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0后金融海归单亲妈妈放弃百万年薪,冒死拍了部全中国唯一的纪录片,登上了央视,敢叫板BBC。她的叛逆人生比电影还燃

 南京栖霞百仁 2024-05-22 发布于江苏

上了锁的洞穴、返不了航的沉船、淹没在水底的文明、长相奇特的水下生物。

这些场景就像小说或者电影里的画面,好像稍不留神就会意外闯入另一个世界。

不设限的人生

Brilliant Life

前段时间“九层妖塔原型古墓”上了热搜,

热水墓群有了新发现,

引起了网友对古墓的兴趣,

纷纷留言:果然艺术来源于生活、

天下霸唱原来是预言家。

人对埋没的文明都有种来自骨子的好奇,

发现的过程总能联想到冒险、宝藏。

陆地上的文明尚且如此,

你想过沉在水底的古城会是怎么样子吗?

被水淹没的那一刻,

古城的时间就静止了。

人们费劲心思的雕刻,

象征地位的牌坊也都不再具有意义。

但当它再次和人们相遇时,古镇带着沧桑和被埋葬的故事显现出它独有的神秘。只要看上一眼就会被它吸引。

古城是《水下中国》中的一篇,这也是中国首部水下生态系列纪录片。

除了古城《水下中国》还展现了奇特的海洋生物,

曾经满载宝贝,但现在却沉在水底的商船,

渔民们种植的水下“牧场”。

可以说《水下中国》填上了中国海域的空白。

不少人拿这部纪录片对标BBC出品的《蓝色星球》,影响力可见一斑。

但令人感到惊讶的是,这部影片的导演并非科班出身,周芳在接触水底世界之前,是位年薪百万混迹金融圈的姑娘,她35岁才开始纪录片拍摄。

周芳出生在湖南的一座山城里,上大学前她都没有见过海。小时候的她接触外界的途径更多是通过电视节目。

她在一档综艺里看到一个小女孩拿着录像机到处拍拍停停,年幼的她很羡慕电视里小女孩的经历,她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小女孩一样,到处游历,把所见所闻记录下来。

小小的种子在那时已经埋下,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颗种子在周芳的心里沉睡了。在父母的期待中,周芳获得了更符合世俗标准判断下的成功。

长大后的周芳去国外攻读了MBA,脱离学校后她顺理成章地进入到金融行业。回国后,年轻敢拼的她在投行里年薪过了百万,并且很快占得一席之地。

“可能是别人羡慕的那种'小资’生活,每天在高档写字楼里,和客人喝喝咖啡。”

职场上的成功虽然带给周芳不小成就感,但她总是全国飞来飞去,做着同样的事情。

周芳不甘心一辈子就这样为了账户里的数字奔波,她想留下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一次偶然,周芳的一位女性朋友给她看了自己的水下写真,这时周芳才意识到原来在水下还可以摄影,那是完全不同的视角。

她在工作之余开始学习潜泳,并且尝试拍摄。

周芳非常喜欢水下世界,有次在结了冰的水里,陪同她的摄影师冻得手都按不下快门了,他让周芳赶紧上岸。但周芳总是最后一个上岸的人,她一个人留在了水里。

“如果还有50帕空气,我就想多待5分钟。”

她还结识了不少“生活”在水底世界的朋友,有位水下工作者能准确说出每个鲨鱼的性格,他把鲨鱼掉的牙齿捡起来当做收藏品,这样的生活方式令周芳感到惊奇不已。

但长期接触水底世界也必然伴随着风险,一次目的地偏远,手机没有信号,周芳失联了10天,令她母亲担心不已。

另外,此时的她已经是三个女孩的单亲妈妈了,不少人因为这个身份,不得不就此放弃自己的梦想。

但周芳觉得:我不能因为自己是一个母亲就驻足不前,也不能因为我不是母亲就冒险。

没过多久,周芳选择辞掉了投行的工作,成为了专职水下摄影师。

“人是没有精力同时兼职做好两件事的。”

