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长达两千年,大禹的直系后裔,古老百越人的第一个国家

 仁和堂老军医 2024-05-19 发布于广东

前言 从两把兵器说起

故事要从一次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说起。1965年12月,湖北江陵县望山,发现了两千多年前楚国一位大将军的墓葬。不过很可惜,此墓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就遭到了盗掘。

不过还是有很多惊喜发现。最让人惊喜的,莫过于是在望山一号楚墓的周围,发现了两把震惊世界的兵器:分别是一把剑和一把长矛。

这把剑,就是大名鼎鼎的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这柄矛,就是威名赫赫的吴王夫差自作用矛

历史长达两千年,大禹的直系后裔,古老百越人的第一个国家

铭文: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越王勾践、吴王夫差,这对生死冤家,可能怎么也想不到,他们的随身专用兵器,竟然都被发现在一座不知名的楚国武将的墓里。

历史长达两千年,大禹的直系后裔,古老百越人的第一个国家

铭文:吴王夫差自作用矛

为什么越王、吴王的兵器会出现在楚国武将的墓里呢?

这让考古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只能根据历史大胆推测。因为越王勾践打败了吴王夫差,灭了吴国。而若干年后,楚国又灭了越国。那越王的剑、吴王的矛,自然都成了楚国的战利品。

说到了越王勾践,那终于说到了今天的主题:越国

1.建国 越国之古老悠久超乎想象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越命名的国家,就是这个越国。越国是什么时候又是何人建立的呢?

那至少得追溯到夏朝。

根据《史记》和《越绝书》记载,夏朝第六代君主少康,将幼子无余,分封到浙江会稽。为什么分封到这里呢?因为他们的老祖宗大禹,就曾在会稽山会盟诸侯,最后在会稽去世,并安葬在这里。

少康派他的小儿子来这,一方面是为祖先大禹守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统治管理好这一带。因为这一带自古民族众多、民风彪悍,当年大禹就曾在这杀防风氏而立威!

于是无余就以绍兴禹王陵为中心,建立了越国。越国又被称作于越

所以,如果从夏朝算起,到汉武帝灭了闽越国。这个越国存在了两千年。远超周朝或楚国的八百年。绝对是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历史长达两千年,大禹的直系后裔,古老百越人的第一个国家

有的史书说少康的幼子无余,号于越,那他建立的邦国,自然就以他的号为名。

当然也有的说法是,越国的前身是古代“于越部落”。我们上回也说到了百越,有名有号的就有十几种,比如骆越、扬越、瓯越、于越、夔越、南越、闽越、滇越、东越、山越等等。

其中于越、东越、山越,都是指这个越国地区。为什么又叫东越或山越,待会再讲。

越的得名 从两把兵器说起

越国的越,在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上,都写作戉,就是去掉了走字旁。比如越王勾践剑上的铭文。

戉,是一种类似于斧头一样的兵器或工具。这样看来,越国因越人得名,越人又因戉得名。所谓越人就是喜欢使用戉这种武器工具的民族。越人喜欢用戉伐木。

有史料和传说证明,越人可能是中国上古时代最牛逼的伍德曼(woodman)。也就是伐木工。同时也是最厉害的木工。因为越人非常擅长建桥和造船。

历史长达两千年,大禹的直系后裔,古老百越人的第一个国家

越国的铜钺·现藏宁波博物馆

戉这种工具,主要是在越国一带有出土发现。在浙江宁波博物馆,收藏有一个战国时期的铜钺,铜钺上还有精美的“羽人划舟”图案。这件文物反应了越国的诸多信息:

  • 首先是越国的青铜器冶炼铸造技术非常高超。
  • 第二是钺是越人最重要的武器工具。
  • 第三,羽人划舟图表现了越国的造船技术十分发达。

羽人行舟 越人与羽民的关系

而羽人,就是山海经里的羽民国。那羽人和越人有什么关系呢?

