佛号不会丢,就是说你在打妄想,但佛号仍在念,知道用佛号摄心,住分已稳,就叫住心。

近住的特点是:心能稳住了,念的力量增强了,心一旦打妄想,就立即收回来,打妄想,收回来,打妄想,收回来……

第五层、调伏

在第五层时是最危险的,为什么说危险呢?是因为在这个层次会有很多境界。

在四层虽然妄想伏住了,心里静下来,无事可做,这时昏沉就来了,粗的昏沉相对好除,但是细沉难除,这个细沉不是说瞌睡的昏沉。

比如说,念佛时,心里念的清楚,耳朵听的清楚,也没有其它杂念,心里空空净净,但是念的力量不够,以为是已经得止了。

很多人静坐念佛时,清清明明,妄想和昏沉全都伏住了,心清净了下来,慢慢就会进入一种空境,感觉身体不存在了,周围的一切也消失了,但有一个了了分明的知道在,这时感觉自己已经得定了,已证到空性了。

这个时候最容易误解,认为自己证到了,实际这仅仅是修定中的第五住心,真正的定还没有得到,也根本谈不上空观,这些境界不过是禅宗所谓的光影门头。

第五层是出现境界最多的,各种境界都有,幻境、空境等,这个时候要明白,自己并没有得定,也并没有得到空观,这些都是虚妄的境界,如果搞错了,不但上不了路,还要著魔。

这里也是最容易迷惑的地方,功夫到此已经很不错了,第六层是寂静,断除了一些微细的掉举散乱,后面有七八九层不再叙述。

有人说哪有这么麻烦,念起即觉,觉知即无就好了,或做一个观察者,或观妄念本空,不被念头所骗、所控制等,让心回到自然宁静。

如果只是停留在口头,不去真正做功夫,你就很难进进入到高层次,体验不到什么是入定。

很多人在做事时专一境性而进入微妙的禅定状态,只有当大家亲自去练习和体验,才会经历这些层次,才能逐渐领悟和实现。

——東宝隐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