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胎漏(先兆流产)医案

 杏林独孤 2024-05-21 发布于吉林

    女 ,26岁,医院家属。患者缘于2年前结婚,同年坠胎1次,此后常服补肾固胎之方,饮食嗜好辛热滋补及厚味之品。于2年后又孕,6月初见阴道不规则出血,经妇产科予以黄体酮、止血敏、维生素 E等治疗无效,6月8日由妇产科介绍来诊。诊见其形体较壮实,唇鲜红,怀孕2月余,脸漏 血5天,色鲜红,小腹时微痛,觉下坠感已1天多,小便短黄,大便千结如石卵已4天,近2天临厕努挣难解,心烦口干,舌红少苔,脉滑数。


   辨证为胎漏,乃因燥热内结,热伤冲任。


   急当滋阴增液,通便泄热,拟增液承气汤。

   

    处方 玄参、麦冬各20g,生地25g,生大黄(后下) 5g,玄明粉(冲)8g,1剂。


    复诊:药后是晚和次晨各解大便1次,质软,顿觉轻松,下血减少,色仍鲜红,少腹痛已失,心烦口干减轻,下坠感如前,舌红,脉细数。


    症为热留冲任。


    法当清热养阴安胎并举, 拟保阴煎加味。


    处方:生地、白芍、旱莲草、熟地黄各15g,黄芩、黄柏各10g,川续断、淮山药、 苧麻根各12g,甘草6g,1剂。


    10日三诊:下血明显减少,仍有下坠感,已无心烦口干,唇色正,舌淡红,脉细。


    是热已去,阴血未全复,冲任未固。仍续补肝肾,固冲任,养阴血。


    处方:西洋参6g,阿胶(烊)、桑寄生、白芍各15g,川续断、菟丝子、杜仲、白术各12g,黄芩10g,砂仁6g,1剂。


    四诊:下血停止,下坠感完全消失,已无不适,续用四诊方,又进3剂,以巩固疗效,并 嘱其注意饮食,卧床休息,


    后足月顺产一男婴,母子皆安康。


     体会:本案胎漏,先以增液承气汤取效,方中大黄、芒硝对孕妇本应忌用,盖因两药,动损胎元。余拟方前亦考虑再三,但鉴于血热胎漏,乃因嗜食辛热厚味所致,胎不安,是热之故,热不去,则胎不能安。去燥热内结,又非大黄、芒硝不足以泄其热结。《素问·六元正纪 大论》曰:“妇人重身,毒之如何?日: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有是证,则需用是药,谨宁“衰其大半而止”这一宗旨,取大黄能活血可通其受阻之胞脉,用之少腹痛止,胎反安然。 待热去再拟补肾安胎之法,以固冲任,复胎元。


   本案胎漏,虽攻之于前,补之于后,但辨证不谬,用药不乖,终使孕妇得以足月顺产,母子俱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