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楚国800年江山亡于秦,不是楚王太怂,而是屈景昭三族树大根深

 零壹贰012 2024-05-22 发布于湖北

楚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霸主之一,疆域辽阔,国力雄厚,可谓是当时的超级大国。然而,这个曾经强盛的国家最终还是被秦国所灭亡。究其原因,很多人认为是楚王太过怯弱,无力整顿朝政。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楚国覆灭的根源,其实在于屈景昭三大贵族家族的存在。这三大家族权力滔天,根深蒂固,令楚王难以左右,最终酿成国家覆亡的大祸。那么,屈景昭三族到底是何许人也?他们又是如何把持住楚国朝野,令楚王失去统治大权的呢?

楚国800年江山亡于秦,不是楚王太怂,而是屈景昭三族树大根深

一、楚国贵族制度的由来

要追溯楚国贵族制度的起源,就不得不从楚国的建立说起。楚国的前身是春秋时期的楚邦,由姬姓子孙后裔楚共王熊绎所建,定都于熊城(今湖北随州)。

作为周朝的诸侯国,楚邦一开始也是实行分封制的,楚共王将国内土地分封给亲信重臣,以巩固自己的统治。这些被分封的臣子便成为了楚国的第一批贵族。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贵族家族不断壮大,世代相传,逐渐形成了楚国独特的贵族制度。到了战国时期,楚国的贵族已经成为一股无法无天的力量。

楚国800年江山亡于秦,不是楚王太怂,而是屈景昭三族树大根深

在楚国众多贵族中,屈氏、景氏、昭氏三大家族最为显赫。他们都是楚国王室的亲属,世代在朝为相,掌握着楚国的军国大权。

屈氏是楚国开国君主楚共王的后裔,景氏和昭氏则是楚王室的旁系。这三大家族凭借与王室的亲缘关系,在楚国政坛上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战国中期,随着楚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屈景昭三族的权势也与日俱增。他们不仅在朝中把持重要职务,在地方上也拥有庞大的封地和私兵。有些时候,他们的实力甚至可以压过楚王。

楚国的贵族制度与其他诸侯国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是楚国贵族的数量之多,史书记载当时楚国有上千个大小贵族。