羽人就是鸟人,而越人是崇拜鸟、有鸟图腾的民族,越人的语言,就被中原人认为是鸟语,百越语和中原古汉语很不一样。越国的文字,也是鸟文。也就是后来的鸟篆。越王勾践剑上八个铭文: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就是鸟篆文。害得专家们,费了老鼻子工夫才认出来。

而同时期的吴王夫差矛上面的铭文,学过篆书的基本都认得出来。

说鸟语、用鸟文,崇拜鸟的越人,自然和神秘的羽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古越国先民和《山海经》里的羽民国有莫大的关系。以后可以单独说说“鸟人”的故事。

虽然早在夏朝,就有了于越国,商代的甲骨文也提到过越国,但直到越王勾践之前的几百年,越国在历史上都寂寂无名。

2.争霸 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时已经进入了春秋晚期。整个春秋的历史都比较平淡,直到出现了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这对生死冤家。他们的相恨相杀,顿时让整个春秋的历史都大放光彩。其他诸侯国打仗,都是十分注重礼仪的,形式大于内容。所以才有五十步笑百步的笑话。因为中原打仗,超过五十步就代表脱离战场,不能再去追杀了。

历史长达两千年,大禹的直系后裔,古老百越人的第一个国家

吴越争霸是秦灭六国前最惨烈的战争

但越国和吴国交战,从来不按常理出牌。也不是割地赔款就能解决的。别看现在吴、越两地是一家,如今吴越地区的人也是性格温和。但在两三千年前,这两家是世代的生死对头。这两国打仗,上来就是生死对决,打不好就是灭国之战。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之前,论战争的惨烈程度,当属吴越争霸。

第一回合 勾践败阖闾

第一回合,越王勾践对吴王阖闾。勾践的确够贱,耍了个阴招,让一群死囚犯,在两军阵前,排成三行,把剑架在自己的脖子上,一个个慷慨陈词一番,然后抹脖子自刎。

吴国军队个个看得目瞪狗呆,这是哪门子骚操作?哪有二话不说就上来自杀的?他们哪知道这群人是一群死囚。

正当吴国军队看稀奇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越国军队突然发动攻击,那吴军只能仓皇溃败。不可一世的吴王阖闾,也被裹挟着狼狈逃窜,偏偏一只脚中了毒箭,没多久伤口溃烂而死。其实主要是被气死的,因为战前孙武和伍子胥极力反对他出战。越是有人反对,他自然越想证明自己,结果输得一塌糊涂。怎能不让他羞愤交加呢!加上中了毒箭,很快伤口感染就暴毙了。

第二回合 吴王夫差的复仇


父亲的死,让血气方刚的吴王夫差,发誓要报仇。他就安排一个人在宫廷里专门提醒自己不要忘了深仇大恨。每当夫差经过时,此人就冲他大喊:

“你忘了越王对你的杀父之仇了吗?”

夫差马上回答:“深仇大恨,不共戴天,岂能忘怀!”

这个桥段是不是很眼熟?因为远在数千里之外的波斯,也几乎在同一时期,波斯国王大流士,为了铭记雅典人对他的侮辱,每当他吃饭的时候,就让一个侍从在他身边喊三遍:

“陛下,你忘了雅典人对你的侮辱了吗?”

(西方这个故事桥段很可能抄袭于吴王夫差的故事。因为十八世纪后,很多中国故事传到了西方,比如《赵氏孤儿》)


愤怒,总是能激发出巨大的能量。吴王夫差,在兵法鼻祖孙武的帮助下,重新组建起一支令人恐怖的军队。消息传到越国,越王勾践害怕了。

他决定先下手为强,认为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于是吴越之战第二回合打响。

结果三万越军,被十万吴军打得丢盔弃甲。大将军灵姑浮阵亡,勾践带领五千残兵狼狈退守到会稽山。特别是越国最得意的水军,竟然全军覆没。

为什么输得这么惨?庄子的一个寓言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小小的答案。

《不龟手之药》 (出自《庄子·逍遥游》)

说是一个宋国人,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营生,即便寒冬腊月也能开工赚钱,手还保护得好好的。因为他们家里有一个祖传的护手秘方。

后来一位商人用一百金买走了这家人的祖传秘方。

这年冬天正赶上越国从水路,进入太湖要攻打吴国。面对大名鼎鼎的越国水军,吴国上下都有些犯怵。这时这位商人就他能打败越国水军,因为他有神奇的护手霜。吴王相信了,就给了他一支军队。而正是有了让手不冻裂的药,吴国水军立马占据上峰,最终让越国水军全军覆没。

第三回合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吞吴

越王勾践为了免于亡国,在范蠡文种的谋划下,主动向吴王夫差请罪,并且和王后一起去做夫差的仆人。后来还给夫差送了一个美女,就是大名鼎鼎的西施姑娘。再后来在一位越女的帮助下,训练出一批剑术高超的勇士,一举打败了吴国……

历史长达两千年,大禹的直系后裔,古老百越人的第一个国家

越王卧薪尝胆

说岔了,说到金庸的《越女剑》去了。真实的情况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就是那句有名的对联: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总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终于打败了沉迷于酒色享乐的吴王夫差。

吴亡复盘 伍子胥的神助攻

这里面又有伍子胥的神助攻。或许正是伍子胥的没完没了的劝谏,让夫差有了逆反心:

你越是让我不要相信勾践,我偏偏要相信他!

