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指窖止贪”悟家风

 弘毅道远 2024-05-22 发布于浙江

“指窖止贪”典出明代李中馥《原李耳载》:大臣王恕的儿子要到外地为官,为防止儿子日后做朝中“硕鼠”,王恕便引其到后宅说,“这里是藏金藏银的地方,有一窖金,有一窖银”。王恕死后,其子按图索骥,结果发现“皆空窖也”。至此,儿子豁然醒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史料记载,王恕乃明代五朝老臣,一生刚正清明、勤俭自律,被誉为“国朝第一正人”。王恕身后虽未给儿子留下真金白银,空窖之干净却让儿子领悟到廉洁从政、清白为官的道理。儿子受其影响,为官也像他一样,安贫乐道、修身律己,始终秉承清廉家风。这种精神财富让后人受益无穷。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哪种爱最深远?不是留下金银财宝,而是好的家风家教。因为家庭是个人成长的第一环境,是最能塑造人的精神的地方。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是一名贤明智慧的教书先生,他曾留下一副对联给林则徐:“粗衣淡饭好些茶,这个福老夫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儿曹任之。”在这种家训的激励引导下,林则徐少有壮志,出仕后不仅为国家民族作出了贡献,而且对子女也严格要求,将好家风继续传承,留下了“师友肯临容膝地,儿孙莫负等身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等经典名言。

“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给子孙留下什么样的家风,考验着为人父母者的品性和见识。南朝人徐勉身居要职,但他不营产业,家无蓄积,还常将自己的俸禄分给穷乏者。门人故旧劝他多留点财富传给子孙,他说:“人遗子孙以财,我遗之以清白。子孙才也,则自致辎軿;如其不才,终为他有。”无独有偶,东汉“四知”先生杨震同样不为子孙留财,他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遗“清白”给子孙,以身示诫,立之以规,让其子孙同具清廉之德,这种家风家训是一笔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金银钱财岂能相比?

好家风是无价宝,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聂荣臻元帅一生严于律己,对家人及身边工作人员要求十分严格,从妻子、女儿、女婿到孙女,都决不许以权谋私、搞特殊化。他曾说“教子之道贵以德”,这是他教育孩子最切身的体会,也是聂家最宝贵的家规。“布衣将军”潘振武一生把方志敏的《清贫》作为座右铭告诫自己、教育后人。将军去世后,他的夫人写下悼词告诫子女:“常德振武,孝义光晋,育九女,教九婿,平生无憾事。慰英灵,清白家风人称颂,载誉生前身后名。”

“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广大党员干部当结合实际,思考“指窖止贪”蕴含的道理,用以廉洁修身、从严治家,在为家人做好表率的同时,“把好家门、守好后院”,筑牢家庭“廉洁墙”,以良好家风带动党风更正、政风更清、作风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