职业转换后周芳最直接的感官是

衣柜里收纳的衣服全部换了个风格,

原本职场上搭配的正装

换成了牛仔裤和彩色的T恤。

没有了职场的压力的她,

终于可以拿起摄影机开始她想要的旅程。

她在斐济看到过成群结队的蝠鲼

这般壮观景象即使在BBC也未曾见过。

她在全世界各地拍摄鲨鱼,

有人送了她个名字:追鲨鱼的paupau。

周芳最喜欢的海域是加拉帕格斯。

那里没有高楼大厦象征的现代文明,

保留着很多原始的自然风貌。

周芳还去北冰洋记录过水下世界,她正因这次潜水挑战了自己的极限而感到自豪时,几个俄罗斯教练找她闲聊,让她醒悟过来。

“你潜过抚仙湖吗?”

“没有。”

“我们潜过,还创下了当时的世界纪录。”

周芳听完愣住了。

“原来我对最该熟悉的水域那么陌生。”

也是这个时候,周芳决定拍一部能展现中国水下特色的纪录片。

回国后,她开始筹备《水下中国》的拍摄工作,她和朋友组成了6个人的团队,一拍就用了三年时间,素材就有将近80个T。

拍摄时她再次转变身份,从爱好者转变为职业纪录片导演,她不仅要保证画面的可用性,还要向观众展现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就对她的工作提出新的挑战,挑战同时意味着未知的危险。

拍摄洞穴时,她和队友在广西的红军洞里偶然发现了盲虾。

她们追着盲虾到了计划之外的洞穴,周芳专注到了忘我的境地,不知不觉到了深处,她没有注意到自己不知何时已经脱离了绳索的保护。

在水底下绳子是引导潜水员返回的唯一工具。

意外突然出现,脚蹼轻轻碰到了沉寂的泥沙,原本清澈的水立马变得浑浊,可见度几乎为零,没法再辨别方向,四周的黑暗像棺材板一样向周芳压来。

周芳心想:这下完了。

但她知道越危险越不能慌乱,紧张只能更快的消耗氧气。她们摸着墙壁往前走,幸好她们摸到了尽头,调转方向,她们才安全返回。

神秘而又吸引人的洞穴,差点让作为拍摄者和导演的她葬身水底。

她也同样领略到水底世界的美丽。

沉船在水下重新焕发的生机

鱼儿在水手的床铺上安家。

最令周芳感到震惊的是在千岛湖

看到的被水淹没的文明。

这是她第一次在水下看到中国的文字,图腾。

“突然有了归属感。”

《水下中国》除了拍出中国的特色,因为周芳的女性视角,纪录片变得更加细腻,富有人文关怀。

在探访狮城时遇到了村子的原住民许先生。许先生向纪录片团队讲述了他小时候的点点滴滴。

门口的台阶上,许先生的父亲曾拿着砖头保护过自己的家人;许先生还请求周芳再次下水时能带回老房子的一片瓦留作纪念。

《水下中国》添上了中国水下领域的空白,

让生活在陆地上的人们

领略到水下世界的丰富多彩。

周芳做了她认为有价值的事,不仅丰富了自己的阅历,还把水底世界展现到世人面前,人们通过纪录片更加了解了自己国家的文化。

因为这样特殊的贡献,周芳多次接受央视采访,还被家乡湖南评选为:最美湘女。

《水下中国》的完成绝不是周芳职业生涯的结束,她还在筹备第二季的拍摄工作。

其实放弃一个梦想很简单,随便找个借口就可以,只是再回顾往事时,难免会留遗憾。

周芳是有追逐梦想的勇气的。她一反大众对女子柔弱的印象,敢领着团队下水拍摄首部纪录片;也没有因为年龄就拒绝水下的高压、严寒。

周芳在自述里这样写道:

“短短的一生中,我们能有几个唯一?能有几次不计结果的投入?

所幸,我有一次!

乘时光未老,把故事藏在眼底,风霜留在脸上,我大步向前!

本文图片主要源自@《水下中国》

微博@周芳vs追鲨鱼的PAUPAU、网络

感谢授权!

[1]《水下中国》

[2]《湖南山城女孩:拍水下纪录片,叫板BBC|闪光少女》

[3]《湖南女孩叫板BBC,拍出中国的水下世界,震撼程度爆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