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下历史第14课《明朝的统治》知识点速记与测试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4-05-20 发布于甘肃

14 明朝的统治

一、明朝的建立

1.建立: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 (今南京)。同年,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强化皇权。

2.措施

1)全面改革官制

1)在地方:①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使行省的权力分散。②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2)在中央:①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直接向皇帝负责。②将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军事大权。

2)设立锦衣卫和东厂(厂卫制度)

目的:为监视官民,

内容: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保护皇帝,镇压官民),明成祖成立东厂

(3)改革科举制度,实行八股取士

3.特点:权力的分散与制衡(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

4.作用(影响):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变化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实行八股取士

1.内容变化: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

2.形式变化一律固定为“八股文”含义: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个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被称为“八股文”

3.危害:内容空疏,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禁锢思想,被录取后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四、经济的发展

1.农业:明代引进了原产美洲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清朝推广)

2.手工业:①棉纺织业由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

3.商业:商品经济活跃

北京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