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接纳心中的小魔兽,再读《金刚经》的“善护念”

 新用户86028838 2024-05-22 发布于内蒙古
普陀山七师兄
普陀山七师兄
2024-05-05 09:55

#以书之名#

接纳心中的小魔兽,再读《金刚经》的“善护念”

守住阳气,强大内心,就从《金刚经》开始。

金刚可以理解为无坚不摧、无上菩提、无上能量。

如果说,一呼一吸为一念,这一念可以是智者大师所言三大千世界,也可能是四万八千种烦恼(对应四万八千法门),《金刚经》就是守护你的念。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禅宗六祖慧能说的极为明白:“于相而离相,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即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于诸境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

《易经》也讲体和用的关系。体不变,用是千变万化的。心是体,真正的清净心,没有光,没有境,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真正的修行,不应该去挑名山大川或者风水宝地,应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物去不留。心若清净,人间无处不净土。若生分别心,求神拜佛也会成为一时贪念满足的快感而已。来普陀山,是让内心清净,不染红尘色,聆听妙法,回去勤修菩萨道,自然功德圆满,越来越好。

接纳心中的小魔兽,再读《金刚经》的“善护念”

老子在《道德经》里也讲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腹是体,目是用,不能本末倒置。说通俗一点不要为了读书去读书,那你会很痛苦,“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个苦不是痛苦,而是体验,体验其中的乐趣。我们也不要为了拜佛去拜佛,心中有佛,目光所及,皆是活菩萨,你非要哪个时间段去哪座圣山去拜哪一尊佛,那你拜的不是佛,是你心中的“念”,所以很多人来普陀山很痛苦,为什么痛苦?因为他要一天时间拜全山的佛,结果累个半死也没拜完,于是骂车那么少,骂导游行程没有安排好,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本来一件很开心的事,到最后痛苦不堪收场,都是“念”惹的祸。

心存善念,便是晴天。达摩来中国面壁九年,修行核心就16字:“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喘,就是杂念、妄念。心如墙壁就是格物,可以入道就是致知。这也是《金刚经》的善护念。

心出家了,才是真的出家。以出世间法,修入世间道,善也。动不动就以出家逃离现实问题,莽夫之举也。接纳面对不完美的世界,接纳有点小缺点又可爱的自己、家人、伴侣,这才是善念的开启。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心足够大了,还有什么放不下。什么都放下了,还有什么“念”升起来?

接纳心中的小魔兽,再读《金刚经》的“善护念”

接纳心中的小魔兽吧,就当成可爱的小宠物。有一天,你真的“心无所住”,也就不存在什么小魔兽了,身边也没有小人了,这便是人间的极乐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