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庭内景五藏六府图》· 详细修行法解秘

 穿过未知的黑暗 2024-05-20 发布于陕西

武道春秋 · 百家术略

Wu Shi Chun Qiu Hundred Strategy

图片
图片

天主掌阳,通过五气来滋养人;地主掌阴,通过五味来滋养人。阴阳相互结合,就形成了五脏之气。这些气散发到人的四肢、十二经络和三百六十个关节,进而形成经脉、津液、血髓,并蕴含在六腑、三焦、十二经之中。它们通过九窍相通,并散布在五脏之中,成为人体的主宰。如果某一脏受损,就会产生各种疾病;如果五脏都受损,人的生命就会消亡。五脏是精神、魂魄、意志的主宰,具体来说,心主神明,肝主魂,肺主魄,脾主智,肾主精。五脏的外在表现为五种行为,与天上的五星和地上的五岳相对应。它们都模仿天地,仿效日月,类似的事物不胜枚举。如果能保存精神、修养身心、克制自己、坚定意志,那么修道就能成功。骨气坚强的话,身体内部就能抵抗腥腐等毒素的侵害,外部也能抵御各种疾病的侵袭。人会变得聪明纯粹,能够延缓衰老、延长寿命,志向高远,追求神仙之道,身体不会感到疲惫。日月的精华会聚集在身上,四季的六气会与身体相融合。这样就能进入变化的境界,通晓神明的道理,把握阴阳,呼吸精神。这样,创造者反而会被我们所控制。到这个时候,就不需要金丹、玉液、琅玕、大还等外物了,自然能够神化冲虚,与太和相合,在云霄之上修炼。五脏之气会凝结成五云,升入天空。这时可以左召阳神六甲,右呼阴神六丁,千变万化,驾驭飞车,随心所欲。那些不能领悟的人,劳苦地向外寻求,其实并不是真正了解生命的道理。所以太白金星说:“精足可以成为神,气足可以成为道。要藏神养气,保持坚定,阴阳交会,才能确立真正的形体。”但是我素来天性不敏,从小就仰慕慈悲之门,立志无为,让心灵淡泊。我阅读了《黄庭经》的深奥道理,研究了碧简的遗文,用心刻苦,历经多年。我看到旧的图谱,觉得其中奥秘深邃,但词理幽深,有些阐述得很清楚,有些则只是用颜色或形象来指示,或者只是简单地记录了神的名字。很多人羡慕并修行,但异端也随之而起。这使得后来的学者很难找到正确的门径,稍有差错,就会谬之千里。现在根据各种经典,制成了图谱。首先阐明脏腑,然后讲述修行方法,同时引出病源,介绍如何通过呼吸来消除疾病,还涉及到药理知识,如何通过导引和屈伸来锻炼身体,如何通过观察颜色来寻找病症,以及饮食上的禁忌。我希望后来的学者能够按照这个图谱来学习各种方法,让所有的事物都变得清晰明了。


一、肺脏图

图片


要保养肺,可以用“呬”这个发音来呼吸,吸气是补。肺,就像金属铸造的宫殿,是五脏的华盖,它原本就位居上部,对着胸部有六个叶片,色泽如美丽的红色映射。一般来说,男性到了八十岁,肺气就会衰弱,魄也会离散。肺重三斤三两,对应西方的白色,与肺相通,开窍在鼻子,也有种说法是左鼻孔对应庚、右鼻孔对应辛。在形体上,肺主皮毛,肺脉从少商穴出发。肺是五脏中最长的,是气的根本,所以所有的气都归属于肺。长时间卧床会伤害气,而气充实在肺中,因为肺是呼吸的源泉,像传送官员一样治理身体。另外,魄的门户也被称为玉堂宫,肺就是这个宫的相传之官,负责治理和调节。在体液上,鼻涕是肺液,如果肾的邪气侵入肺,鼻涕就会增多。肺在人体的右侧,与大肠相配合。大肠是肺的府库,大肠和肺合作,成为传送和排泄的通道。五官中的鼻子是肺的器官,肺气旺盛时鼻子就通畅,肺如果有病就不能分辨香臭。肺与脾相配合,其荣华表现在毛上。如果皮肤松弛,毛发脱落,那就是肺气先衰竭了。肺对应西方的庚辛金,它在寅时受气,巳时出生,酉时最旺盛,亥时生病,子时死亡,丑时被埋葬。秋天时,肺气最旺,肾相辅助,肝处于死态,心被囚禁,脾在休息。日期对应庚辛,方位在西方天干位。时辰对应申酉,是西方的地支位。肺属于金,扶持土,抑制水,克制木。它在秋天相助而旺盛,在冬天相而继续旺盛,在春天休息,在火中囚禁,在夏天秀气而死。声音对应商调,属于金音,这种声音能切分明确,温和而使肺感到空虚。颜色是白色,对应金和肺的颜色,就像音生色一样。如果是枯槁的声音,那就表示死亡。味道是辛辣的,它的性质是发散的,吃辛辣食物时,气会先受到影响。如果有气疾,就不要吃太多辛辣食物,否则皮肤会发出腥味。如果心有邪气侵入肺,就会厌恶腥味。肺的性质是义,肺气的性质是怒,金的性质刚强而主怒,肺中也存在白色气息。肺神名叫皓华,字是虚成。肺对应着兑的气和金的精华,它的颜色是白色,形象就像悬挂的磬,它的神形就像白色的野兽。肺能生出魄,化成玉童,身高七寸,穿着白色衣服,手持兵器,在肺府之间往来。也有一种说法是,肺有七个童子和十四个玉女守护着。肺神容易发怒,人发怒时,就是因为肺气的作用。如果想要安定魄并保存形体,就应该收敛思绪和欲望,合乎仁爱和道义,不轻易发怒,保持金的本性,这样才能保全生命,合乎太和的原则。肺与大肠相配合,上部主宰鼻子,所以人如果得了肺风,鼻子就会堵塞。人的容色枯槁,是因为肺干燥;人的鼻子痒,是因为鼻子里有虫;人常常感到恐惧,是因为肺中的魄离体了;人的身体颜色黑黄,是因为肺气微弱;人说话声音大,是因为肺气过盛;人不能耐寒暑,是因为肺劳损;人喜欢吃辛辣的食物,是因为肺气不足;人的肠子鸣响,是因为肺堵塞;人的颜色鲜白,是因为肺没有病。如果肺有邪气,人就会喜欢哭泣。肺主宰商的声音,应该发出“呬”的声音来呼吸。这个声音代表肺的气,它的气是义,能够感知肺的疾病。所以,如果人有怒气填塞在胸中,就应该长长地呼出“呬”的声音来发泄,这是自我调理的方法。如果不这样呼吸,必然会导致伤害,但是通过呼吸和发声可以恢复健康。所以,肺有疾病时,应该用“呬”的声音来泻除。如果人无缘无故发出“呬”的声音,那就是不祥之兆。肺在七宫中处于主宰信任的位置,使人正直,如果学习并先忠诚,那么魄就会安定,形体也会保全。而且,肺在秋天起主导作用,为期三个月,这时天气清爽,地气明澈,雀鸟栖息,鸡鸣起床,人们应该保持志向安宁,以缓解秋天的肃杀之气。要收敛精神气息,保持心平气和,不要外泄自己的志向,让肺气保持清新。这就是养生的原则,如果肺受伤,就会咳嗽、鼻塞、流鼻涕。

