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方证鉴别表 之《伤寒论》方(3)之 苓桂剂

 允峯 2024-05-19 发布于北京
本系列将罗列《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相关方证的鉴别表格,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先列表格,结尾附表格图片
三、苓桂剂 相关方证鉴别表
苓桂剂 相关方证鉴别表
方证病机辨证要点治则组成
苓桂术甘汤证太阴病为主,凉滞证
表证误治,致中焦虚弱,下焦水气上逆,或饮停心下而升降失常
心下逆满,短气,气上冲胸,心悸头眩,目眩,胸胁支满,脉沉紧温宣降逆、淡渗化饮茯苓4,桂枝3,白术2,甘草2
苓桂姜甘汤证
茯苓甘草汤
少阴太阴合病,凉滞证
外有虚寒表证不解,内有水饮上逆,停于心下胃脘,表里同病
汗出、不渴、四肢不温而呕,心下悸、或水渍入胃而下利、肠鸣表里双解、温阳散饮、透表通里茯苓2,桂枝2,甘草1,生姜3
苓桂枣甘汤证少阴太阴合病或合并外感,属太阴病,凉滞证
本有里寒水饮,又患外感表证,或本有虚寒表证而误发汗伤津,上焦及肌表津液不足,胃气不和,内里水饮上逆
脐下悸,欲作奔豚,小便不利表里双解、宣渗并用、滋护中焦、温渗利水茯苓8,桂枝4,甘草2,大枣15枚
苓桂味甘汤太阴病为主,凉滞证
水气上逆相对明显,并见明显津亏、虚劳表现或外感风寒表证
气从少腹冲咽,多唾口燥、手足厥逆、小便难,时复冒、面翕热温宣降逆、散寒解表、除滞利水、养津补虚茯苓4,桂枝4,甘草3,五味子3
苓桂姜术甘枣汤
桂枝去芍加苓术汤
少阴太阴合病或合并外感风寒证,凉滞证
外感中风或风寒证,发汗失当或误下,致表证不解、中焦胃气不固,凉性气滞及下焦水饮上逆,水气互结于里
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温宣利水、发越降逆、除滞渗饮、和胃补津桂枝3,白术3,生姜3,茯苓3,甘草2,大枣12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