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告别“高压”管理,探寻教育管理的“温情密码” | 陈黎明

 丛耘720 2024-05-22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在当今的教育管理领域,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许多管理者过于强调管理的严格性和规范性,却往往忽视了人性的一面。他们坚信只要强化管理,学校就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然而这种做法往往忽视了教师的感受和学生的需求,使教育过程变得枯燥无味,甚至带有逼迫的意味。

教育,本质上是师生之间心灵的交流,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沟通。但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由于管理者过于注重表面的秩序和成绩,导致教育过程变得机械化、程序化,失去了原有的活力和温度。教师们在高压下工作,难以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性和热情,学生们也在这种氛围下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更为严重的是,当管理者威信不足时,他们往往会采用发脾气的方式来维持自己的权威。然而这种做法只会让下属感到厌恶和反感,进而降低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相反,如果管理者能够树立起良好的威信,那么他们的发脾气往往会被视为真性情的表现,甚至会被视为一种人格魅力。但无论如何,发脾气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一个真正的管理者,应该懂得尊重和理解下属。他们知道,只有通过给予下属正确的方向和方法,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这就要求管理者首先要确保自己安排的工作方向是正确的,是在做正确的事。同时,他们还要确保过程的正确性,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避免盲目决策和随意行事。

某校的校长李华,他深知教育的本质和管理的真谛。他从不随意发脾气,而是注重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每当学校遇到问题时,他都会召集教师团队一起讨论,共同寻找解决方案。他尊重每个教师的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在他的带领下,学校的教师团队充满了活力和创造力,学生们也在这种氛围下茁壮成长。

李校长还注重给教师提供成长和发展的机会。他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和学习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教育研讨会和比赛。他相信,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同时,他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通过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当然,管理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和困难。但李华从不轻易指责教师或学生,而是努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他相信,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和合作,才能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对于那些无法立即解决的问题,他也会实事求是地告诉教师和学生,并鼓励他们保持信心和耐心。

李华校长的管理方式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广泛认可和赞誉。他们认为他是一位真正懂得教育和管理的人,他能够尊重和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给予他们正确的方向和方法。在他的带领下,学校不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荣誉,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和教师。

古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在管理领域同样适用。

一个真正的管理者应该懂得换位思考,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他们不会强迫别人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也不会因为自己有某方面的专长就苛求别人达到某种要求。相反,他们会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和优势来安排工作,让每个人都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最大价值。

真正地服务教师、尊重教师,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或不加约束。而是要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给予教师正确的方向和方法,帮助他们成长和发展。同时,管理者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教师的信任和尊重,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

正如古人所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一个真正的管理者应该懂得顺势而为、因势利导,让一切事物都按照自然的规律发展。在教育领域里,这意味着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茁壮成长。同时,也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让他们成为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

毋庸置疑,管理不仅仅是发脾气或强化规范那么简单。它更需要管理者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够真正理解并尊重人性和教育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学校,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来源:作者原创投稿授权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