1.修养方法

常常在七月、八月、九月的初一、十五的早晨,面向西方坐下,敲击天鼓(即头部)七次,吞下七次玉津(即唾液),然后闭上眼睛,端正心态,想象西方的白色气息进入口中,吞下七次,屏住呼吸七十次,这样精神就会与身体融合,任何邪恶都不能侵扰,兵器也不能伤害,可以延长寿命,增加福报,甚至名列仙班。这是因为补充和泻除了气,安定了灵魂所带来的效果。

2.观察肺脏疾病的方法

肺脏热病时,右脸颊会发红。肺病患者,面色发白,毛发憔悴,会喘气、咳嗽、呼吸困难,胸背四肢会感到烦躁疼痛,或者会梦见美女来亲近依附自己。如果肺气虚弱,就会感到气短,不能顺畅呼吸,鼻子干燥,喉咙也干。如果得了肺风病,就会多汗怕风,时常想咳嗽,感觉气都要咳尽了,白天还好些,到了晚上就严重。诊断时可以看眉毛上方,如果颜色发白就是肺病。肺主宰秋天,手太阴经和手阳明经负责治疗,对应的日期是庚辛日。如果肺气上逆,就应该赶紧吃苦味的食物来宣泄。又说,肺病需要收敛时,就吃酸味食物来收敛,同时用辛辣食物来补充,苦味食物来泻除。要禁食寒凉食物,因为肺怕冷。肺病的症状还有肚脐右侧身体感觉紧箍疼痛,按压时如果疼痛,就是因为肺热引起的咳嗽。

3.治疗肺脏疾病的方剂

如果肺有病,会出现鼻塞不通、无法分辨气味、鼻息肉、皮肤上长疮、皮肤干燥痒、恶疮疥癣、气喘咳嗽、咳出脓血等症状。这时可以服用消风散来治疗。药方包括:人参八分、玄参七分、防风八分、沙参五分、天雄八分、薯蓣叶十分、丹参七分、苦参八分、秦艽七分、小茱萸八分。将以上药物捣碎筛选成细末后,在空腹时用防风汤送服三钱。同时用鼻子微微长吸气后用口呼气发出“呬”的声音,但要让耳朵听不到呼气声。在调气使呼吸和顺后,再进行呼气发声的动作。如果有肺病,可以大声呼气三十遍,小声呼气十遍,这样可以治疗肺热、气喘咳嗽、皮肤疮疡、四肢疼痛、鼻塞胸背痛等疾病。用这种方法治疗几次后病情就会好转。但是过度使用也会损伤身体。另外,在七月不要吃茱萸,否则会引发血痢疾;在八月和九月不要吃生姜以及肝、心、肺等内脏。如果肺有病,适宜吃黄米和桃子等苦味食物来调养。

4.导引法

可以采用正坐的姿势,双手撑在地上,身体蜷缩着脊椎向上凸起三次,这样可以消除肺部的风邪和积劳。也可以反手握拳捶打脊背上,左右各捶三五次,这个方法可以消除胸膈间的风毒,记得要闭气进行。完成后闭目吞咽唾液,叩齿三下作为结束。

