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显彬评诗(16)

 流云诗词 2024-05-21 发布于河北

之剪

流云诗词站位服务诗词初学者,陆续推出了“一周十绝”“诗词精品”“名家选刊”“挑毛剔刺”等系列栏目。特别是“一周十绝”以其“精”,“挑毛剔刺”以其“辣”,深受诗友喜爱。但在编辑过程中,因篇幅等原因所限,时有佳作错失。

基于以上,流云诗词开辟新的专栏:春风诗剪。觅网媒,寻纸刊,求“字准句美味独”之作,剪石露玉。

华清池

周德强

云上香车锦上花,玉阶金陛叹风华。

游人莫悔汤池涸,自古温泉尽煮蛙。

风云试剪:

李显彬点评:翻学《中华辞赋》(2024第5期),迅即被周老师的这首七绝所吸引。首句写景,七个字写出华清池昔日繁华,次句以下,皆为赋笔议事。尤以结句为点睛之笔、升华之笔,颇具警策之意,耐读耐品。从做法上看,起承转合分明,铺垫升华有致。唯觉转句“悔”字不易读懂,但无碍整诗行云流水般畅快。

杜甫草堂

赵凌波

幽篁半亩径空空,老柳莺啼不见翁。

自从杜公离去后,蓬庐何觅卷茅风。

风云试剪:

李显彬点评:前两句写景,景中含情;后两句发议,议中有慨。结句化用杜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之意境,用今世之繁荣安定以告慰。布局得体,构思精巧。

母亲节里感吟

杨淑琴

屏满珠玑锦绣文,纵横笔阵颂慈亲。

织机声里凄凉夜,穿线针头憔悴身。

长是泪流衣上溅,不如人在眼前珍。

旧枝落叶难重接,圆梦争时莫误春。

风云试剪:

李显彬点评:诗贵有真情实感,方可动人心魂。此为一首亲情诗,写母亲和母亲节,在母亲节期间,“珠玑锦绣”文章已然霸屏。杨老师这首七律,吸引读者首要的是感情的共鸣,而各种手法、技巧的运用,无不为服务抒情所需。最喜中二联。对仗对稳,画面感足。颔联工笔细描,描绘的是天下母亲奉献。颈联作议,阐发的是天下儿女心声。有此二联,即可称之锦绣。

春雨

熊才伟

逢春小雨最殷勤,漫把河山遍遍皴。

不待三原另调色,一张水墨已传神。

风云试剪:

李显彬点评:拟人手法的运用,让小绝异常传神吸睛。“殷勤”既说出了春雨的连绵属性,也反映了诗人对春雨的怜爱。“皴”是国画的一种做法,这里用做动词,把雨润河山喻得十分恰当生动,又为后两句做了铺垫,巧妙。三原色都是鲜亮的颜色,而在春雨笼罩之下,红花蓝天皆已失色,水气弥漫,万物濛濛,确乃一幅水墨图景。

农民进城治病

雷胜龙

千里寻医人发慌,白衣白帽白茫茫。

忽闻俚语心头热,扫地阿姨是老乡。

风云试剪:

李显彬点评:现今诗词之功效,或是藏有趣味,令人莞尔,或是藏有别意,予人深思。吾更偏爱后者。此绝从诗题到内容,无一字是闲字。现在的城市医院,是建筑越建越大,科目越分越细,挂号分诊貌视越来越智能,却对老人、农民并不友好,往往找不到哪里挂号,哪里交费,哪里问诊,唯见人海茫茫,处处排队,更无奈的是坐了一夜车,排了半天队,一分钟说病情,两分钟打发走,然后是各种各样的化验、检查。一二两句,把农民寻医的境况描写的十分到位,“慌”是主调,“茫”是首感。转结出彩,进一步点明主旨,侧面着笔,深化主题。佳作。

组稿:风云

编辑:曾继全

风云,诗词爱好者,初学者。本名李显彬,辽宁阜新人,1973年10月生人,公务员,现任华文国际作家协会大中华区常务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乡村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偶有作品在纸刊、微信平台发表。

特别推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