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香溪祠

 流星雨刘鑫 2024-05-20 发布于浙江

范香溪祠

范香溪祠,祀范浚,在城南仓岭。明嘉靖十九年(1540)敕建。清乾隆十九年(1754)重修,浙江督学使雷鋐题“婺学开宗”四字额于祠,“以明婺之道学由于先生,婺学之开宗,浙学之托始也”。杭世骏为之作记(清光绪《兰溪县志》)。

范浚(11021250),字茂明,兰溪香溪村人。出身望族世家,不慕荣利,笃志求学,经史诸子百家之书无不研读。祖锷,父筠,兄弟溶、渭、浒、浩、洵、瀓皆进士,唯浚独隐居不仕。南宋绍兴年间,数举贤良方正,因秦桧擅权,固辞不赴。于保惠寺讲学授徒,生活清苦而怡然自乐,人称香溪先生。曾拟《策略》25篇,详论富国强兵、御金安民之道,供朝廷采择施行。为学以治心养气为根本,强调“心”的作用和人的内心修养,认为“心如太虚,外物如浮云。浮云有去来,太虚无得丧。明此,虽临死生如坦途,况外物乎?”朱熹两访其居,皆不遇,录其所著并书于屏间的《心箴》而去,后辑入《朱子集传》。卒,朱熹亲临吊唁并为之作小传。香溪范氏宗祠有“朱子三访地,朝廷七聘家”楹联记其事迹。撰述多散佚,唯存诗赋论议杂著22卷,名《香溪集》。

雷鋐,字贯一,号翠庭,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生于宁化城关。17岁补县学生,肄业鳌峰书院,深受教师蔡世远的器重。雍正元年(1723)中举,雍正十一年中进士。朝考第一。朱轼认为雷鋐“践履笃实,才识明通”,推荐为庶吉士。馆师方苞赞许雷鋐能成为天下第一流人物。乾隆元年(1736)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九年,又被召到上 书房,担任日讲起居注。乾隆十五年出任浙江提督学政,后改任江苏学政。乾隆十八年,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调任浙江,仍留提督学政。

杭世骏(1695-1773),清代经学家、史学家、文学家、藏书家。字大宗,号堇浦,别号智光居士、秦亭老民、春水老人、阿骏,室名道古堂,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雍正二年(1724)举人,乾隆元年(1736)举鸿博,授编修,官御史。乾隆八年(1743),因上疏言事,遭帝诘问,革职后以奉养老母和攻读著述为事。乾隆十六年(1751)得以平反,官复原职。晚年主讲广东粤秀和江苏扬州两书院。

工书,善写梅竹、山水小品,疏澹有逸致。生平勤力学术,著述颇丰,著有《道古堂集》《榕桂堂集》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