二、心藏图

图片


治疗心病应用“呵”字诀,呼气为泻,吸气为补。心脏就像火的宫殿,位置在肺之下肝之上,对应着胸骨剑突下一寸的位置。心脏的颜色就像未染的细绢映衬着绛红色,形状如同未开放的莲花。一般来说,男性到了六十岁心气会衰退,衰退的表现就是说话经常出错、容易忘记事情。心脏重十二两,与南方、赤色相应,并与心相关,其开窍在舌,体现在外的形态是血脉,其精气神出现在中冲穴。心,是生命的根本和神明所在之处,而且心是各个脏腑的主宰,明显运作着生命,因此心脏蕴藏神明,也像是君主的官员,精神明亮出于此,监督着四方,也号称五神君,也叫做太尉公。心脏就像帝王,正好位居中央,也号称灵台。心脏在人体表面表现为嗳气,当心气痛时,会表现为排汗,汗液是心的液体也是肾的液体,如果心脏有问题就可能会多汗。五脏中的小肠是心的腑,小肠与心相互配合,是盛受之腑。五官中的舌是心的外应之官,心气如果通畅,舌头就能感知五味,如果心有疾病,舌头就会焦黄卷曲变短,无法感知五味。与血脉相结合,如果其周围色泽改变,是与心的状况相合的,如果血脉虚少,就无法滋养五脏。如果心腑先死,对应五行中的南方离火,火在亥时接受气,生于寅时,在午时旺盛,申时会生病,酉时会死去,在戌时则会归于墓库,它对应着夏季,夏季时心最旺盛、脾处于相的状态、肺处于死的状态、肾被囚禁、肝处于休息状态。在天干中对应丙丁,属于南方的干位,在地支中对应巳午,是南方的支位,五行中属于火,能扶持木、抑制土,在夏天最旺盛,在季夏时会克制金、畏惧水,在春天被囚禁,秋天休息,冬天死去。心的声音属于征音,是火的声音,它的声音和谐但急速。心的颜色是赤色,就像火的颜色一样,如果像雄鸡心的颜色就表明生命力旺盛,如果是黑色就表明接近死亡。心的味道是苦味,它的性质坚硬,吃苦味的食物会先影响骨骼,如果有骨骼疾病,就不要吃太多苦味食物,吃得太多会导致指甲枯萎。其特性是焦燥,这是因为心火过旺自然会积聚邪恶和焦燥。它的本性是遵循礼仪,心气主要是快乐之火,性质快乐但主要会导致干燥,心与南岳相对应,与火星的精气相通,夏天三个月时,要让火星的精气留在心中,也可以想象有红色的气留在心中。心的神灵叫做丹元,字是守灵。心病的症状是肚脐上方有动感,按时感觉很牢固并伴有痛苦,心痛并感到心烦。如果有心病,手掌和脚掌都会感到热。

1.治心藏病法

如果心有疾病,会出现口干舌强,或者咽喉中疼痛,吞咽困难,口内出现疮疡,记忆力减退,经常忘记事情,还会梦见炉火、冶炼铸造等场景。这时应该服用五参丸进行治疗。

五参丸的配方是:秦艽七分、人参七分、玄参十分、干姜十分、沙参五分、酸卑八分、丹参八分、苦参八分。

服用时用鼻子微微吸气,然后用口呵气,都要像上面那样调整气息,注意不要让耳朵听到呵气的声音,然后再进行呵气。如果心有疾病,可以大声呵气三十次,再小声呵气十次,这样可以消除心的劳累和热症,解决一切由心火引起的烦闷和疾病等问题。当疾病好转后就要停止,过度使用则会损伤身体。

2.需要避免的食物

四月不要吃大蒜,因为会让人容易白发和脱发。五月不要吃薤白,因为会损伤心脏并有毒性。同时也不要吃动物的心脏和肾脏,因为会令人心痛。适宜吃大麦和小麦,能够消除烦恼,但应该避免吃太咸的食物。

3.心脏保健法

可以采用正坐的姿势,用两手握拳,在左右两侧互相捶打,各进行六次。也可以正坐,用一只手按住手腕上,另一只手向下按,像是推着沉重的石头一样。还可以两手交叉,用脚踩住手中,各进行五六次,这样能够消除心胸间的风邪和各种疾病。在进行这些动作时,要屏住呼吸,完成后要闭眼静养一会儿,并进行三次深呼吸和三次叩齿。