伍子胥不讲方式方法的诅咒式劝谏,终于惹怒了夫差。伍子胥知道死罪难免,死前还不忘下一道诅咒:

让家人把他的双眼挂在东城门上,他要亲眼看到越国的军队来消灭吴国。

吴王夫差就更窝火了,我不听你的话,你就咒我亡国。那我就如你所愿,便下令砍下伍子胥的头,挂在城门上,让他看看吴国到底会不会被越国所灭。

历史长达两千年,大禹的直系后裔,古老百越人的第一个国家

伍子胥自刎,抉目悬门

夫差还不解恨,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下令把伍子胥的尸首用鸱夷革裹着,像个粽子一样抛弃于钱塘江中。

所以说,劝人也要讲方式方法的。哪怕是为人父母,也没必要强迫恐吓孩子,非得听从你的劝告。如果不听你的,就说他将来如何如何。结果很可能如你所愿,孩子产生逆反心,真的就会变成你骂的那种人

端午节来了,都说端午节是纪念屈原。其实在江浙地区,还有端午节纪念伍子胥的传统。毕竟伍子胥也是为了不起的悲情英雄。同时借纪念伍子胥,来铭记吴王夫差不听劝告的教训。

但还是要说一点:端午节、龙舟祭、吃粽子,是早在屈原、早在伍子胥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百越人习俗。只是恰好伍子胥、屈原都是死于五月初五这一天,于是端午节又多了项纪念他们的活动而已。到后来人们只记得屈原,早就忘了端午习俗是和百越人的原始宗教有关。于是就误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产生的。

越王勾践秘密练兵,励精图治十年,终于在第三回合,一举消灭了吴国。可能是因为被伍子胥说中了结局,吴王夫差羞愤自杀。还留下了西施下落何处的千古之谜。

历史长达两千年,大禹的直系后裔,古老百越人的第一个国家

西施的结局众说纷纭,成了千古之谜

3.亡国 越国从辉煌走向灭亡

3.1 楚国灭越

灭了吴国,越国的地盘成了当时疆域第二大的诸侯国,仅次于楚国。

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楚国是南方的老大,那谁是老二就打谁。此前一直打压吴国,现在越国灭了吴国,势力直逼楚国,那楚国自然不会放过越国。

此后一百五十多年,楚越两国打打停停交战不断。直到最后一任越王无疆,于公元前306年,在齐国的挑拨下,对楚国发起战争,却被楚国反杀。无疆死后,楚国夺取了钱塘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越国虽然名义上还存在,但已经彻底臣服楚国,越国的君主,只敢自称君长,再也不敢称越王了。

3.2 秦国灭越

到公元前222年,秦国大将王翦,在灭了楚国之后,继续南下,降服了越君,将禹王陵为中心的越国发源地,设立为会稽郡。至此,越国彻底灭亡。

再后来,秦始皇为了压制越国故地的反叛势力,亲自巡游江南,封禅会稽,将越国故都名“大越”更名为“山阴”。将越国故民迁徙到余杭、乌程等地,又将汉族罪犯等迁移到越国故地。

越国自称于越,或者叫大越,但秦始皇将它改名成山阴,彻底变成一个地名了。所以这一片的越人,就被称作山越。也就是山阴的越人。这个山,当然是会稽山。

越国灭亡后,越人都去哪了呢?

3.3 越国后裔:闽越国

刚说了,秦始皇将一部分越国遗民,迁徙到余杭、乌程等地。这还是越国范围内。事实上,早在越王勾践的六世孙无疆,被楚威王打败并杀害之后,越国的王族纷纷沿着海岸线向南逃窜。其中一支进入福建,和当地的土著人,形成了闽越。

又过了差不多一百年,无疆的第七代孙子,叫无诸,就自立为闽越王。这可以说是无疆死后的第一个越王。但好景不长,秦王朝实行郡县制,连秦始皇自己的子孙都不封王,怎么允许你百越蛮夷称王。于是无诸被降为闽中郡的君长。

秦末大乱,无诸响应项羽的“诛暴秦可封王”的号召,参加了反秦阵线。然而项羽是个盖世英雄,却是个很小气的老板,那些跟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很多都得不到封赏,怎么会给你东南边陲的蛮夷小国封王?

