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沟通有道,不妨转换思维模式

 滕大卫 2024-05-20 发布于河南

(一)

先来看看一个真实的教育场景。

禁止课间在校园内追逐打闹大喊大叫,已经在班级班会中多次强调。而且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中,学校还对全体学生进行了相关的专题教育。

这天的晚饭后,你刚走到你班教室所在的楼层,就看到两个学生在楼道上追逐打闹还伴有大声喧哗,而且教室门口还有不小学生围观凑热闹,却没有一个人上前制止。更气人的是,这两个学生近来总是小错不断,多次谈话也没有明显效果。

当你再次看到他们在楼层间嬉戏玩闹的场景后,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你该如何做?

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理解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的案例答辩题型。但是,这却是最近我在班级管理中遭遇到的问题。

(二)

说实话,我的第一反应是生气,是那种勃然大怒的怒,是那种怒火中烧的怒。我想这和绝大部分老师的反应是一样的。

这很正常,这是人类情绪的自动化的无意识的反应。但是,用《高手教师》一书作者魏智渊老师的话说,这种反应不够专业或者不够自由。

专业的反应或自由的反应是什么?魏智渊老师说是同情,是悲悯,是看到一只受伤的知更鸟的那种感觉,是一种想要帮助学生的冲动。

说得有些抽象,实际上也很难做到。

首先需要做的是搁置情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因为带着情绪处理问题往往会使问题复杂化。

例如,你查堂的时候可能看到一个学生在和后位的学生说话,但实际情况却是他帮后位的学生捡落在地上的笔;再或者,你发现一个后进生学生最近老是迟到,你怀疑他懒床或者懈怠,但实际情况确实他的奶奶住院了,他一边照顾奶奶一边上学。

所以,心平气和地沟通了解事情的原委是最重要的。但前提条件是我们要冷静处理问题,也就是不要把自己不好的情绪或者自己的臆想带到事情之中。

(三)

其实,最难的事情还不是搁置情绪。

最难的是培育自己内在的对一切生命的信任感。说得直白一些就是接纳并信任学生,不管惹出麻烦问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这确实太难了,所以说要培育,也就是要锻炼自己。

信任学生,不是口号或者自我标榜,而是一种认知能力,也是一种思维模式。没有观念上的转型,就不会有行动上的优化。

我还是引用魏智渊老师的话来说吧,魏老师说每个学生都有两种价值,绝对价值和相对价值。教师的价值恰恰是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绝对价值。从而让学生无论在任何处境下都对自己的生命有一种根本的信心。

什么是相对价值:在分数上,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后进生确实比不过文弱的三好学生,但是在大街上面对歹徒的行凶,或许后进生要比三好学生更有震慑力,这就是相对价值。

什么是绝对价值:任何一个人都是独特而富有个性的,也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情,在未来都有某种可能性。这就是绝对价值,即坚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用李白的一句诗来说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

在以追求分数和排名的大环境下,做到这一点很难很难,所以我们说需要练习,需要培育。

(四)

下面我来说一下我对最前面举出的案例问题的解决方案。

我努力克制自己心中的不快,用充满生气的目光盯着他们,足足有两分钟的时间。冷峻安静的气氛让他们略微低下了头。

接着,我将他们分开站立,目的在于让他们冷静下来思考自己刚才的行为不可取之处在哪里。

然后,我就开始依次轮流与他们谈话。先从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开始谈话,重在引导和说理,让他们知错改错。

他们都以为我是因为担心被值班领导拍照发到班主任群里才大发雷霆的。我说,这确实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我解释说,最重要也最让老师担心的是我们的课间安全。

我问他们说:如果你们中有任何一个人因为追逐打闹意外受伤,你们其他两位家长会因为你们关系好而不要求你们的家长对此负责吗?要是因为不文明行为而意外受伤是不是要影响学习?他们这才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危险性。

我也借此机会将班级课间追逐打闹行为的监督事情交给他们负责,也算是一种将功补过了,他们也都欣然接受。我没有再将这件事情告知他们的父母,有时候,老师向家长告状其实就是一种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的无力之举。其实,借助家长的手来教训孩子并不是好的教育方式。

一轮谈话下来,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我们的谈话也涉及到对个人近来学习状态与校园生活感受的对话。

就目前两个学生的表现来看,从那以后他们确实做到了不再课件追逐打闹的保证,而且课间安全员职业的做得也可圈可点。

(五)

魏智渊老师说,要摧毁一个学生,最便捷的办法,就是熄灭他内心“我有价值”的这道光。可是,一旦这道光熄灭了,教育将变得异常艰难。

有一本很经典的书籍——《非暴力沟通:沟通的艺术》,其核心理念是,有效沟通不在于技巧而在于耐心倾听、理性表达、积极共情。该书与市面上教人学习沟通的书籍不同的是,它更注重深层次的理解,试图超越简单的词语和表面现象,去深挖当事人背后的感受、需求和愿望。也因此,这本书超越了工具性书籍的范畴。

批评太简单了,因为这不需要克制也不需要修炼。而接纳和信任太难,因为这需要时刻克制自己。困难固然令人不快,可是真正的自由却也在磨炼自己的过程之中。

点亮一盏灯,保护这光芒,是教育得以成立的前提。我想,当我们在班级管理中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想到这句话,或许我们就能从愤怒中解脱出来。

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再到看山还是山,需要经历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我们的教育也是这样。

2024.05.20

滕大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