三、肝藏图

图片


治疗肝病应用“嘘”字诀,呼气为泻,吸气为补。肝,对应五行中的木,位居心脏下方,稍微靠近左侧,它有三片叶子,颜色就像细白的生绢映衬着青紫色。一般来说,男性到了六十岁,肝气就会衰减,肝叶会变薄,同时视力和胆量也会减弱,肝的重量是四斤四两。东方、青色与肝相应,并与肝相关,其开窍在眼睛,左目对应甲木,右目对应乙木,肝的外在形态表现为眼睛。肝的经脉起源于大敦穴,肝的颜色是青翠色,象征着大小叶片相互重叠的样子。肝,是人体耐受力的根本,也是魂的居所。左目象征太阳和父亲,右目象征月亮和母亲,同时,肝也表现为泪,是阴精的象征。肝号称大尚书,也叫做大夫天,它像是清冷的宫殿。肝生于左侧,“肝”字也与“语”相关。肝气与肝相通,其液体表现为泪,泪是肝的液体,如果肾气偏离正常进入肝,人就会多泪。六腑中的胆是肝的腑,胆与肝相互配合,眼睛是胆的外应之官,如果肝气通顺,眼睛就会明亮,如果肝气过实,眼睛就会发红。肝与筋相结合,其荣华表现在爪甲上,这是肝的特性,如果筋脉弛缓不能自主收缩,说明肝已经失去了生机。肝对应着五方中的东方和五行中的木,木在申时接受气,在午时死亡,在亥时生长,在卯时旺盛,在巳时生病,在未时归于墓库。在春天,肝处于主宰地位,心处于相的地位,脾处于死的地位,肺被囚禁,肾处于休息状态。对应天干中的甲乙,属于东方的干位,对应地支中的寅卯,属于东方的支位。在五行中属于木,能扶持水,抑制火,克制土,但又畏惧金,它在冬天处于相的地位,春天旺盛,夏天休息,季夏时被囚禁,秋天会死去。肝对应的声音是角音,属于木的声音,它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其和谐而清静,象征着万物初生的状态。肝的颜色是青色,就像翠鸟的羽毛一样,如果肝色如此,则表明生命力旺盛;但如果颜色像枯草一样,那就接近死亡了。肝的味道是酸味,它的性质是收敛的,吃酸的食物会先影响筋,如果有筋的疾病,就不要吃太多酸味食物,否则会导致皮肤干枯,毛发脱落。肝的性质是仁爱,肝气主要是仁爱的,其性质喜欢木的生长,因此主要表现为喜悦的状态。肝与东岳相对应,与木星的精气相通,春天三个月时,要让木星的精气留在肝中,也可以想象肝中有青色的气。肝的神灵是龙烟,字是合明。肝,是震卦的气息、木之精华,它象征着青色,其形象如同悬挂的葫芦,其神灵的形状如同青色的龙。肝主宰魂,可以化为两个玉童,一个穿着青衣,一个穿着黄衣,各自身高九寸,手持玉液从肝中走出。也有一种说法是肝有三个童子和六个玉女守护。肝的神灵喜欢仁爱,仁爱和恩惠都源自于肝,所以如果想要安定魂魄并延续其治疗,就应当广泛施予恩泽,像对待被割的茅草一样对待万物。肝主宰筋,所以如果人的肝亏损,就会导致筋紧绷;如果人的皮肤干枯,就说明肝中有热;如果人的肌肉出现斑点,就说明有肝风;如果人的脸色发青,就说明肝气过盛;如果人喜欢吃酸味的食物,就说明肝气不足;如果人的头发干枯,就说明肝受到了损伤;如果人的手脚多汗,但没有其他疾病表现,那就说明有肺气进入了肝,这时人就会经常哭泣。肝主宰筋,所以肝如果有疾病,就应当用“嘘”字诀来治疗。因为“嘘”字代表着肝的气息,其气息是仁爱的,能消除疼痛和毁坏,这都是自然的验证,我们不能不重视“嘘”字诀,这可是通玄的道理啊。肝处于三宫之中,主宰仁爱,它使人凝重、严肃、仁慈、惠爱,这样魂魄就能安定,形体也就完整了。在春天三个月里使用肝气,这时天地的气都在生长,万物都欣欣向荣,花儿繁茂,叶子茂盛,仁爱的气息开始萌发。此时应该晚睡早起,在庭院中悠然地散步,披散着头发,舒缓着身体,使志气生发。这时应该让万物生长而不去杀害,给予而不去剥夺,赏赐而不去惩罚,这就是春天养生的道理。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就会损伤肝,导致毛发不能荣华,甚至会出现寒性病变,对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1.修养法

常常在正月、二月、三月,在每月初一的清晨,面向东方端坐,叩齿三声,然后屏住呼吸九十次,之后吸入东方的青色气息入口,并吞咽九次来补充身体的虚损。这样可以享受青龙的膏泽,获得两个玉童的宴席。木之精华会压制土的元素,使人快乐而减少忧愁,这就是养肝精妙的道理。

2.诊断肝病

肝热的人,左眼会发红。肝病患者,会出现眼睫毛倒插、两胁下疼痛牵引到小腹,还容易喜怒无常。肝虚则容易感到恐惧,就像有人要来逮捕他一样。肝实则会表现出怒气,肝虚则会感到寒冷。如果阴气过盛,在梦中就会出现山丘、树木、花园,肝气也会通畅。头痛、耳聋、面颊肿起、怕风、喜怒无常,这些病症都会表现在眼睛上,而且眼白会呈现青色。又有人说肝病主要在春天发作,足厥阴经和足少阳经是表里相应的经脉,主要负责治疗肝病,对应的天干是甲乙。如果肝气急迫,可以吃甘甜的食物来缓解。还有人说,肝病需要发散治疗,可以急食辛辣的食物来发散,同时也可以用咸味来补充,用辛味来泻下。但是要避免当风,因为肝是恶风的。

3.肝藏吐纳法

用鼻子微微吸气,然后用口呼出“嘘”字音。如果有肝病,可以大声嘘气三十次,再小声嘘气十次,这样能够消除肝虚热,也能消除四肢的邪气,改善视力模糊。对于所有因热引起的疾病,都应该多次嘘气,连续不断为最好。当疾病好转后就要停止,过度使用会损伤身体。

4.需要注意的食物

正月不要吃生葱,体热的人最好避免食用。二月和三月不要吃蒜子、蓼子以及各种草药的心部,也不要吃动物肝脏和肺部。适宜吃麻子、巨胜子、李子等食物,同时应该避免食用辛辣的食物。

5.肝脏保健法

可以采用正坐的姿势,用两手重叠按在大腿根部下方,然后缓慢地左右转身,各进行三五次。也可以正坐,两手互相拽拉并交叉翻转朝向胸部进行三五次运动,这样能够消除肝脏积聚的风邪和毒气。其他的运动方式如上所述进行即可。

