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营养学家别总想着给打工人上课

 萧武在此 2024-05-19 发布于上海

近日,佳沛、新华网、美团联合发布《职场人外卖营养“体检”报告》显示:“北上广”打工人的外卖,高碳水、重油重辣、多肉的外卖订单均已接近或超过50%。


《报告》以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共15个CBD(中央商务区)为例,调查了职场打工人的外卖选择。《报告》发现,北京是三地中选购米、面、包子等高碳水食物最多的地区,外卖订单量占比高达20.3%。广州次之,占比达19.9%,上海虽然在三地中占比最少,但数据也达到了18.6%。对于炸鸡、烧烤、汉堡等多肉食订单来说,上海和北京的订单量占比不相上下,分别达到19.7%和19.3%,广州订单量占比16.8%。而在麻辣烫、干锅、串串等重油重辣的食物选择上,北京又一次占据榜首,订单量占比达到17.0%,上海与广州的占比略低,分别为15.3%和13.2%。(澎湃新闻网5月18日报道)

应当指出的是,在CBD等颇显国际范儿、高端风的写字楼上班的打工人,下单外卖或者到店自提买回工位吃饭的食物,在“重油重辣”方面已经有所抑制。


因为这类写字楼基本不能开启外窗,基本上采用中央空调,因而通风效果很差,所以,打工人买外卖,一般还是要尽可能避免购买味道大,可能散发造成对他人的影响的食物。


饶是如此,在北上广的CBD,还是有十几个百分点的外卖订单是重油重辣食物。


如果离开CBD,探寻在其他类型的办公场所上班的打工人,还有那些到店就餐的打工人,分析他们、她们的工作日午餐,重油重辣的食物选择占比一定会高得多。


所以,正确的问题是,为什么打工人的午餐喜欢“重口味”?


营养专家甚至媒体特别喜欢拿膳食均衡来教育消费者。大家缺的是营养知识吗?


我们前面的文章谈到过打工人和中小学孩子,有两成人没有好好吃早餐,而在吃了早餐的那部分人中,又有多数其实进食的是高碳水。早餐没吃好,直接构成一个连带影响,也就是让人倾向于午餐重油重辣,没有重口味真吃不下去。


而不能、无法好好吃早餐,我们前面也分析提到,这是因为学生学业、打工人的工作压力太大,打工人现在更是“24小时”,下班了也饱受工作群组的推送消息所困。这就使得睡眠时长、睡眠质量都大受影响。


到了工作日的上午,在比较高的工作压力下,很多打工人会很快进入一个身心麻木的状态。这也是非常常见的。所以,加上睡眠不够、早餐不佳,到了中午,大家未必都有胃口,也不得不吃午餐,又不能不违反健康准则选择重油重辣。


实际上,相较于午餐,工作日晚餐的严重不准时、依旧(更加)重油重辣,再加上长时段加班的加餐(第四顿),对于打工人健康的影响,是更加突出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打工人随着工龄增长,均难以逃脱肠胃疾病、食道疾病以及痔疮等疾病困扰。


所以,有些专家不要总试图将消费者当成是不懂事、不了解营养知识的孩子。打工人不好好吃早餐,午餐晚餐又重油重辣,明白无误地损害健康,不是因为他们、她们傻,也不是因为大家都缺乏对重油重辣的重口味食物的克制力,而是现在的工作环境、工作压力就是这样,大家无奈之下凑合,但也没法改变吃不好、睡不好的现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