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洪侠|南京“书圈”有意思

 胡洪侠 2024-05-19 发布于广东

薛冰老师先写小说,后写书话,再后来又有几十部南京城市文史专著。他出新书做活动,赶赴现场躬逢其盛的人大致也分三圈:文学圈、文史考古圈和藏书爱书圈(“书圈”)。昨晚在先锋书店五台山店,陈子善、徐雁两教授和“著名的姚老师”以及我刚在分享会台下前排落座,立刻就有几位相熟或“面熟”的书友走上前来握手寒暄。我心明白,“书圈”的人到了。

刚过耄耋之年的南京版画家、篆刻家杨靖华先生是“书圈”著名书友,我们去年在天津见过一次,此次在他的故乡重逢了。他递给我一个小锦盒,“给大侠刻了一方印,”他打开一个小折页指着印谱说,“'洪侠文房'。”

这可真是没想到。南京“书圈”的朋友如此雅趣盎然,惊喜来得有点突然。一时间我脑子飞转,想理清楚“洪侠文房”之印最适合的使用场景是什么。

待对谈环节结束,我回到座位,已不见靖华先身影,此刻另一位书友坐了过来。“大侠,”他微微一笑,“我带了几本你的书来,请签名。”

他把事先写好的“姓名条”递给我,上写“吴小铁”。我赶紧一一签好。

他又递过一本书给我,“这书送你。”

是一册线装书,《端木子畴词稿》,“金陵文献丛刻之二”,书名为钱仲联先生所题,看来此书大有来头。


小铁先生翻开卷册一一为我指点此书的妙处与难得之处:是稿本影印本,另印有唐圭璋、高文、程千帆等先生的题跋墨迹只印两百本,非卖品。书名页有“老铁编纂”字样,那一定就是眼前这位小铁先生了。我赶紧请他签名。

他直接命名我为“爱书家”了。前有“发明”此称号的叶灵凤先生,近旁有薛冰、子善、徐雁还有他吴小铁诸先生,我哪里敢认“爱书家”?不过他的字写得好。用市面常见的软笔,他竟然也能写出几分墨趣,有功夫。

翻到最后一页,我忽然开悟:这世上好像真有“书缘”一事。前天薛老师带我们去金陵刻经处寻访《百喻经》雕版,请出的学术导览是一位武先生。薛老师说话南京口音重,我没听清这位武先生的名字,又不好意思追问,只好用一连串“武老师”应付场面。薛冰老师介绍说,这武老师的藏书不得了,而他父亲也是教授和藏书家。已经三代书香,传承有序,非常不容易。至于详情,薛冰老师没讲。

谁知,昨晚翻到小铁先生所赠书的最后一页,竟然就看到两位先生的照片和简历,正是武先生和他父亲。吴先生叫武延康,其父名武酉山。下图中的文字讲得明白——

而《端木子畴词稿》的影印底本,正是武酉山、武延康父子递藏的珍品。

金陵书友众多,中有一位叫夏雷鸣。他年龄不大,但我在网上“认识”他也很有些年头了。此次先锋书店一会,他竟然也有书相赠——

马小起是谁我不甚了了,但姚老师知道,而且喜欢马小起的小楷。翻开书,抬头看见“龙抬头”三字——

还有夏雷鸣的“签赠条”——

南京的书友真是太热情、太讲礼数了。怪不得薛冰老师可以在南京、为南京写出一部巨著《南京人文史》:此城之“烟水气”,之“文人气”,真是古已有之,于今不绝。

雷鸣所赠《彤管清扬》中,也有陈子善老师的墨宝。那一刻现场几步之外,子善教授正和另一书友聊得正欢。这“书圈”,果然是书里书外,难分难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