四、脾藏图

图片


治疗脾病应用“呼”字诀,呼气为泻,吸气为补。脾,对应五行中的土,它就像一个掩藏的大仓库,位置在肚脐上方三寸,颜色就像细白的生绢映衬着黄色。一般来说,男性到了七十岁,脾气就会虚弱,皮肤也会变得枯瘦。脾的重量是二斤三两。它对应着中央和黄色,并与口相通,口对应天干中的戊己,舌对应天干中的己。脾的外在形态表现为口唇,脾的经脉从隐白穴开始,脾是五脏的枢纽。脾,是人体肌肉的根本,也是意念的本源。脾被称为黄庭,也被视为主宰中央的君主,被尊称为黄龙君,也可被看作是谏议大夫,或者是管理仓库的官员,负责转化和产生营养物质,又被称为中黄宫。脾主宰中央,与“合”相应,五谷的精气通过脾转化为液体,这种液体就是脾液。如果肾气偏离正常进入脾,人就会多涎。六腑中的胃是五谷的仓库,胃与脾相互配合,成为谷物的府库。五官中的口是脾的外应之官,如果脾气通顺,口就能品尝出五味,如果脾有病,口就会干燥,吃不下东西,也无法分辨五味的好坏。脾与肉相结合,它围绕着肌肉。如果脾的功能正常,那么肌肉就会丰满;如果脾失去了生机,肌肉就会消瘦。脾对应着五方中的中央和五行中的土,它在己时接受气,在子时生长,在亥时生病,在卯时死亡,在辰时归于墓库。它主宰着季夏,此时脾处于主宰地位,肺处于相的地位,肾处于死的地位,肝被囚禁,心处于休息状态。对应天干中的戊己,属于中央的干位,对应地支中的辰戌丑未,属于中央的支位。在五行中属于土,它在季夏时最为旺盛,在秋天休息,在冬天被囚禁,在春天会死去。土能扶持火,抑制金,克制水,但又畏惧木,它在五音中对应宫音,属于土的声音,它的声音舒缓而和谐,博大而柔和,能够影响脾。脾的颜色是黄色,就像螃蟹的腹部一样,如果脾色如此,说明生命力旺盛;但如果颜色像枳实一样,就接近死亡了。脾的味道是甜味,它的性质是缓和的,吃甜的食物会先影响肉,如果有肉的疾病,就不要吃太多甜味食物,否则会导致骨骼疾病和毛发脱落。脾的气味是香,如果心有邪气侵入脾,就会厌恶香味。脾的性质是诚信,脾的语言是诚信的,其情绪主要表现为恐惧,这是因为土的性质容易让人产生恐惧感。脾与中岳相对应,与土星的精气相通,在季夏和季秋各十八天里,要让土星的精气留在脾中,也可以想象脾中有黄色的气。脾的神灵常在,字是魂停。脾,是坤卦的气息、土之精华,它象征着黄色,其形象如同覆盖物一样,其神灵的形状如同凤凰。脾主宰意念,可以化为一玉女,身高七寸,在脾中循环。脾的神灵性格刚烈,容易嫉妒他人,人的嫉妒情绪主要源自于脾。因为土没有固定的形状,所以没有一定的准则。如果妇人嫉妒心过重,那就是因为阴气过盛,如果想要安定其意念,就应当去除欲望,减少色欲,减少思考和忧虑,增长土的德行,这样才能保全其生命。脾与胃相连,主要影响口部,是消化食物的器官,就像磨盘一样,将食物从生转化到熟。如果食物不能消化,那就是因为脾没有正常运转。如果吃了坚硬的食物,脾不能完全磨碎和消化,就会导致食物积滞,所以各种脏腑功能不协调就会损伤身体,损伤身体就会损耗精神,这就是伤人速度快的原因。所以人们不想吃坚硬的食物,这是保全身体的妙道。如果人们不想吃东西,那就是因为脾中有未消化的食物;如果人们经常感到困惑,那就是因为脾藏不安定;如果人们吃得过多,那就是因为脾虚;如果人们吃不下食物,那就是因为脾寒;如果人们面色苍白,那就是因为脾受伤;如果人们喜欢吃甜食,那就是因为脾气不足;如果人们的面色鲜白光润,那就是因为脾没有疾病。如果脾有邪气侵入,人们就会喜欢唱歌。因为脾属于土宫,所以脾如果有疾病,就应当用“呼”字诀来治疗。因为“呼”字代表着脾的气息,其气息能够抽取脾的疾病,所以如果人体内有热,就可以用“呼”字诀来驱除湿气。脾主宰信义和宫殿,它使人意志宏大广阔,能够屈己待人,利益均分,不自私自利,不争夺财物,这样就能安定脾意而保全形体。而且脾没有固定的位置,它在四季都兴旺,随着四季的气息来助长万物。脾能够助养阳气,这是脾的义理之道。它不以月亮的圆缺为德,也不以他物的劝说为功,这就是坤卦的道理。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就会损伤脾。

1.修养法

常常在季夏的月初,以及四季当中每个月的十八日清晨,坐在中宫的位置,屏住呼吸五次,然后模拟鼓声敲击十二次,吸入坤宫的黄色气息,分十二次咽下,来补充呼气带来的损耗。同时饮用神凤之味的玉液酒来补养脾脏和辅助精神。这样,入山时就不会害怕虎狼,登高涉险时也不会恐惧跌倒,这是因为运用了行气法并禁锢了土之精华。

