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益气养阴凉血散瘀内外合治治疗放射性肠炎案

 史仁杰大夫 2024-05-21 发布于江苏

  患者刘某,女,54岁,因“宫颈癌放疗后腹泻伴便血2月余就诊”。

  首诊(2023年2月13日):患者1年前于外院行宫颈癌手术,术后行放疗及化疗。2月前出现腹泻,日行4~5次,质稀,大便中带血或有血块,血色鲜红或暗红,排便后肛门坠胀疼痛不适。在当地医院行结肠镜检查报告为直肠炎。舌质淡红,苔薄,脉细涩右弱。诊断:中医诊断:宫颈癌(气阴两虚);西医诊断:宫颈恶性肿瘤个人史;放射性直肠炎。

  处方:党参15g 黄芪30g 生山药30g 知母15g 玄参15g 煅牡蛎30g 生龙骨15g 丹参6g 醋三棱4g 醋莪术4g 焦山楂10g 苦参10g 炒白术10g 白芍炭30g,14剂,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黄柏10g 黄连5地榆15g 姜黄10g 紫草10g 凤尾草15g 续断15g,7剂,浓煎过滤后每日晚间保留。

二诊(2023年2月27日):前治后患者大便次数略减,日行3~4次,便血明显减少,晨起口干苦但不欲饮。舌质淡红,苔薄,脉细右弱左略数。

  处方:内服药原方加天花粉15g、茯苓10g,28剂,煎服。

  保留灌肠中药原方14剂,煎用方法同前。

三诊(2023年3月27日):肛门坠胀疼痛明显减轻,大便日行2~3次,便血未见,仍有晨起口苦。舌质淡红,苔薄,脉细右弱左略数。

  处方:前内服方去天花粉、三棱、莪术,加木香6g 、荆芥炭15g、煅赤石脂20g,28剂,煎服法同前。

  保留灌肠方中药原方14剂,煎用法同前。

四诊(2023年5月4日):肛门坠胀明显减轻,受凉后腹泻复作,大便日行2~3次,舌淡红,苔薄,脉细弱。

  处方:前内服方加干姜5g 、大枣15g,28剂,煎服法同前。

  保留灌肠方14剂,煎用法同前。

  期间患者定期复诊,症情逐渐改善并趋平稳。

十诊(2023年10月2日):患者肛门疼痛坠胀未作,无腹痛,大便日一行,无便血,排便畅,余症未作。舌淡红,苔薄,脉细稍弱。

  处方:予原内服方28剂继服。

  按:放射性直肠炎发生在直肠或其相邻脏器患恶性肿瘤而接受放射治疗后,认为属于因放射治疗引发的直肠炎症性疾病。其临床症状表现有肛门疼痛、肛门坠胀、便血、便次增多、排便不畅、便意频、里急后重、腹痛等。

  老师认为:放疗属于火热性质,其为患属火毒之邪。火毒之邪可迫血妄行,易耗气伤阴。同时,接受放疗者为癌病患者,癌病患者多存在气血阴阳亏虚的本质因素,故中医有“无虚不成积之说”。因此,老师认为,放射性肠炎是一种虚实夹杂证,有时虽然“至虚有盛候”,即表现为实证,但仍然不能忘记其本虚。

  本案患者有典型的放射性结肠炎的症状,即便次增多、便血、便次增多,伴有排便后肛门坠胀和疼痛。其舌淡红,脉细涩右弱,反映其气阴亏虚的本质。因此,本案因气阴亏虚,复加瘀热蕴结直肠为患。对此,老师以补益气阴,清热凉后散瘀为治则,采用内服药加中药煎汁保留灌肠的方法治疗。

  内服法重在治本兼凉血散瘀,选用张锡纯十全育真汤加减,方中用党参、黄芪、生山药健脾益气,补益脾肺,知母、生地、玄参滋阴清热为主药,辅以龙骨、煅牡蛎滋阴潜阳复脉。佐以三棱、莪术、丹参活血散瘀,白芍养血敛阴,白术健脾,苦参清热燥湿,山楂消食导滞。复诊时再随症状和脉象的变化,对用药进行加减。

  中药煎汤保留灌肠的目的在于清热解毒兼敛疮止血,以黄柏10g 黄连5g 地榆15g紫草10g姜黄10g凤尾草15g,煎汤浓缩后保留灌肠,使药物直达病所,起到解毒敛疮止血的作用。方中以黄柏、黄连清热燥湿;地榆、凤尾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紫草清热凉血;姜黄散瘀行气止痛。经过半年余的治疗,患者的病痛逐渐缓解,腹泻、便血、肛门坠胀和肛门疼痛等症状消失。(徐思敏整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