其次,楚国贵族在自己的封地上拥有高度的自治权,可以自行征税征兵,简直就是"一国中之国"。

楚国800年江山亡于秦,不是楚王太怂,而是屈景昭三族树大根深

再者,楚国贵族世袭制度根深蒂固,爵位可以世代相传,导致贵族家族的势力越来越大。

楚国贵族与王室的关系密切,他们不仅是王室的亲属,也是王室的最坚实的依靠力量。但同时,他们对王权的掣肘也是最大的。

正是这种特殊的贵族制度,造就了屈景昭三族在楚国的根深蒂固。他们凭借血缘和世袭的优势,将楚国的大权渐渐掌控在自己手中,成为了楚王难以摆脱的心腹大患。

二、屈景昭三族的权力版图

屈景昭三大家族在楚国的权力版图可谓是遍布朝野。在朝中,他们把持着楚国最重要的军国大权。

屈氏掌管楚国军队,世代出任"大司马"一职,统领楚军。景氏则掌管国家财政,世袭"大宰"之位,负责征税和国库。至于昭氏,他们则主管吏治,掌管文武百官的任免升黜。

楚国800年江山亡于秦,不是楚王太怂,而是屈景昭三族树大根深

凭借这些关键要职,三大家族在朝中左右朝政,影响力不可小觑。任何重大决策,楚王都必须先与他们商议,否则难以付诸实施。

在地方上,三族的权力同样滔天。他们在楚国各地都拥有庞大的世袭封地,可以自行征税征兵,拥有私兵。有些大族甚至拥有整个郡县的统治权。

这些封地散布在楚国各地,有的在国都附近,有的则在边远地区。不过无论在哪里,这些封地都是三族的根基所在,是他们在楚国大肆渗透的基础。

除了掌控朝野大权外,屈景昭三族最可怕的是,他们还把持着楚国的军队。

按照楚国的制度,楚军由王室直属的"三军"和各大贵族所拥私兵组成。而屈氏作为"大司马"世家,正是掌管这支庞大的联合军团。

在战时,各地贵族必须按照规定,派遣自己的私兵加入楚军。而这些私兵的统帅权则操纵在屈氏手中。

楚国800年江山亡于秦,不是楚王太怂,而是屈景昭三族树大根深

一旦屈氏要对抗楚王,就可以借助手中的军权,号令各路贵族兵马听从自己的调遣,从而形成强大的武力。

有了军队在手,屈景昭三族的权力就更加难以撼动了。他们可以借助武力,镇压朝中的异己,肆意妄为。

除了军权,屈景昭三族还把持住了楚国的交通要冲。

楚国疆域广阔,但由于地形复杂,全国仅有几条主要的交通干线。而这些干线上的要津关口,全都被三大家族所把持。

比如长江中下游一带,几乎所有的渡口和关隘都被三族的封地所包围。想要通过这一带,就必须经过他们的同意。

再比如连接中原和东南的赣、衡一线,同样被三族的封地所切断。任何军队想要从中原进入楚国内陆,都必须先取得三族的许可。

楚国800年江山亡于秦,不是楚王太怂,而是屈景昭三族树大根深

垄断了交通要道,三族就掌控了楚国的命脉。他们可以借此控制军队的进出,影响战争的进程;也可以借机剥削过路的商旅,谋取私利。

正是凭借在朝野、军队和交通要道上的全方位把持,屈景昭三族才能在楚国如此嚣张跋扈,成为楚王难以去除的心腹大患。

三、楚王的无力改革

吴起变法虽然给楚国带来了短暂的辉煌,但其根本性的矛盾并未解决。吴起去世后,屈景昭三族再度卷土重来,令楚王的改革之路举步维艰。

历代楚王都有改革的愿望,他们深知贵族势力是楚国的祸根,必须予以根治。然而每当他们想要动手时,便会遭到三大家族的疯狂反对和阻挠。

比如楚怀王时期,他曾想效仿秦国的做法,削弱贵族权力,集中国力于王室。但屈氏等人便立刻联合起来,声言"王室若不保护我等,我等亦不保护王室"。

楚国800年江山亡于秦,不是楚王太怂,而是屈景昭三族树大根深

面对如此威胁,楚怀王不得不作罢。后来他又想借助纵横家的力量,削平贵族,结果反而被贵族们诬陷"与外人勾结",险些被废黜。

再如楚顷襄王时期,他曾下令将贵族的私兵编入国军,以削弱他们的武力。谁知这一命令下达后,各地贵族纷纷拒不执行,甚至公开造反。

最终,楚顷襄王不得不亲自率领亲信军队前去平叛,双方在阵前对峙数月,最后是楚王让步,撤回了命令。

面对如此棘手的局面,楚王们只能暗中寻找外援,希望借助外力来扭转局面。而吴起,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楚悼王所延揽的。

吴起到任后,立刻铲除了贵族的根基。他停发了边远地区贵族的俸禄,迫使他们自己开垦土地;又下令贵族爵位只能世袭三代,三代之后就要收回土地和爵位。

这些措施无疑是在直接动摇贵族的根基。加之吴起还大兴军备,提高了军队的实力,令贵族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楚国800年江山亡于秦,不是楚王太怂,而是屈景昭三族树大根深

于是,屈景昭三族再次团结一致,联合起来对抗吴起的变法。他们暗中拉拢党羽,公开唱衰吴起的政策,甚至还派人刺杀吴起。

吴起虽然手腕了得,但终究敌不过深藏已久的贵族阶层。变法九年后,楚悼王驾崩,吴起便遭到了贵族的疯狂报复,被活活射杀。

吴起变法的失败,令楚国再次陷入了贵族把持的泥淖之中。然而,仍有一些人在努力反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诗人屈原了。