2.判断脾病的方法

如果脾脏有问题,鼻子会发红,而且鼻子的色泽会黄而湿润。脾病患者会感觉身体上游走性的风感,全身闷疼,身体感觉沉重。如果肌肉萎缩,脚部无力行走,脚下会疼痛。脾虚会导致腹胀肠鸣,出现腹泻,而且吃得多但不易消化。脾寒的疾病表现为多汗、怕风、身体倦怠和四肢无力,不会出现黄疸,也不喜欢饮食。诊断时可以通过观察鼻部的黄色色泽来确定,脾的旺季在夏季,此时足太阴和阳明经脉主要负责治疗,对应的天干是戊己。如果脾湿过重,可以迅速吃点苦味食物来燥湿。也有说法认为,如果脾虚有缓慢发病的趋势,可以迅速吃点甜味食物来缓解,甜的食物能补脾,苦的食物则能泻脾。同时,要避免过度干燥。

3.脾病的症状

脾病患者,在肚脐周围有动感,按下时会感到疼痛,并有逆气、小肠急剧疼痛、腹泻不定以及小腿肿胀等症状。

4.治疗脾病的吐纳方法

用鼻子慢慢深吸气,然后用口大呼气。脾病患者可以大声呼气三十遍,再细声呼气十遍,这样能够去除脾中的一切冷气。如果出现发热、霍乱、消化不良、偏瘫和顽固痹症以及腹内结块等症状时,可以多次进行呼气,连续不断,直到病情消退为止,但也要避免过度。

5.脾脏的饮食禁忌

在六月时,应避免吃茱萸,因为它可能导致赤白痢疾。一年四季都应该避免吃对脾脏和肝脏不利的食物如羊血等,而应该多吃粳米、枣和葵等食物,同时要禁食酸味过重的食物。

6.脾脏的保健体操

可以采用大坐的姿势,伸展一只脚并弯曲另一只脚,同时用两手向后拉伸,各进行三五次。也可以采用跪坐的姿势,两手撑地,并回头用力做虎视状,各进行三五次,这样能够去除脾脏的积聚风邪,并增强食欲。

五、肾藏图

图片


肾的调理需用“吹”,吹为泻法,吸为补法。肾,是水之宫殿,左肾和右肾前面正对着肚脐两侧,紧贴着脊柱,颜色如细白的丝织品映着紫色。通常男性到了六十岁肾气会衰退,导致头发脱落、牙齿松动、气力减弱、经脉空虚,人会变得憔悴;到了七十岁,身体各方面都会极度衰弱;到了九十岁,生命就像树木有根一样,虽然存在但已无力回天。肾的重量大约是两斤二两。在五行中,北方和黑色相对应,与肾相通,肾开窍于二阴,左肾与壬相应,右肾与癸相应,在形体上肾主宰骨,长时间站立会损伤骨头。肾的经脉起源于涌泉穴。肾是身体的根本,精气的储藏之地,被视为后宫,象征着女性主导。肾经从上焦开始,在中焦得到滋养,在下焦得到护卫。肾是负责身体力量的器官,技巧和智慧由此产生,遵循自然法则,合理安排事理,长久保持健康,而其余的气则通过两个孔窍排出,形成体液和唾液。当肾气进入时,唾液会增多。在六腑中,膀胱是肾的府库,膀胱与肾合作,共同构成津液的储存之地。在五官中,耳朵是肾的官员,肾气通畅时,人就能听到五音,如果肾出现问题,就会导致耳聋和骨骼萎缩。肾与骨骼相配合,其荣华表现在头发上,这是肾的特征。如果骨骼萎缩到无法起床的地步,那就是肾气已经衰竭了,可以以此为例来判断。肾对应北方的坎水,水在巳时受气,申时生长,子时旺盛,寅时生病,卯时死亡,辰时被埋葬。在四季中,肾在冬季最为旺盛,此时肝和心处于衰弱状态,脾被囚禁,肺在休息。在天干中,壬癸代表肾,北方和干位相对应;在地支中,亥子代表肾,北方和支位相对应。在五行中,肾属于水,水能扶持木、生金、抑制火,但害怕土。肾在秋季相合,冬季旺盛,春季休息,夏季被囚禁,季夏时节死亡。在声音中,肾对应的是羽音,属于水音,声音低沉而和谐,虽然短暂但能动人心弦。在颜色中,黑色代表水和肾,如果面色像乌鸦羽毛一样黑亮则代表生命力旺盛,如果像墨一样暗淡则代表生命力衰竭。在味道中,咸味与肾相应,过多食用咸味食物会走血,血病患者应避免过多食用,否则会导致血脉过度充盈而变色。在气味中,腐朽的气味与肾相应,如果心邪侵入肾,就会厌恶这种气味。在性格中,肾主宰智慧,因此其性情多智,但由于水性悲凉的特性,所以也带有一些悲伤的情绪。肾与外界的北岳相应,与天上的辰星相通,冬季三个月时,可以将辰星的精神存储在肾中,也可以将其想象为黑色的气息进行存储。肾的神灵被称为玄冥,字育英。肾是坎卦的气,水的精华,颜色为黑色,形象如同悬挂的石头,其神灵形状像两头鹿,主宰智慧,可以化身为玉童,身高一尺。人的肾脏,其神灵和谐,使人性格柔顺,只有保持和谐,才能保持生命的完整,与太清境界相合。肾与骨骼相配合,主要影响牙齿。如果牙齿疼痛,那就是肾受到了伤害。肾还主宰耳朵,如果听不到声音,那就是肾亏。如果骨骼疼痛,那是肾虚的表现。如果牙齿参差不齐,也是肾虚的表现。如果牙齿松动,那是肾风的症状。如果耳朵疼痛,那是肾气堵塞。如果经常打哈欠,那是肾邪的表现。如果腰部无法伸直,那是肾疾病的症状。如果面色黄黑,那是肾衰的表现。如果面色紫光,那说明肾没有问题。如果骨骼发出响声,那是肾虚弱的表现。如果肺邪侵入肾,人会频繁伸展。由于肾主宰羽音,所以肾病时可以通过发出“吹”音来调理。肾的气与智慧相关,能消除肾脏的疾病。如果感觉有气体积聚在胸前,可以通过强力吹气来疏通,肾气如果沉滞,轻微吹气也可以帮助疏通。肾是主宰一宫的器官,使人聪明伶俐,神采飞扬,不被事务所困,保持健康完整。而且肾在冬季特别重要,此时天地之气闭合,万物潜伏,应该早睡晚起,与阴极之气相合,外阴内阳来滋养骨骼,安养精神。如果违背这一原则,就会伤害肾脏。

