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夏类方(半夏干姜散,半夏生姜汤,小半夏汤,半夏生姜人参汤)

 医道寻常百姓家 2024-05-20 发布于北京

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半夏干姜散方 半夏 干姜等分 上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顿服之。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生姜半夏汤方 半夏半斤 生姜汁一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后服。

当遇到病人久病胃寒,胃里面的津液不够了,胃肠的阳没有了,其不蠕动了,会用到大半夏汤(半夏、人参、白蜜),去水饮的同时补充且固住胃肠里面的津液。

那普通的胃肠里面有水饮在,因为病人胃肠里面的津液没有伤到,一点点寒嘛,消化吸收功能还算可以,不会出现大半夏汤那种极寒,胃不蠕动,吃啥吐啥的胃反呕吐的现象。病人仅仅会表现为干呕或者能吐出涎沫来,此时用半夏干姜汤就好了。

半夏有时跟生姜用,有时候跟干姜用,其实无论是干姜还是生姜,都可以解半夏的毒性。两者唯一的差别就是,胃里面的水饮比较重时,感觉胃里面顶的比较严重,或者病人平素不口渴,没有呕吐的现象,用的是半夏、生姜,因为生姜可以加强半夏散水的力量。

如果胃里面比较冷,蠕动比较差,病人有呕的显现,用的是干姜。因为干姜下去可以加强胃肠的蠕动,如此止呕的力量会加强。

如果在半夏、干姜的基础上加人参进去,就是治疗妇人怀孕产生孕吐的很好的方子。怀孕时能孕吐的,一定是平素胃肠就是比较寒的,有了胚胎之后,对腹部对子宫有一个刺激,呕吐的症状可能从隐性转变成显性。

再来是生姜半夏汤,同样是生姜和半夏两味药而已,那这个和小半夏汤有什么区别呢?小半夏汤是半夏重用,同时生姜和半夏一起煮。病人的水饮位置比较深,仅仅是表现出不口渴的症状。

诸位看一下半夏生姜汤的煮法,生姜半夏汤是先煮半夏,之后再放生姜汁稍微地滚一下。

这里的生姜重用,半夏只有生姜用量的一半。同时生姜煮的时间短,基本上可以算作生用,如此是加重去水的力量。这个是主要针对胃中停水过多,水往上顶到膈肌,产生的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的症状时用的。

半夏生姜汤要和之前讲的茯苓泽泻汤做一个区分,诸位用症状来区分就好了。

如果病人胃里面的水很多,顶到膈肌了,感觉有些呼吸不过来,然后胸部闷闷的,想打嗝打不出来,想吐也不想吐,再喝水下去又感觉很难受,这个就是用的是半夏生姜汤。

而茯苓泽泻汤(茯苓半斤 泽泻四两 甘草二两 桂枝二两 白术三两 生姜四两)就是口渴后没有小口小口地喝水,是大口大口去灌的,喝了个水饱。仅仅是水停在胃里,并没有顶到膈肌,没有产生那些似吐非吐似哕非哕的现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