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山门楼: 青砖黛瓦中传承通山民族文化!

 晓峰书阁 2024-05-21 发布于湖北

图片

在汹涌的城市化潮流中,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变得“千城一面”。然而在通山,500余座民间建筑让这座小城更富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尤其是通山门楼,更是在青砖黛瓦中传承民族风骨,在古色古香中传递着民族精神。


行走在通山村村落落,到处可见风格各异的古民居,一座座古风相遗的门楼,或秀丽,或典雅,或雄浑,或端庄,沉淀着历史的沧桑,散发着岁月的辉光。近日,记者走进通山,感受“通山门楼文化”的魅力和深邃,探究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通山门楼文化”传承的故事。


图片

  

  一心痴迷“门楼”,文化人默默坚守三十年

  

  灰色的墙、黛色的瓦、斑驳的门,一座十多米高的古民居掩映在绿树竹海中,门楼之上的“博士风流”四个大字显得格外巍峨壮观、古朴典雅。此座古民居坐落在通山县黄沙铺镇泉塘村白果树邱,属邱氏自立堂号。

  “博士风流”老屋,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通山门楼文化”传承人邱承良家的老屋,已被列入通山古民居。邱承良介绍,老屋建于清朝末年,已在此传承繁衍五代人。“博士风流”取自西汉邱贺,宣帝时立为五经博士,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其后世以“博士”为自立堂号。

  生于古民居,长于门楼下,频频见于各族门楼,为邱承良研究门楼文化埋下了一颗种子。1986年,邱承良有一次下乡组织扫盲工作时,遇到了柏树村聂家湾人聂彦勤,真正开启了邱承良研究门楼文化之旅。

  聂彦勤是一位热衷研究门楼文化之人,收集了大量门楼文化的资料。 “门楼题字一是为了纪念我们的祖先,二是为了教育后代成材,告诉我们家族的渊源,起教化的作用。”聂彦勤的话语,至今萦绕在邱承良的耳旁。当时,当得知邱承良不仅仅是一名文化人,而且对门楼文化兴趣浓厚,60岁的聂彦勤把自己珍藏多年的《姓氏族谱笺释》送给邱承良。从此,邱承良开始着手搜集门楼题字资料,痴迷研究门楼文化三十余年,从未放弃。

  “古民居展现了曾经诗情画意、叱咤风云的岁月,门楼之上也像陈述了一段岁月的清欢。其丰满、粗狂、俊美定格了一个时代的灿烂;细腻、巧妙、精致的雕刻工艺,展现了一个时代家族的辉煌……”邱承良介绍,愈深入研究愈发感觉到门楼文化的深邃和厚重。随后,他又在九折村拜访热衷门楼文化研究者孟庆和,并从其手中借阅一本当地门楼字的手抄本。在抄录研究中,邱承良根据一个个门楼走村串户研究调查,通过族谱查对,找其故事渊源,并用心记录整理,整个过程犹如蚂蚁搬家。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邱承良在收集资料过程中,一边用相机拍摄门楼留档,一边还临习各地门楼字帖,硬是将百家姓中的数百个姓氏的资料基本搜集齐全。2007年出版《百家姓门楼掌故》一书,得到社会关注。

  《百家姓门楼掌故》虽已成书,但邱承良并没有停下脚步,继续着跑遍通山各地及周边县市,使此书内容更加充实和完善,因为他心中始终深藏着“通山门楼文化”情缘……

图片

  

  世代沿袭 “门楼”, 聚族而居同寻情感归宿

  

  大路乡吴田村的“大夫第”,大畈镇西泉村的“西泉世第”、 “伐桂第” ,黄沙铺镇的“继南流芳”……行走在通山古民居间,迈入一扇扇门楼,仿佛进入另一个与世隔绝的天堂,放飞所有的杂念纷扰,聆听自然最真实的声音,在山水之间,穿越时空与心灵对话,和自然共鸣。