1.修养法

常常在十月、十一月、十二月的西北方向,进行平鸣金梁十次的练习,然后饮用玉泉三次,完成后,吸取玄宫黑色气入口,分五次吞下,以此来补充因吹气而损耗的元气,同时想象白鹿饲养,玉童设宴的场景。这样可以增强体内的茎干之气,使神和气体都安定下来,那么各种妖魔鬼怪就无法伤害你了,从而可以达到长生的目的。

2.判断肾病的方法

如果肾热,那么下巴会发红。肾病患者,面色会发黑,牙齿会变得干枯,腹部会胀大,体重会增加,会出现喘气、咳嗽、出汗、怕风的症状。如果患有肾病,腰部会感受到痛风,头部会经常怕风,吃不下东西,胸膈部位会感到寒冷不适,腹部胀满,如果穿得单薄就会感到腹胀,吃寒凉的食物就会导致腹泻。此外,肾病患者的外形会显得黑瘦,但腹部会胀大。另外,肾与冬季相应,主要由足少阴经和足太阳经来主治,其天干为壬癸。如果肾感到燥热不适,应该迅速吃点辛辣的食物来润燥,这样可以使体内的液体和气机保持通畅。如果肾部出现坚硬不适的病症,应该迅速吃点苦味的食物来削弱它,即使用苦味来泻其火邪,用咸味来补其不足。同时,要严禁食用热性食物和穿着温暖的衣服,以避免肾部出现燥热。

3.肾病的症状

肾病患者,在肚脐周围会有动感,按压时会感到像劳累过度一样的疼痛,同时还会感到口苦、食欲不振、体重增加、骨节疼痛以及嗜睡等症状。

4.治疗肾病的方法

如果肾部有病,会导致腰部和胯部以及膀胱出现冷痛或麻痹的症状,小便也会变得余涩不畅,还可能出现疝气等病症的纠缠。此时,应该服用八味地黄丸来进行治疗。具体药方为:干地黄八分、牡丹三分、泽泻三分、桂心二分、茯苓三分、附子二分、薯蓣四分以及山茱萸四分。将以上药物用蜜调和成如桐子大小的药丸,然后空腹用温开水送服三十丸即可。

5.治疗肾病的吐纳法

可以采用鼻子吸气并稍微延长吸气时间的方法,然后用口进行呼气。对于肾病患者来说,可以大力呼气三十遍,再轻微呼气十遍,这样能够去除肾部的所有冷气。如果感到腰疼、膝盖沉重、长时间站立不稳、性功能衰退、耳中出现蝉鸣声以及口中有疮等症状时,可以采用这种吐纳法进行治疗。当感到烦热不适时,可以多次进行呼气练习,但不要中断,直到病情好转为止。然而过度练习则会造成损伤,因此需要注意适度。

6.肾病的饮食禁忌

在十月份应该避免食用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导致口干舌燥或红白痢疾等病症;在十一月和十二月份,则应该避免食用新鲜带有鳞甲的水产品等寒凉食物,以及过于滋补的脾肾食品。建议多食用大豆、黄卷、栗子以及豆藿等有益于肾部健康的食物,并严格遵循上述的饮食禁忌原则。

7.肾部的保健体操

可以采用正坐的姿势进行练习。首先用双手从耳朵左右两侧向上拉伸三五次;也可以反手向后抛射状进行拉伸练习,左右手交替进行,并同时舒缓身体三五次;还可以采用前后踮脚的方式进行练习,左右脚各踮十数次。这些体操动作能够有效地去除腰部和肾部以及膀胱等部位的风邪和积聚物。其他的练习方法可以参考前面的内容进行练习。

