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名方】疏肝祛风清肠汤

 周原樵翁 2024-05-20 发布于北京

王庆其,男,1944年出生。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市名中医,第五、六、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50余年,擅长治疗脾胃病及疑难杂症;从事《黄帝内经》教学工作40余年,对《内经》理论的临床运用与文化价值研究有较深造诣。

【名医名方】疏肝祛风清肠汤

组成:柴胡12g,炒白术12g,炒白芍12g,茯苓15g,当归12g,甘草6g,玫瑰花6g,代代花6g,防风12g,天麻12g,白蒺藜15g。

功效:祛风疏肝,行气解郁,清肠祛风。

主治:肠易激综合征、慢性结肠炎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方解:肠易激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临床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三种。腹痛表现为阵发性、游走性,符合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点;便前腹痛、便后痛除,符合风邪发病快的特点。因此,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基础为肝气郁滞,并与风邪密切相关,无论是内风还是外风,贯穿疾病始末。本病治疗当以祛风疏肝、行气解郁,或平肝扶脾为主。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养血和血,白芍柔肝敛阴,白术、茯苓健脾化湿,玫瑰花、代代花助柴胡、防风疏肝解郁祛风,甘草补中调和。结合李东垣的“气郁不行,以风药散之”之论,在风药柴胡、防风的基础上,加用天麻、白蒺藜,以兼顾内外风。

加减:以外感风寒诱发者,加桂枝、荆芥、桑叶;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者,加葛根、黄芩;脾气亏虚者,加黄芪、党参、薏苡仁、炒扁豆;脾阳不足者,加炮附子、炮姜炭;脾虚湿盛者,加苍术、厚朴、藿佩兰;脘腹胀满者,加枳壳、枸橘李、青陈皮;大便伴有黏液者,加马齿苋、葛根、黄连;大便时伴里急后重者,加木香、槟榔;伴腹痛者,加延胡索、五灵脂;腹部冷痛者,加荜菝、干姜;大便伴有血丝者,加仙鹤草、地榆炭;食欲不振者,加焦山楂、焦六曲、炒谷麦芽等。

典型案例:顾某,女,34岁,2023年7月5日初诊。主诉:反复腹痛腹泻5年余,加重1周。患者每遇情绪激动、焦虑恐慌或饮食不当出现腹痛、腹泻,2019年行肠镜未见异常,西医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曾口服调节肠道菌群药物,效果不如人意。刻下:情绪易激动,每日大便3~4次,质稀,伴有腹痛肠鸣,胃纳可,夜寐不佳、多梦。舌尖红苔薄,脉弦细。

西医诊断: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诊断:泄泻(肝气郁滞、肝风内扰)。

治法:祛风疏肝,行气解郁。

处方:柴胡12g,炒白术、炒白芍各12g,当归12g,茯苓、茯神各15g,薄荷6g,甘草6g,玫瑰花6g,合欢花9g,代代花6g,八月札12g,路路通12g,天麻12g,莲子心6g,灯心草6g,丹参15g。14剂,水煎服。

8月2日二诊:患者腹痛腹泻次数减少,情绪稳定,夜寐仍多梦。守前法化裁。14剂,水煎服。

9月20日三诊:患者病情稳定,停药两周,不慎饮食后腹痛腹泻,伴有肠鸣,情绪改善。治以平肝熄风、清利湿热。处方:丹皮12g,生山栀9g,柴胡12g,炒白术、炒白芍各12g,天麻12g,白蒺藜15g,枸橘李12g,制香附12g,熟米仁30g,炒扁豆15g,马齿苋30g,葛根15g,甘草6g,八月札12g,路路通12g。14剂,水煎服。

按患者腹痛腹泻五年余,病程长,因疾病缠身导致抑郁、焦虑,属“因病致郁”,而患者抑郁、焦虑的情绪会进一步诱发、甚至加重腹痛腹泻的症状,属“因郁致病”。两者互为因果,互为作用,此属“病郁同存”,病位在肝,在治疗上应当以祛风疏肝、条达肝木为主。故而临证时多采用祛风疏肝汤为主方治疗。方中柴胡、白芍疏肝柔肝,柴胡之辛散,配白芍之酸收,疏柔相济,调畅气机;薄荷、玫瑰花、代代花助柴胡、白芍以增强条达肝木之效;天麻、白蒺藜入肝经,有平肝祛风之效。此外,加用八月札、路路通以加强理气通络功效;患者夜寐多梦,舌尖红苔薄,故加灯心草、莲子心、丹参清心安神;茯神宁心安神。三诊时患者不慎饮食后病情反复,故加葛根、马齿苋清热止泄;丹皮、生山栀清热凉血;薏苡仁、白扁豆健脾利湿;枸橘李、香附理气宽中止痛。三诊后随访,患者腹痛腹泻症状明显好转,情绪改善。(上海市静安区中医医院王清亮整理)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