  通山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谢志兵向记者介绍,通山门楼文化兴起可以追溯到明洪武年间,自“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广”事件后,从江西迁来的移民均完成“开基”使命,逐渐“立业”有成,已形成以各姓氏为村落的传统民居群,各姓均建有祠堂,各户建筑均建有门楼,现保存较为传统村落及古民居均是这一时期建筑。至清中期,已达鼎盛。上世纪70年代,这一民俗现象受到一定的冲击,大部分户门楣以“忠”字方形匾额代替。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地逐渐兴建有石雕门楣或砖雕匾额门楼的住房或祖祠,上书家郡望名号。近年来,随着对古民居保护的重视,一些传统古民居得修复,门楼重新装饰一新。

  在众多门楼中,记者发现有些门楼的顶部有两层翘起的翼角,檐下斗拱装饰,极为华丽多彩。而有些门楼则门顶一面出水,普通的坡屋面式,简朴大方。建筑装饰不但有木雕,还有石雕、砖雕等多种工艺。

  吴姓门楼的“伐桂第”是依据该姓氏名人的吴刚伐桂典故而得名,“西泉世第”是以祖先的居住地为名以表其祖先的发迹之源,“继南流芳”以有功绩的祖辈被皇帝赐封封号为门楼字以表荣光……门楼匾额上的题字俗称门楼字,都有其特定的族源,族史、族风、族训典故。门楼字是通山山区民众“聚族而居”的一种民俗文化特征。这是山区“移民”崇祖意识的产物,就像一根红线,把同宗同谱人的思想情感联系在一起,使得同宗群体有归宿感。

  “通山门楼十分看重门楼立向,门楼朝向一定要依'风水’而定,于是出现某些门楼'纠偏’现象,反映了民众对门楼的期许和追求,因而形成了通山门楼文化门楼立向的独特性特征。”谢志兵介绍,通山门楼建筑品类齐全,家居、宗祠、 寺庙牌坊均有遗存,建筑形制融汇南北,连贯东西而又成一体,门楼装饰广泛运用传统的木雕、砖雕、石雕工艺,及象征寓意图案的表现手法,展现着通山门楼文化厚重和丰富。

图片

  

  抢救保护“门楼”, 全力共承民俗文化精髓


  重亲情、重历史、重书香……在通山门楼文化中,展现了山区人民的朴实和勤劳,增强山区人民的社会凝聚力,反映了山区人民独特的审美情趣。

  正因通山门楼文化的源远流长和深厚丰富,激发着一代代喜爱门楼文化之士不断研究和传承通山门楼文化。

  除了邱承良热衷门楼文化之外,朱朝矩也是门楼文化主要传承人。“上世纪60年代,武汉人朱朝矩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通山当老师。他被当地淳朴的民俗风情深深吸引,教学之余常常深入民间搜集门楼掌故及门楼字,并萌生撰写《门楼溯源》念头。”谢志兵介绍,他经常利用节假日走村串户,寻师求教,查阅当地姓氏族谱,观摩当地门楼建筑,搜集到千余帧门楼题字。2012年,朱朝矩出版了《门楼溯源》,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可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一些自然村落正逐步衰落,由于有些古民居无人居住,门楼得不到及时维护修缮,有的已残破不堪或倒塌,急需抢救维护。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原居民相对采光、卫生等条件落后的古民居不满意,于是拆掉在原地重建成现代化的几层楼的平顶式建筑,门楼荡然无存。”谢志兵告诉记者,古民居保护迫在眉睫。

  近年来,通山县政府已意识到保护门楼文化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加大了古民居保护的力度。目前,全县有大畈镇西泉村等四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3年,通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为单独机构,专门从事非遗保护工作。2014年,通山组织通山门楼文化的研讨会,专班发掘、研究整理通山门楼文化。2015年,县文体新局划拨5万元扶持通山县传承团体和传习场所,为培养传承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5年至2016年,每年召开2次以上代表性传承人座谈会和“通山门楼文化”研讨会,并发放了代表性传承人生活补贴。今年,通山门楼文化已被列入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将加大保护传承力度。

  谢志兵说,未来几年,通过全面普查,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进行全面、真实、系统的记录通山门楼文化资源,收集有关实物资料,并加以整理研究;通过开办社会培训班,使通山门楼文化传承后继有人;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民俗文化展览厅和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使了解通山门楼文化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如今,走在通山乡间小路上,一栋栋新房拔地而起,其中不少新房沿袭了“门楼”文化,用门楼字传承祖传家风昭告子孙,以求世代继承发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