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再也没有37℃的正常体温了,意味着什么?

 炫叶楓雪 2024-05-19 发布于广东

这个只能说是人类进化的必然,因为人体37度的参考标准已经存在近200年了,虽然从生物进化角度讲,200年只是弹指一瞬,不足以这么大幅度的降低人体温度。但别忘了近200年时间,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几乎抵得上以往几千年,尤其是体力劳动方式的改变,以及抗生素药物的使用,都会使人体平均体温出现降低,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形容当前的人体条件:寿命比以前长了,但生命质量却没有以前棒了。

人类与其他哺乳动物一样,通过新陈代谢、体力劳动、血液循环等,产生了相对恒定的体温调节机制,也就是所谓的“恒温动物”。这种体温调节机制是人类在几万年进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而除了上述条件外,过程中可能还有与病毒抗争的因素,因为我们都知道人体发烧的过程就是在与病毒抗争的过程,37度的体温足以杀死大部分病毒,确保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

最初的人类通过狩猎获得食物,现代人类通过种植获得食物,虽然方式不同,但不管狩猎还是劳作,身体肯定都处在运动过程中,所以在以往几千年甚至万年的时间里,人体新陈代谢基本保持一个速度,所以平均体温处在37度左右。然而,近百年时间,因为科学技术的逐渐创新,人类进行了工业革命,工业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人类的双手,人类不再需要背负大量的劳作,所以新陈代谢在不知不觉中便降低了速度,从而也在不知不觉中降低了体温。

另一个就是抗生素的发明使用,以往人类生病、病毒感染等,顶多使用草药辅助治疗,身体恢复主要还是得靠个人身体素质,也就是完全通过自身与疾病进行抗争,虽然疾病死亡率比现在要高很多,平均寿命也远不及当前,但只要是能扛过疾病,留下来的都是“精英”,身体素质绝对没得说。在与疾病进行抗争的过程中,人体温度起的作用非常大,然而当前面对疾病时,不管大病小病,人们都选择吃抗生素类药物,并且产生了依赖性,久而久之身体素质自然出现滑坡,体温也就相应降低。

其实我们可以大胆的揣测,以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未来人类的平均寿命肯定还会持续延长,但相应的人体平均温度还会持续降低,因为人类现有的科学技术,大部分的出发角度都是为了解放人类双手,减少人类自身的肢体劳动,当未来人类只通过大脑就可以支配所有事项时,平均体温降低到何种程度,甚至都不敢想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