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约在徽州(三十六):漫步率水溪洲里

 二班毛豆 2024-05-20 发布于广东

逛完老街回到酒店,开了个小会,商量接下来的行程。

这次来徽州,想去新安江源头走走,于是咨询了许老师。许老师前文已介绍(相约在徽州(三十):意想不到的午餐),他是休宁籍作家,对徽州山水古村落极为熟悉。得知我们这次的行程及时间,许老师推荐了溪洲里和龙湾村,先看看新安江上游的率水,至于源头,比较远,以后有机会再去。

如此一来,周六我们去率水,然后按原计划去绩溪,绩溪住一晚,周日一天,晚上回巢湖。

众人点头,这原是商议好的。问有没其他想法或提议,两位男同学先后举起手,仿佛回到中学课堂,女同学们都笑了。

率水河畔

老五说九华山后山有座翠峰寺,那里风景非常美,也不要门票,山下有个农家餐馆,土鸡汤好吃极了,如果去立马打电话让店家先煲上鸡汤。

斌子也说绩溪离巢湖近,随时都可以去。又问大家意见。说去哪都行,难得男同学举手发言,那就去吧。

我童年生活在池州,九华山几岁就上去过,后也多次去,非常熟悉。但老五说的后山却从未上去过,去看看。

其实,到底还是没抵挡住土鸡的诱惑。

溪洲里的早晨

翌日早晨,众人吃了早餐,收拾好行李,出发去溪洲里。

溪洲里离屯溪市区13公里,20分钟就到了。车停在村头大院的停车场,只我们两辆车,也不见人。一行人下车,路旁就是率水,一片草地,咫尺之间。

徽州很多地名都好听,有文化果然不同,地名都胜人一筹。溪洲里顾名思义,便令人想到“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或是“川渚屡径复,乘流玩回转。苹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浅。”

果不其然,率水两岸树木绵延,至远处青山更远处。这一片水域像是从未被人类打扰过,水清澈无比,树湿润宁静。

林间有条蜿蜒的石板路,已长时间无人行走,路面布满苔藓。人多胆子也大,众人沿路漫步,将尘嚣抛在林外。

林间小路

溪洲里又叫溪洲村,位于休宁县商山镇,处于休宁与婺源的交汇处,率水河畔。

(shuài)水是新安江、富春江和钱塘江的正源。新安江有两大支流,南支称率水,北支称横江,于屯溪附近的老桥下汇合后,始称渐江,即新安江。

发源于休宁与婺源交界的五股尖,海拔1618.4米的怀玉山脉向西北延伸部分五龙山脉的主峰之一。五龙山也是婺水的发源地。

说是发源于六股尖。《大清一统志》载,徽州府休宁县鹤城乡冯村与徽州府婺源县交界处的率山(即六股尖),是怀玉山脉的最高峰,海拔1629.8米。

率水上游源自六股尖

清代学者朱彝尊在《曝书亭集·重建屯溪石桥记》中也写了率水之源浙江之源,是名率水,由武溪东北,流合渔亭、榔木二水,经齐云之麓,夹溪入焉;东过珠里,越隆阜至屯溪。其西南五城之水,注月潭,度闵口,纳高枧之流达黎阳。黎阳者,南朝之废县治也。东北之屯溪,汇于率口。或日孙吴时毛甘屯兵万户于是,故溪以屯名。或日忠壮王灵洗之所保也,故其子姓多率口居。

率口在屯溪区。南北朝时期南陈名将程灵洗,后封为忠壮王,是宋代理学家程颐、程颢的先祖,灵洗后代多居于率口。

率水往屯溪而去

“率水”一名,有个典故。

据说汉代有个太守叫张率,因世事动乱,心灰意懒,辞官搬到六股尖一带隐居,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大概张率原是个有名望的人,因他的到来,六股尖一带被称为率山,而从率山方向流下来的溪流便成了率水。

《新安志·休宁·山阜》载:“率山在县东南四十里,高五十七仞,周二十一里,率水出焉。”

“过不去了。”一株倒下的树拦在路上,前面的路也被半人高的杂草掩盖。

众人遂从旁边的石阶上到大路,走不多远,见一座桥横跨率水两岸。

上桥,桥上没有栏杆,只几个石墩。这样的大桥,又不是板凳桥,没有栏杆,若孩子在上面玩,岂不是很危险。

村民担菜埠头

有同学走到桥边看流淌的河水,赶紧退回中间,说有种被河水吸引的感觉。

我是不怕的,反而觉得没有遮拦,可一览无余。萍儿也坐在桥墩上拍了两张照,然而一拍完,赶忙跑回桥中间。

大半天才见有村民担菜到埠头来洗,偶尔一两辆电单车骑过桥。这里太舒服了,若时间允许,大可以一整天坐在这里,看远山河水,几乎没人打扰到你。

率水溪洲里段全长2000多米,终年水源充沛,“其清见底,可洄可游”。

率水上游多急湍,然一到屯溪便平缓下来。朱彝尊《曝书亭集·重建屯溪石桥记》:“盖自率水东至于浙,为濑四十有七,滩三百有六十,浚流惊急,至屯溪而平。”

站在桥上远眺,西侧有座观音山,有“小齐云”之誉,山上有观音庙,隔岸远眺能看到观音山的观音菩萨。

率水河畔的华妃

率水南岸有条休宁至婺源的古驿道,驿道上有座“还金亭”,明崇祯七年始建,民国17年重建,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休宁县志》记载了明洪武年间,商山人吴清(字夷甫,号夷轩)拾金不昧,归还原主的事迹始未。

明洪武十一年,商山人吴清自商山古村落沿山路行到深坑口(今还金亭处)河边垂钓。婺源韩姓两人沿休婺古驿道前往徽州府,途径深坑口时“日炎甚午,两人浴”。之后匆忙赶路,遗金而不知。夷轩公见遗金而不拾,秉炬坐待三日夜还之,韩姓予以其酬,公拒之。“淡然其事为善,隐德于后世”,感人至深。

还金亭前率水河畔有块大巨石,便是钓鱼台,为当年夷轩公垂钓之处。

鸬鹚剪影

看看时间,9:30分。还要去龙湾,遂下桥,沿路往回走。

河上漂浮一尾竹筏,似乎是固定在水面,竹筏上七只鸬鹚,或蹲、或立、或梳理羽毛,神态悠闲,见人来也不慌张,仿佛它们才是这里的主人。渔人不知所踪,鸬鹚静静等待,率水平静得像一面镜子,雕刻出七兄弟的剪影。

率水的鸬鹚是幸福的,这么天然的生态环境,水产品定很美味。

下次来,要尝尝率水河鲜。

您若喜欢此文,请点赞与“在看”,让我知道。

上篇推荐:相约在徽州(三十五):雨夜屯溪

视频推荐:徽州昌溪古村

跬步之行:01:2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