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办学理念的三驾马车

 彭信之管理识堂 2024-05-22 发布于云南
本质上,办学理念应该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使命、愿景、价值观。
使命要回答“我们的学校为什么而存在”“为什么我们学校要做今天正在做的事情”;
愿景要回答“如果使命实现了,我们将会变成什么样子?”;价值观要回答“学校最看重的核心原则是什么?” 

正确理解了这三个维度,就可以推演出学校自己的办学理念,而不是被眼花缭乱的字眼所迷惑。使命和愿景,就是我们常说的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学校定位,办学理想等;价值观,就是校训、学风、教风、指导思想、办学之道、办学观、学校精神等。
以下以北京十一学校为例,分别做出说明。
第一、使命,使命要为一所学校为什么存在找到理由,比如北京十一学校认为自己存在的理由是“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将“十一学生”塑造成为一个值得信任的卓越的品牌。”
使命回答了“我是谁”这个问题,是学校最基础的定位,学校内每一位员工都应该清晰地围绕着使命来贡献自己,所以,使命是应该刻在每个人的心板上的。
第二部分是愿景,愿景为家长和社区描绘了关于学校未来会达到的一幅图像。愿景是有阶段性的,可以是时间维度,五年后、十年后、二十年后学校会变得怎么样?也可以是关系维度,在若干年后能带给人、学校和社区带来什么改变,比如北京十一学校“把十一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受人尊敬的伟大的学校”就是学校的维度,
使命和愿景的关系很密切,用“如果……那么……”的句式造句,他们的逻辑关系一定是成立的,还是以北京十一学校为例,如果“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将“十一学生”塑造成为一个值得信任的卓越的品牌。”的使命实现了,那么,我们就会把十一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受人尊敬的伟大的学校,一所师生品格崇高、才识卓越并具有谦虚品质的学校。
使命和愿景又是有分别的,使命更多的关注于事情,愿景更多关注的是人,组织或者社会因为使命而发生的改变;使命是理性的思考,愿景是感性的呈现。
第三部分是价值观,在学校,价值观经常指的是一所学校的办学观、学风、教风,可以称之为是学校的“原则”、决策的“边界”,同时也是学校为每一位老职员工,尤其是以校长为代表的管理层带上的紧箍咒。比如北京十一学校的价值观是“竭尽全力帮助老师,以方便老师竭尽全力帮助学生;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润滑关系以奠定教育的基础;把钱花在离学生最近的地方”。
价值观提醒我们:不能为达成目的不择手段。价值观必须在一些模凌两可的区域界定清晰的行为标准,告诉组织全体师生:使命愿景很重要,但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实现使命和愿景也非常重要。使命愿景是结果,价值观是过程;使命愿景是奋斗方向,价值观是行动指南。
价值观和上述的使命、愿景合在一起的打句模式是:“如果……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以……为原则”,这样我们把十一学校的办学理念放在一起就变成了这样一句话:
如果“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将'十一学生’塑造成为一个值得信任的卓越品牌”的使命实现了,那么,我们会“建设成为一所师生品格崇高、才识卓越并具有谦虚品质的受人尊敬的伟大学校”,但在这个过程,必须以“竭尽全力帮助老师,以方便老师竭尽全力帮助学生;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润滑关系以奠定教育的基础;把钱花在离学生最近的地方”为原则。
再举一所位于中国边境的广南十中的例子,如果“创造促进学生生涯发展的人本教育”的使命实现了,那么,我们就会“建设成为师生终身怀念的高品质学校,培养出“学有所长,长有所用”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以“学生第一、教师为本”为原则。
再举一个云南苗族壮族自治州文山县教体局的例子,如果“为文山更美好的未来办教育”的使命实现了,那么,文山县就会“教学有质量,教师有尊严,学生更健康”,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以“教师第一,学生为本,校园和谐”为原则。
以上,就是办学理念的含义,通过这样的梳理是不是更加清晰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