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老爷车拉旧炮,坚持用美式装备打完抗美援朝

 昵称15596056 2024-05-22 发布于山东
说四野攻克锦州,天津,太原用了多少多少门大炮,这是一个特别笼统的说法。所谓大炮,至少应该是75mm山炮以上的身管火炮或82mm以上的迫击炮,才适合称大炮。营连一级的81、82mm迫击炮,是步兵的随伴火炮,属于轻型火炮,称大炮勉强。至于火箭筒,甚至掷弹筒。在以前统计的时候也经常归入火炮,叫通俗了就都成了大炮。实际上,仅从外形上也不符合这个“大”字。
国民党装备不多、但八路当做宝贝的日本九二式步兵炮。是鬼子的大队炮,抗战时称作大炮,解放战争时候,打打国民党的土木工事还行,钢筋水泥的永备工事,以及坚固的城墙,就力不从心了。而东北野战军攻城用的所谓千门大炮里,九二步兵炮、82迫、60炮占了绝大部分,特别是迫击炮。
要给城墙开口子,炸塌钢筋混凝碉堡,压制对方炮兵,大炮里的七五山炮都不行,必须是大口径的野、榴炮才管用,如三野、四野的特种兵纵队里的美制105榴弹炮、日制105mm榴弹炮、日式野炮等重型身管火炮。数量最多的日制75mm山炮(日军的联队炮)。特种兵纵队不要,全部放到步兵纵队里去了,特纵只控制口径大的,射程远的。
比如日式九o野炮,虽然口径只有75毫米,但能打14000米,比美制105毫米榴弹炮的射程还大。
我军有预备炮兵和队属炮兵之分,抗美援朝时期,装备重炮的预备炮兵才是炮兵火力骨干,预备炮兵可不是预备队的意思,是大军区以上掌握的火力最强的机动炮兵,开战时首先配属重点方向作战。第一支预备炮兵就是四野的炮兵第一师,四野入关后成立,归军委直接指挥。
图片
总攻太原的1300门大炮是概数,实际数量是1233门,统计的是82毫米迫击炮以上火炮,其中迫击炮占了821门,另有山炮155门。而具有决定作用的重炮,其实是90门十榴(日制九一式105毫米榴弹炮)和十五榴(日制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以及82门日制三八野炮、九⚪野炮。
解放战争用于陆战的重炮,口径最大的就是日制150和美制155榴弹炮,都是在辽沈战役中缴获国民党军的,各有36门,东野用来成立了两个重炮团:需要十六匹马拖曳的150榴弹炮在炮一师,汽车牵引的美制榴弹炮在炮2师,一个是骡马炮兵师,一个是摩托化炮兵师。是四野乃至全军口径最大的两个重炮师。加上装备日、美式野炮榴弹炮的炮8师。这三个师。就是抗美援朝第一批过江参战的志愿军炮兵主力。
国内还有德、法式榴弹炮,但数量极少,弹药供应不便。可以说,志愿军的轻武器是万国牌,重炮就是两国货,美式和日式。
这三个炮兵师,除了炮2师是摩托化炮兵,其他两个都是骡马炮兵,日式装备占大多数,抗美援朝炮兵实力的壮大,就是用苏援火炮(76.2加农炮,122、152榴弹炮)逐步替换日制旧炮的过程。此外还有新建的装备“喀秋莎”的火箭炮兵。
由于朝鲜战场的美军握有制空权,志愿军炮兵的战场机动严重受限。战役中赶到预定位置是个大难题。炮兵之父朱瑞司令员虽然在东野著名的炮兵会议上要求骡马炮兵要像步兵看齐,一夜行军也要能走百里路程,在朝鲜的战场环境下是做不到的,第一次战役预备炮兵参加了云山战斗,第二次战役步兵快速推进,猛烈穿插,炮兵就跟不上了。
第三次战役为什么放在1951年元旦的头一天发起,因为炮1师的两个炮团这一天才能赶到。正好又是月明之夜,一般有星光之夜是志愿军小打之机,有月光之夜是大打之时,并不是不想让联合国军过新年,是以我为本,以夜战为本,准备好了就打。
炮1师、炮8师的日式老爷炮,在五次战役后就全淘汰了,这时苏式火炮运到,部队撤回国内接装训练,迅速改为摩托化炮兵,数月后重新入朝。
图片
也就是说,第五次战役期间,志愿军才开始装备苏制火炮。
原来的美式榴炮团,则继续保留下来,对于美式榴炮团来说,运动战期间的战场缴获,不仅能补充装备和弹药,还能利用油料。炮11团是华野特纵的老部队,装备的美制105榴弹炮来自1947年鲁南战役的缴获,在长津湖战役期间,该团先遣人员就到了下碣隅里,搜集了十几门美制105榴弹炮和弹药,后来在金化也补充了缴获的弹药和油料,算是以战养战。
炮11团编入后入朝的炮7师,1951年4月以后陆续入朝的炮7师20团、21团,已经换装了苏式装备。先期于2月入朝的11团,仍然用着美式装备。
到了阵地战时期,缴获就很难了,实际上即使运动战期间,缴获了重武器也很难保护,美军的飞机很快就会来炸掉。这就是朝鲜战场的艰难,骡马炮兵机动能力差,跟不上步兵,摩托化炮兵对后勤依赖高,补充不易,在美军的猛烈空袭之下损失都很大。赶车的摸黑吆喝,开车的闭灯行驶,翻车翻炮是常事,吃尽苦头受埋怨。炮兵很苦,即使装备最好的美式榴炮团同样饱尝艰辛。
炮11团刚进朝鲜,夜行军中指挥车就翻下深谷,团长牺牲,政委重伤,可谓出师不利。突破昭阳江,为了躲避美军封锁,是用了18个小时以人力把炮拖过山,才按时发起火力准备的。华川阻击战,敌人越来越近,3营的炮从7号装药一直打到1号装药,炮阵地已经能听见美军的枪声,仅剩的两门炮还在坚持发射。上甘岭战役,该团1、2营先后投入战斗,两个营总共15门炮,战役结束只剩6门。
该团的炮车是吉姆西美制十轮卡,其实是磨耗已久的“老爷车”,平均每辆车进团修械所修理5.5次。每门炮修过2次,靠着拼修勉强维持.
全团满编时是36门美制105榴弹炮,到抗美援朝最后一战金城战役,全团只剩17门炮,这还是在有一定缴获补充的情况下。团党委当即提出新口号:光荣到底,朝鲜留名,争取新荣誉!
政委熊超说:“我团就是用这些车、炮一直打到朝鲜战争结束。”

图片

入朝时装备如果能统一,战果不知要提高多少倍。
记得曾经有什么学者,说45年八路军进入东北后,苏联给了几百辆坦克、几千门大炮的装备,还拿出中苏交恶时期塔斯社的所谓材料当依据,得到不少人的热捧,这个说法现在还有人信。
当时解放战争时期的四野老战士都健在,只是一味在象牙塔里从书本翻到书本,就是不去采访当事人。如此颠覆历史的学术成果,没有一个亲历者作证,真是笑话。
炮兵1、2、8师早在1950年8月就向鸭绿江边集结编入东北边防军,有的是打完海南岛去的,“装备苏式火炮”的炮兵,没有任何可能不去。抗美援朝的炮兵是强中选优,有摩托化炮兵团不会选骡马炮兵。
如果1949年以前苏联就给了如此多的炮兵装备,志愿军还用得着这么费劲?第一批过江的炮兵就那几个团,但哪个团装备了苏式火炮,这些人一个也指不出来,学术总觉得像骗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