屈原是楚国宗室的后裔,他亲眼目睹了贵族们如何把持朝政,如何败坏国家的根基。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反对派,成为了楚王的谋士。

在屈原的建议下,楚王先是下令将贵族的私兵全部编入国军,并由王室直接任命将领,以削弱贵族的武力。

接着,屈原又建议楚王将贵族的世袭土地全部收归国有,只给予俸禄,从而切断他们的经济来源。

楚国800年江山亡于秦,不是楚王太怂,而是屈景昭三族树大根深

这些措施一经实施,便引起了贵族的强烈不满。他们纷纷拒绝交出私兵和土地,甚至还联合起来,在楚都附近扬言造反。

面对如此危机,楚王不得不亲自率军前去平叛。双方在阵前对峙数月,最终楚王还是选择了让步,撤回了命令。

屈原的反抗就此失败,他被贬谪到了偏远的江南地区。后来,他在沉痛之际投江自尽,成为了楚国历史上一个令人扼腕的悲剧人物。

四、贵族内斗加速楚国覆亡

虽然屈景昭三大家族在楚国朝野把持重权,但他们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相反,由于利益的分歧和权力的争夺,三族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和勾心斗角。

首先是屈氏和景氏之间的矛盾。屈氏作为楚王的宗亲,地位最高,他们一直想将景氏这个"干将"压制下去。而景氏凭借掌管国家财政的优势,也在暗中与屈氏争斗。

楚国800年江山亡于秦,不是楚王太怂,而是屈景昭三族树大根深

其次是昭氏与屈景二族的矛盾。昭氏虽然也是楚王亲族,但地位却远不如屈景二族。他们一直在寻求机会,想在朝中分一杯羹。

再者,三族内部也存在着世代恩怨。比如屈氏内部就曾经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宗族内讧,双方你死我活,最终导致屈氏一分为二。

这些内部矛盾时有爆发,使得三族之间也是你来我往,互相倾轧。有时候,他们甚至会联合其他小贵族,对付自己的宿敌。

正是由于这些内部矛盾,加之贪婪的私利心,屈景昭三族才会不顾大局,相互倾轧,最终酿成楚国的覆亡。

比如在楚怀王讨伐秦国的蓝田之战中,楚军虽然取得了节节胜利,但最终却因为三族的内斗而功亏一篑。

当时,楚军已攻克秦国数城,直逼咸阳。但屈氏和景氏的私兵在战争中伤亡惨重,两族便联合起来,要求楚怀王撤军。

楚国800年江山亡于秦,不是楚王太怂,而是屈景昭三族树大根深

楚怀王本想乘胜追击,但无奈三族的压力太大,只得作罢。结果楚军在撤退途中遭到秦韩魏三国的围攻,被斩首八万人。

再如楚顷襄王时期,他曾下令将贵族私兵编入国军,以削弱三族的武力。但三族联合起来公开造反,楚顷襄王不得不亲自率军前去平叛。

双方在阵前对峙数月,最终楚王不得不让步,撤回了命令。三族的武力再次得到保留,他们的权势也因此得以延续。

正是由于屈景昭三族的这种内斗和私心杂念,楚国的国力日渐衰微,最终为秦国所取代,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先覆亡的一个。

公元前278年,秦国发动了对楚国的决定性进攻。当时楚国内部正值三族内斗的高潮,根本无暇应对外敌的入侵。

秦军攻城掠地,直逼楚都寿春。楚王启虽然拼死抵抗,但终究敌不过秦军的压境,被迫弃城而逃。

楚国800年江山亡于秦,不是楚王太怂,而是屈景昭三族树大根深

公元前223年,秦军攻陷寿春,楚王启战死,楚国宗庙被焚,八百年的江山就此覆亡。从此,楚国这个曾经的霸主彻底从历史舞台上退场了。

正如吴起所言:"大臣太众,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楚国之所以会走向覆亡,正是由于贵族权力的滥用和内斗,令国家元气大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