无诸一气之下就加入了刘邦阵营,率兵攻打项羽。刘邦就爽快多了,封了一大批异姓王。毕竟当时天下初定,这些百越蛮荒之地,就得需要这些当地的土皇帝才能管理得好。比如南越王赵佗,长沙王吴芮,闽越王无诸

3.4 汉武帝灭越

而等到汉武帝时,这些异姓王就没存在的必要了,连夜郎国、哀牢国这样偏远之地,都被汉武帝收归了中央。还包括最有实力的南越国。但偏偏弱小的闽越国还看不清形势。

这时候,第一代闽越王无诸已死,他的儿子郢即位。这位在深宫里长大的二世祖,本事不大,想法挺多。竟然还想吞并东瓯和南越的周边地区,部分恢复大越的荣光。

汉武帝正愁找不到借口,这下好了,求锤得锤,汉武帝马上派遣一支大军进入福建。

汉军刚进入闽越国边境,郢的弟弟余善,就把郢杀了投降了汉朝。汉朝也趁机将闽越国一分为二。

能杀自己哥哥的余善,自然一点也不善,只是个见风使舵的小人。后来趁着南越国和汉军作战,余善果然趁乱攻击汉军,击杀了汉军三大校尉,占领了好几块地盘。小人得志的余善飘了,闽越王也不做了,而是刻制玉玺、缝制龙袍——他要当皇帝,还自封东越武帝。

到了这里,东越出来了,这个东越就是福建的闽越。所以山越、东越、闽越,其首领都是越国的王族后裔。

原本让你当闽越王已经是看得起你了,你竟然还要称帝,直接和大汉皇帝平起平坐。

灭国无数的汉武大帝啥时候受过这种气,马上派朱买臣率领四路大军,要彻底解决这反复无常的家伙。

历史长达两千年,大禹的直系后裔,古老百越人的第一个国家

朱买臣人到中年碌碌无为,妻子离他而去

喜欢听戏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朱买臣。朱买臣马前泼水、覆水难收的故事,大家或多或少的听过吧。

其实也怪不得他妻子嫌贫爱富,要知道朱买臣四十多岁还一无所有,靠砍柴卖柴为生,整天就知道读春秋、楚辞。

就这样,他还蜜之自信,坚信自己五十岁必定会飞黄腾达。他的妻子崔氏哪里还信他的鬼话:要发达早就发达了,干嘛非得要到五十岁?等你到五十岁,老娘的更年期都过了,不如趁着还有几年青春,另嫁他人。


果然,到了五十岁时,朱买臣的机会来了,因为东越的余善反叛,朱买臣给出了渡海攻打泉山的建议,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汉武帝封朱买臣为会稽太守,让他修建战船、准备粮草兵器,并带领大军攻打东越。

朱买臣兵分四路,最后将余善围困在王都冶城。汉军将投降信连同余善人头的价码,一同射入城中。于是在城里将士们眼里,余善脖子上的不再是人头,而是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

很快一帮贵族捷足先登,杀了余善,开城门投降领赏去了。当年余善拿着哥哥的人头去换来了王位。如今自己的人头成了别人换取富贵的筹码,真事天理昭然,报应不爽。

为了防止再有余善这样的投机者,汉朝将闽越的贵族、官僚、军人,统统迁徙到江淮一带,让大量汉人进入福建,逐渐将东越之地汉化。但闽越的一支,漂洋过海去了台湾,成为了今天的高山族


好了,这两期都在说百越族。其实百越百越,没有一百支,也有二三十个民族分支,那是区区两篇文章能说得清的?

比如壮族的刘三姐,东瓯的冼夫人,傣族的孔雀公主,侗族的大歌鼓楼风雨桥,还有仡佬族仫佬族、海南的黎族,更有神秘的水族,其水族文据说藏有夏代的连山易。这些民族都属于百越族。

真要说清楚他们的渊源,一本书都不够写。以后有机会再聊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