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强版生脉饮——安全有效的强心剂

 快乐读书人! 2024-05-19 发布于山西

图/文/闲云感恩生活

李东垣解释说“圣人立法,夏月宜补者,补天真元气,非补热火也,夏食寒者是也,为热伤元气,以人参、麦门冬、五味子生脉。脉者,元气也。人参之甘补气,麦门冬苦寒泻热补水之源,五味子之酸清肃燥金,名曰生脉散”。

生脉饮起初叫做生脉散,此方出自金代医家张元素的《医学启源》。书中言:“麦门冬,气寒,味微苦甘,治肺中伏火,脉气欲绝,加五味子、人参二味,为生脉散,补肺中元气不足。”

这个茶饮很简单,只有四味药:黄芪、黄精、麦冬、五味子。喝的这个茶饮之所以对心阴虚引起的心悸、胸闷气短、虚汗、咽干等各种症状有效,是因为茶饮起到了补气养阴的效果,当心脏气血供给充足时,即使有点儿瘀堵也代谢掉了,各种症状自然消除了。适用于气阴两虚者,如出汗、气喘、心悸、口渴等。

图片

李东垣在很多方子里面都用人参、麦冬、五味子这三味药,他说:“热伤元气,以人参、麦门冬、五味子生脉。脉者,元气也,人参之甘,补元气、泻热火也;麦门冬之苦寒,补水之源而清肃燥金也;五味子之酸以泻火,补庚大肠与肺金也。”

黄芪15克、黄精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6克。

生黄芪作为一种古老的中药,也有很多好处,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的作用,益卫气固表止汗,补气能手。

黄精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气养阴,味甘而性平,味浓而气薄,入脾、肺、肾三脏,能养肺、养脾和养肾,属于气阴双补之品。

《神农本草经》记载麦冬“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久服轻身、不老、不饥”。《珍珠囊》则强调其可“治肺中伏火”。《本草汇言》言其为“清心润肺之药”。

因其主要润泽上焦,故而常用于肺燥咳嗽、热病津伤、心烦失眠等。麦冬养阴,生津,除烦,还能清肺热、润肺燥、补肺阴、清胃热、养心阴。

五味子酸温,敛肺止咳、收耗散之气为佐。滋肾,生津,收汗,涩精生津敛汗,调理气虚自汗、阴虚盗汗,它是治汗不可少的药,它配黄芪可以补气固表敛汗,配麦冬可以治阴虚盗汗。

如果血虚得厉害,可以加当归6克。气虚得厉害,加人参10克。

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之力,是大补元气,扶正固脱,治虚劳之要药。而我们在久病、重病、正邪交争之后,少佐一段时间的人参则是取其补脾益肺,扶正固本之效,正如《神农本草经》所言:“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另有学术文献记载,现代人体虚,人参补气强劲,有些体质容易上火,而且人参不适合孩子吃,那么我们把人参换成太子参;再加了浮小麦、黄芪。太子参:补气生津的,补气又不太过,适合小孩子喝。诸药同用,不但可以滋养脾肾,还能益气生血,养阴安神。

对于长期疲劳,用脑过度,心血消耗很大的人来说,确实非常合适。“汗为心之液”,平日若少气懒言的,这是汗多消耗心气,喘则属于“心肺气虚”,这种情况应用生脉饮是很好的。而且生脉饮也是一位“和事佬”,它能够于其它方剂相协使用,若余邪未尽而低热者,宜合竹叶石膏汤;汗出多者,宜合当归六黄汤;津伤而大便干结者,宜合增液汤;气津俱虚,又见四肢发凉,脉微欲绝者,宜合四逆汤等。生脉饮药味少,平日生活中,若有闲暇时光,也可做茶饮。

注意事项:感冒发热,或咳嗽痰多,或中暑发热,但无气阴两虚者,勿乱用。此外,消化不良、舌苔厚腻、大便溏薄的人也应慎用,以免误补助长湿气,加重症状。服用本品期间不宜服用藜芦、五灵脂、洋槐或其制剂;不宜喝茶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

后吴鞠通将此方用于温病、暑热、耗气伤阴证以及久咳伤肺、气阴两虚之证。

另有文献报道对于“长冠状病毒综合征”,主要症状包括严重疲劳、运动能力下降、呼吸困难、胸痛或沉重、发热、心悸、认知障碍、嗅觉丧失或厌食等,也可以长期适量应用生脉饮。

图片

具体请根据人体质对症调整,切记在执业医师指导下正确用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