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钾高就必须紧急处理?这种情况要慎重!

 医家小二 2024-05-20 发布于山东

作者:海南医学院附属琼海市人民医院  张泰胜

高钾血症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它表现为血清钾浓度异常升高,超过5.5mmol/L。这一病症往往源于肾脏功能受损、过量的钾摄入,或某些药物的使用。在高钾血症的影响下,患者可能会体验到肌肉无力、麻痹等症状,而心脏也会受到波及,可能出现收缩功能降低,甚至导致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心电图也会呈现出特殊的异常表现。
尽管高钾血症的潜在风险极高,然而,其处理方式并非刻板划一。以下,笔者分享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一位「特殊高钾」患者处理经历。

+——+——  病理速递  ——+——+

个人信息:30岁男性;
主诉:口干、多饮3年,加重呕吐半天。
现病史: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及多饮,曾在当地医院确诊为成人隐匿自身免疫系你个糖尿病。长期予以门冬胰岛素(6u tid 餐前 IH)联合甘精胰岛素注射液(18u qn IH),平素血糖控制具体欠详。半天前口干及多饮症状明显加重,伴随有呕吐,呕吐3次胃内容物。
既往无特殊病史;无糖尿病家族史。
查体:BMI 18.3 kg/m2,精神面貌差,腹部稍凹陷,皮肤干燥,弹性偏差。
辅助检查:

在经过补液后再次复查血钾结果为:3.0mmol/L。这是一个处于偏低的数值。

在这个病例中,需要明确的是:患者高钾血症的原因是什么?高钾血症的思路应该是如何的?如何处理?

一、高钾血症的原因及前后反差

DKA是一种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多见于胰岛素严重缺乏糖尿病类型,如1型糖尿病、成人隐匿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出现DKA往往提示机体处于一个高度脱水的状态。

病例中的患者不仅多尿脱水,还出现呕吐,进一步加重脱水。钠、钾、氯、磷酸根等离子大量丢失;酸中毒使钾离子从细胞内释出细胞外,经肾小管与氢离子竞争排出,使失钾更为明显,但由于失水甚于失盐,血液浓缩,故治疗前血钾浓度可正常或偏高。

而随着治疗进程,大量补液扩容、注射胰岛素、纠正酸中毒后,钾从细胞外转移到细胞内,可发生严重低血钾[1,2]

二、是否需要强化降钾处理?
一般处理高钾血症常见的对策为:
1)促使K+转入细胞内:输注碳酸氢纳溶液:使用5%碳酸氢钠50-100ml静脉推注,必要时15-30min可重复使用。注入的Na+可使肾远曲小管的Na+、K+交换增加,使K+从尿中排出或使K+移入细胞内。还有助于酸中毒的治疗。
2)输注葡萄糖溶液及胰岛素:也能促使钾离子进入细胞内,暂时性使血钾浓度有所降低,赢得时间进行透析治疗,按3-4g葡萄糖与1单位胰岛素比例使用。必要时,可以每3-4h重复用药。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伴高钾血症时,可单使用胰岛素降低血钾浓度。
3)排钾利尿剂使用,促使钾离子从泌尿系排出,使用50%葡萄糖40ml加呋噻米针40-80mg静脉推注,必要时可重复使用。但肾功能障碍时效果欠佳[3]
而这类处于假性高钾的患者,主要还以扩容及降糖处理。但是在扩容过程中血清钾容易进入细胞内,导致严重低钾血症。

三、常见的导致高钾的原因有哪些?
常见的高钾主要为:钾离子排除障碍、摄入过多的钾离子、酸中毒及烧伤[4]
RASi: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

图1 常见高钾血症原因[3,4]

这些患者往往容易持续存在有明显的原发性疾病,其他的相应检查也可出现异常,如心电图、肾小球滤过率、醛固酮比值等。而肾脏是目前导致高钾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机体摄入的钾90%以上经肾脏排出。肾脏对钾的排泄主要取决远端小管主细胞对K+的分泌[5]

四、如何鉴别DKA导致的假阳性高钾?

如今我国糖尿病人数已攀登至世界第一。随着生活方式的继续转变,糖尿病数量会越来越多。DKA的数量也会逐渐增多,鉴别其导致假性高钾也是重要的诊治环节。这部分患者往往存在以下检验实验室特点:
1)血清ß-羟基丁酸明显升高,尿酮体一般在2+及以上;
2)血糖明显偏高,也有部分患者血糖在11.1mmol/L以下;
3)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数值升高,往往因过度脱水导致肾前性损害;
4)糖尿病抗体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为阳性表现;
5)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偏高(往往在9.0%及以上);
6)血清钠离子偏低或正常。

参考文献:

[1]李蓓,张怡,唐华明.高血糖危象合并高钾血症患者的急救及护理[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6,31(07):86-88.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

[3]谷伟军.高钾血症的诊治[J].药品评价,2010,7(11):30-31.

[4]王翔宇,马丽云,苗芸.高钾血症治疗机制及最新进展[J].器官移植,2017,8(01):10-14.

[5]谢琼虹,郝传明.肾脏对钾平衡的调控及临床意义[J].生理学报,2023,75(02):216-230.

本文为原创文章,属医家小二首发,作者:海南医学院附属琼海市人民医院  张泰胜,感谢作者来稿!为尊重作者版权,未经授权请勿转发。本文观点仅做参考,如对某一观点有争议,可以评论区留言讨论。维护网络环境,请勿发表不当言论。

医家小二

检验科贴心宝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