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将军之六十二:赵姓名将数量全国第六:22人

 启我东疆 2024-05-22 发布于黑龙江

者zjw按:一、秦之前7    二、西汉1    三、三国2        四、 唐1     五、 五代1   

                   六、北宋5       七、南宋2     八、明1           九、清2        共22人 

排名  姓名        生死年        出生地                        战績  任职   结局 

一、之前7

1=-  赵鞅(?—前475年),嬴姓,赵氏,原名名鞅,后名志父,谥号简。时人尊称其赵孟,史书中多称之赵简子,亦称赵简主,其全称名讳当为赵鞅、赵志父(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故没有嬴鞅一说)。春秋后期晋国卿大夫,六卿之一,赵氏大宗宗主。赵武之孙,赵成嫡长子,出生世卿大族,至晋定公时执政晋国十七年之久。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改革家。战国时代赵国基业的开创者,郡县制社会改革的积极推动者,先秦法家思想的实践者,与其子赵无恤(即赵襄子)并称“简襄之烈”,对春秋战国的历史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2   赵奢 赵国名将,经典战役:阏与大战重创秦军 对外破秦,对内掌管赋税,

            生儿赵括。兵,事,忧,善终。

 3  赵括  ?-前260  赵国大将   其人夸夸其谈,毫无实战经验,赵奢死后,赵孝成王立。

           秦重兵攻赵,相拒长㔻,廉颇用坚辟固守消耗秦。秦用反间计,宣称只怕赵括,

            赵王听信,命括为将,括母上书赵王,提出括傲慢贪财,不可为将,赵王决意。

            白起用奇兵,假装败退,背后偷袭,结果射杀赵括,坑杀降降兵40万。 

4=-  赵襄子(?―公元前425年),嬴姓,赵氏,名无恤(亦作“毋恤”),春秋末叶晋国大夫,赵氏家族首领,战国时期的赵国的实际创始人。谥号为“襄子”,故史称“赵襄子”。赵襄子中的“子”与其父赵简子以及当时其他韩康子、魏桓子中的“子”一样,不是名字而是对大夫的敬称。 

5=-  赵雍(约公元前340年—前295年),嬴姓,赵氏,名雍(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故当称为赵雍,不叫嬴雍),战国中后期赵国君主,生于赵国首都邯郸。赵武灵王在位时,赵国军事力量不强,受中原大国欺侮。林胡、匈奴等游牧民族也不时骚扰,邻境较小的中山国也时常进犯。赵武灵王二十四年(前302年)颁布命令,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改革军事装备和作战方法,赵国因而得以强盛。后陆续率将士攻击匈奴,占领今内蒙古南部黄河两岸之地,建立云中、九原两郡,又在阴山筑长城以抵御胡人。因此战国晚期赵国成为实力仅次于秦、齐两国的军事强国。晚年传位于子赵惠文王,自号为“主父”,公元前295年的沙丘之乱中被围困饿死于沙丘宫(今河北广宗县大平台村一带)。谥号为武灵王,赵国君主称王,自武灵王谥号始。 

6=-  赵胜(约前308年-前251年),战国四公子之一,赵国贵族。赵武灵王之子,惠文王之弟。因贤能而闻名。刻于东武(今山东武城),号平原君。他礼贤下士,门下食客至数千人,和朋友关系处理的很好。但不注意礼貌对待平民,后在一名门客的指导下和平民搞好了关系,威名大震。赵胜初为赵惠文王之相,赵惠文王死后,又为赵孝成王之相。赵孝成王七年(前259),长平之战后,秦军进围赵都邯郸(今属河北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胜尽散家财,发动士兵,坚守城池,长达三年之久。赵王派赵胜向魏和楚求援。九年,食客毛遂自告奋勇,同赵胜去楚国求援,说服了楚王,派春申君率军救赵。此即“毛遂自荐”。援军到来之前,邯郸城内兵困粮尽,赵胜尽散家财,发动士兵坚守城池。直到楚军和魏信陵君援兵赶到,解邯郸之围。

7=-赵佗(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1] ),恒山郡真定县(今中国河北正定县)人,原为秦朝将领,与任嚣南下攻打百越。秦末大乱时,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代表作:创建南越国。赵武帝乘秦之乱,奄有岭表,都于番禺,与汉高祖各帝一方,有爱民之仁,有保邦之智,武功慑乎蚕丛(安阳王蜀泮),文教振乎象郡,以诗书而化训国俗,以仁义而固结人心,教民耕种,国富兵强。赵佗是南越国第一代王和皇帝,前203年至前137年在位,号称“南越武王”或“南越武帝”。。。。。。真英雄才略之主也。

