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藩之乱时的惠州

 天地一沙鸥1975 2024-05-19 发布于广东

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十一月,平西王吴三桂杀掉云南巡抚朱国祭旗,起兵造反。吴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蓄发,穿回明朝服饰,发布檄文,倡言“兴明讨虏”,初期势如破竹从云贵攻入湖南。

当时,广东的藩王是平南王尚可喜。本来,尚可喜已经十一次上书朝廷,要求归老辽东,留长子安达公尚之信镇守广东。吴三桂起兵之后,广东反清势力一直存在,加上迁界禁海对沿海人民生活造成极大影响,广东多地出现骚动,博罗、河源、长宁、增城、从化等县先后告警。

康熙为了稳住广东,命令尚可喜留镇广东,并加封尚之信为镇南王、平南王次子尚之孝为平南大将军。次年,再加封尚可喜为平南亲王。所以,尚可喜是不愿意起兵和吴三桂一起造反的。所以,尚可喜先后平定了广东境内的一些小规模的骚动。

尚可喜不愿意造反,但是,他的儿子和手下就不是这么想的了。

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三月,靖南王耿精忠起兵响应吴三桂,并邀台湾郑经从海道攻取广东沿海州县,以图相互支援。尚可喜的部下,广东境内的潮州总兵刘进忠也立即起兵呼应。

尚可喜急令儿子尚之孝进剿刘进忠,驻扎惠州的清军大都跟随出征潮州,无奈尚之孝指挥能力太差,居然屡战屡败。

到了康熙十五年(1676年)正月,尚之孝等残兵败将一路退回惠州,并着手防御。为了保住惠州,尚之孝在府城和县城到处挖壕堑,修碉堡防守,老百姓苦不堪言。

二月,刘进忠带领台湾郑经手下的刘国轩、何佑等二十多镇标官兵尾追过来,并包围了惠州府城和归善县城。追兵在惠州城外联营四五十里,架起大炮日夜轰城,杀声整天。其中,刘国轩还分兵攻打博罗,但没打下来。

就在这时候,尚可喜的大儿子尚之信看到形势不利,本着“打不过就加入”的想法,在广州直接发兵包围了父亲的府邸,夺取了尚可喜的兵权,然后响应吴三桂。“三藩之乱”正式形成。尚可喜在气急之下,几个月后就死了。

这么一来,惠州城的攻守双方又成了同一阵营了。

双方商量后,尚之信的部队退回广州,把惠州府城,归善县城和博罗县城留给了刘国轩。

刘国轩有“台湾三虎”之称,另两虎为冯锡范和陈近南。

刘国轩还是有一定才能的,进城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命令老百姓解散辫子,重新恢复明朝的发型。他的军队进驻惠州城期间,纪律还算严明。为了治理惠州,刘国轩还任命了好几任惠州知府,不过都干不长,最长的没超过两个月。

从刘国轩在惠州城所做的事情来看,郑氏集团似乎想把惠州变成“反清复明”的基地,但是,计划往往没有变化快。

第二年,即康熙十六年((1677年))六月,清军大举进攻福建,攻取兴化,泉州,郑经退回厦门。这个时候,刘进忠这个“反骨仔”又来事了,他被福建总督姚启圣招降,又投降了清军。

刘进忠一投降,刘国轩这边就危险了。孤掌难鸣的刘国轩只能率领部下退出惠州,从海陆返回厦门。

清廷马上派兵接管了惠州,并又颁发了剃头令,惠州城百姓又开始留辫子了。

至此,三番之乱在惠州的战事结束。自1644年以来,惠州延续了30多年的战乱也结束了。

这些战争给惠州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人口大量减少,地处珠三角的惠州甚至连粮食都不能自给。

主要人物结局:

刘进忠,再次投降清廷以后,他死性不改,还企图举兵反清。不过事情败露,于康熙二十一年(1681年)被诱捕,凌迟处死,并悬首城门示众。同样下场的还有靖南王耿精忠。

尚之信,1677年归顺清朝,但是首鼠两端,按兵不动,康熙十九年(1680年)被下旨逮问,缚送北京,随即赐死。

尚之孝,随兄归顺清朝。和兄长不一样,尚之孝死心塌地替清廷打仗,免于死罪,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病死。

刘国轩,跟随郑经投降清廷,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在天津病逝,终年65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