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民政府《存款利息所得税调查办法》出自何人之手(第一集)——红税工税史馆

 红税工 2024-05-22 发布于山西

各位宣传员同志们,关于1937年7月7日的沟桥事变,网上有大概的叙述,老赵看后感觉不太具体。昨天在红税工近代历史资料信息库中觅得1937年7月17日小学通讯》一份,其中刊载有1937年7月13日,中央社电文一稿,记录了日军进攻北平守军的一些情况,分享给同志们

中央社北平13日下午10电:

日军于13日晨,陆续由通州经永定门外大红门开赴丰台,至11时许,复有日军400余名,乘载重汽车65辆,携带坦克车四辆,迫击炮七门,卡车四辆。突向我军挑战,意欲入城,我军当即阻拦,随即开始冲突,双方战事激烈,日军死伤颇多。

据由永定门外入城某军官谈,日军大部在永定门外,北宁路铁桥下,屯积颇多。当冲突时,日军曾以坦克车向我军冲击,我军奋勇抵抗,一时战事颇为激烈,双方均有死伤。大部阵线在永定门外四里许之观音堂一带,记者欲出城探寻消息,因永定门业已关闭,记者遂登城站墙上远望,见城外居民纷纷逃难,步枪声颇为清晰,隐约间可望见日军之行踪。

至12时35分,并有重炮两响,声音极近,前门大街行人闻声纷纷躲避,各商店当即闭门,城内亦即严密警戒。

中央社北平,12时55分发。

就在1937年7月7日,华北日军有计划有步骤地向中国华北进犯的时刻,国际社会都在关注着事变的进展,国民政府驻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大使,都与这些国家的外长长时间会晤,争取同情。日本政府,也在国内发起总动员。

1937年7月9日,国民政府总统蒋介石、国民党领袖汪精卫在江西庐山以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名义,邀请全国各界名流、党政要员三百三十三人,在庐山举行谈话会,以共册“御辱图存”之大计,谈话会从1937年7月15日至8月12日。

1937年7月17日,也即会议第三天,蒋介石就发表了著名的庐山谈话:“希望由和平外交方法”解决芦沟桥事变,但也提出了不得侵害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不改变冀察行政组织、不撤换中央政府所派地方官吏、第二十九军现在所驻地区不受任何约束等四项最低限度要求。表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宣布了国民党准备抗战自卫的方针。

据《庐山谈话会邀请人员名册》记载,崔敬伯前辈是第一期八十三位在邀人士之一。

1951年5月20日崔老在中央税务总局任副局长时填写的《自传》,其中有这一段历史的记载:在北平任教而志趣相投的有杨秀峰、张友渔、范文澜、齐燕铭、黄松龄、侯外庐、王慎明、千家驹诸位。到了1934年秋,于教课之外,又担任北平研究院的研究员,从事经济研究的工作,那时主持院务的是李书华,一同任事的有严济慈、徐炳昶诸位。到了1936年,因为日本的侵略日亟,在北平的教育界同人有了救国会的组织,于是以北大教授马叙伦先生为领导,积极从事于救国会的工作。同时北方同志也有一个救国会的组织,其中有李锡九先生及杨秀峰、张友渔同志。一直到1937年“七七”事变后的7月底离开了北平。

这样,我们可以判断,崔老在参加了第一期谈话会后,立即回到了北平,对一家老小做了简单的安顿,毅然决然地投入到“救国御寇”的抗日大军中。

崔老离开北平不久,七月三十日,北平沦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