二、西汉1

8  .赵充国  137-前52  甘肃天水  后移居永登西西汉名将,率七百壮士奇袭匈奴,

         俘虏西祁王,平定西羌,拥立汉宣帝。在部队中有勇有谋,很是熟悉

         匈奴和氐羌的习性,在效忠汉武帝时期,曾率百位壮士突围匈奴,并率军击败

        氐族叛乱,出击匈奴时俘虏了西祁王,到了前61年,还平定了羌人叛乱,在他

        去世后,甘露三年被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享年86谥壮候

三、三国2

9   赵云?-229  河北正定  赵云曾多次挽救刘备阵营的将领与危难之中。其胆识无人可及。

           最为出名的莫过于长坂坡的一战,一竿长枪,杀的八十多万曹军丧胆。单骑救主,

           与张飞江,斗,国、识。

10=-  赵累,字阚穗。为人忠诚廉直,为关羽军前都督、粮料官。关羽攻打襄阳时,王甫举

     荐赵累为都督驻守荆州,但是关羽不听。关羽败走麦城,赵累秉持忠义,临危不惧,

     最后不幸战死于乱军之中,壮烈牺牲。 

四、唐1

11   .安西副大都护赵颐贞(?~735?),开元名将

五、五代1

12、赵彦徽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与上(太祖)同事周世宗,尝拜为兄”,

          其年应长于太祖,他在后周世宗初年的职位,当与太祖相近或稍高。与宋太祖的

          关系一般,《宋史》里也没有专门的传。与张光翰同于建隆元年5月首先被罢军职,

          后即改为建雄军(晋州,今山西临汾)节度使。可能与“陈桥兵变”中张光翰、

          赵彦徽两人的向背,直接关系到兵变的成败,张光翰、赵彦徽也许是在兵变最初时

          态度不太明朗,尽管他们还是支持赵匡胤的兵变,但赵匡胤对他们并不放心,因而

          在平定潞州李筠之后,急忙解除他们的兵权,可能为了防备在其后镇压张光翰、

          赵彦徽原来的上司、后周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淮南节度使李重进时,别生枝节。

           开宝元年死。同样不知其终年多少。

六、北宋5

13  赵匡胤:北宋皇帝,抵御北汉和契丹联军时发动陈桥兵变,登基后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 

      赵匡胤  927-976河北涿州   父赵弘殷,母杜氏,960开国称帝,964灭荆南,

      965灭后蜀,966灭南汉,他应天顺人、黄袍加身、盟立金匮、权释杯洒、南北用兵、

      统一中国;“杯酒释兵权”中央集权、重文轻武;修身正已、身死如谜:病前光义赶走 

       殿中全部人,只他一人在,在外听到内有异样响动,不一会光义出來说:

    `圣上驾崩了',然后忽忽离去,畄下千古谜 ! 

14=-  赵普(922年-992年),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徙居洛阳。 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早年曾被刘词辟为从事,后担任赵匡胤(宋太祖)的掌书记。显德七年(960年),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宋朝。乾德二年(964年)拜相,协助赵匡胤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淳化三年(992年),赵普病逝,年七十一。宋太宗亲撰八分字神道碑赐之。累封韩王,赐谥“忠献”,并配飨太祖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赵普虽读书少,但喜观《论语》。其“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对后世很有影响,成为以儒学治国的名言。 

15=-  赵抃(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景祐元年(1034年),赵抃登进士第,除武安军节度推官。历知崇安、海陵、江原三县,通判泗州。至和元年(1054年),召为殿中侍御史。其后出知睦州,移梓州路转运使,旋改益州。召为右司谏,因论事出知虔州。宋英宗即位后,除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治平元年(1064年),以龙图阁直学士再知成都。宋神宗即位后,官至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晚年历知杭州、青州等地。元丰二年(1079年),以太子少保致仕。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 

16=-  赵高峰(1012-1114),播州扶欢(今重庆綦江)人。北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进士,累官至长沙太守,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告归。 

17=-  赵雄,1128-1193,字温叔,四川省资中县文江渡人。宋孝宗时官至右丞相。光宗时,进封卫国公。他直言敢谏,御国,终遭诽谤而去职。

七、南宋2

18  赵方  ? -1222   湖南衡阳东北  抗金名将  先起自儒业进士,后镇边十年,捍卫京西,

     藩屏一方,使宋无北顾之忧,金人畏之。用兵长于谋略,用将知人善任,三战枣阳,

     再败金军,大小七十佘战,终于金军全面溃败,完颜赛兵败被杀。

19  赵葵   1185-1266   赵方幼子  湖南衡山 抗金将领,隨父行阵,多立战功,平定李全叛乱,

      卫护京师之战中功劳卓著,在扬州八年,垦田治兵,金军不敢入犯。1234议收三京,

      失败降官。

八、明1

20=-  赵德胜(1325年—1363年),人称黑赵岁,濠(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功臣,爵封梁国公,谥武桓。主要成就 镇守南昌、从征陈友谅。

九、清2

21=-  赵良栋(1621年-1697年),字擎之,号西华,甘肃宁夏(今宁夏银川)人,清朝名将,河西四汉将之一。赵良栋原是陕西绿营守备,后随洪承畴经略云贵,累升至广罗总兵。康熙十一年(1672年),调任天津。三藩之乱时,赵良栋升任宁夏提督,平定驻军叛乱,后率部进入四川,夺取成都,升任云贵总督、兵部尚书。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赵良栋病逝,谥号襄忠。乾隆年间进封一等伯爵。主要成就:平定三藩之乱。 

22=-赵邦诏(1715-1767),本名宏榜,乾隆赐名邦诏。乾隆二十二年武进士。年少习武,臂力奇大,饭量惊人。据传一日可食三升米,故而方圆村民,一家添丁亲朋好友挽着三升米蓝相贺,沿习至今。根据清高宗实录:163,505,453,1500卷,赵邦诏曾担任过:四川松潘镇副将,广东右翼镇总兵,福建提督,御前侍卫,护军统领,前锋统领,步军统领等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