六、胆藏图

图片


天有五行,产生寒暑燥湿,人有五气,带来喜怒哀乐恐。喜怒会伤气,寒暑会伤身。如果喜怒无节制,或者不能适应寒暑变化,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如果人能按时调养身体,就可以避免夭折。不随便看,不随便说,不随便听,不随便闻,是养生的好方法。我们可以常常用两手相互摩擦生热,然后擦脸三七下,再周身摩擦,这被称为干浴,可以使人远离不好的事情,让面部有如玉般的光泽和金色的光芒。此外,五脏之外,还有胆,被称为六腑,而且胆也受水气影响,与水同道,所以不能简单归类,因此特别制作了这个胆藏图。治疗胆病时,呼气为泻法,吸气为补法。胆附着在肝上,颜色如细白的丝织品映着青色,重三两三铢。胆是中正之府,被称为将军,能决断,既刚强又柔和,其精华如腾蛇,能表现出勇猛和健壮。胆与筋相应,是六腑的精华所在。胆就像是一个中正的官员,决断力由此而出。胆的神灵名为神龙曜,字威闻。胆是金的精华,具有水的颜色,其色为青,形状像悬挂的葫芦,其神形象龟蛇,可以化身为玉童,身高一尺,手持戟,在胆藏之间快速穿梭。如果一个人的神态表现出勇敢和决断,那很可能是因为他的胆很健康。要让胆的神灵安定,就应当平息愤怒和怨气,行为纯净,转向道义,这样才能保全生命,与天地太和相合。胆与膀胱相配合,主要影响毛发,所以如果头发干枯,就是胆功能衰竭。如果爪子干瘪,就是胆功能亏损。如果头发干燥,就是胆有风病。如果毛发焦黄,就是胆有热病。如果眼睛无光、流泪,也是胆热的表现。如果一个人偏好苦味,可能是胆功能不足。如果一个人的面色发青或者光亮发白,那胆就没有病。胆寄居在坎宫,它使人亲近智慧,仰慕贤能,摒弃邪恶,去除奸佞,为人正直无私。胆生于金,金主武,所以多表现为勇敢,但应该适当抑制,这样才是吉利的。胆承载着阴气,发挥着金的作用,所以主导欲望。欲望会带来悲伤,所以人感到悲伤时,金生于水,眼中就会落泪。心主火,胆主水,也主苦,火遇到水就会熄灭,水遇到火就会被煎熬,当阴阳交争时,水胆胜过火,所以泪会从眼睛流出。泪是因为相似的事物而产生的,所以被称为“类”。那些因为悲伤而号泣的人,是真的很苦啊。胆属于水,但主导阳,阴从阳,所以泪会从眼睛流出。

1.修养法

在冬季和春季的三月里,应该独自静坐,保持清净的思绪,面向北方,吸取玄宫的黑色气息,分三次吞入,以此来补充因呼气而损耗的元气,充分滋养胆的津液,想象自己正在享用龟蛇的美味,饮用玉童的琼浆,这样精神就会充沛,身体就会和谐,各种邪气都无法侵犯,这是因为胆气的保护作用。

2.判断胆病的方法

胆有问题时,会出现频繁叹气、口苦、呕吐胆汁、口中感觉淡淡无味,同时还会有一种像是要被捕的恐慌感。此外,眉毛可能会倾斜,或者变得萎缩下垂。胆功能亢进,则容易受热邪影响,导致精神不安,起居无常。而如果胆功能虚弱,就容易受寒邪侵袭,引发恐惧、头晕,甚至无法独自入睡。长期的虚弱会损害身体,使得爪甲和头发都变得干枯,眼睛容易流泪,同时还会影响到膀胱和腰部,导致小腹疼痛。胆和肝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治疗胆病时也可以参考肝病的方法。

3.保健体操法

可以采用平坐的姿势,将两脚掌向上抬起,用双手握住脚踝,然后摇动三五次。也可以大坐,双手撑地,全身用力抬起腰部和脊柱,也是三五次。这些动作能够帮助去除肾部的风毒和邪气。

4.吐纳法

用鼻子微微吸气,然后用口呼气。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治疗胆病和肾病,消除一切由阴冷引发的汗症、盗汗,以及面无血色、小腹胀满、肚脐以下冷痛等症状。如果感到口干舌涩,可以多次进行呼气练习,这样有助于病愈。

【五藏图文备记】

黄帝对歧伯说:人,是接受天地的气而得以生存的。这种气的到来我们称之为精,精的相遇我们称之为灵,灵的发动我们称之为神,神的转化我们称之为魂。魂随着神的往来我们称之为识,与精一同出入我们称之为魄,主要负责繁荣和积聚魂的就是心。心有所依从的情况我们称之为情,情有所归属的情况我们称之为意,意的指向我们称之为志,志有所回忆的情况我们称之为思,思有所远方仰慕的情况我们称之为虑,经过考虑而事情得以成功的情况我们称之为智。有智慧的人能完全明白这些所见到的东西,大概是因为积聚了神、魂、魄、意、情、智,并发挥了见识的作用。处士孙思邈论述说:人是禀受天地之气而生的,所以人体内有五脏、六腑、精气、骨髓、筋脉,在外则与四肢、九窍、皮毛、爪齿、咽喉、唇舌、胎门、胞囊等相应,这些总合起来构成了人的身体。因此,如果调理得当,身体就可以安和地被我们使用,如果调理不宜,则会导致五劳七伤六极的病症。只要有方法可救,即使生病了也不会有其他问题,只要有可靠的方法可以依据。所以在这张图中,都详细描述了五脏六腑的情况。血脉就像源泉一样,循环流动,与九窍相应的位置,都在这张图中详尽无遗。如果能留心并长期实践,那么各种疾病就无法侵扰了。头发应该多梳理,牙齿应该经常叩击,口液应该经常吞咽,气应该经常修炼,精应该经常保持。这五个方面,就是人们所说的如果你不想死就要修炼昆仑(即修道养生)。就像是炼丹一样来巩固它,依赖辟谷之术来实践它。摆脱世事纷扰,得到仙书金格,朝向天空吸纳日精,仰望并吸取天地之气,这是修道者的作为。

元始太玄经上说:

喜怒会损伤心性,哀乐会损伤精神。心性损伤就会有害生命,所以要修养心性来保全气,保护精神来安身立命。气全身体就平和,心安神就飘逸,这就是保全生命的诀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