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情时刻丨蒲明华:向母亲“百度”

 长河副刊的书架 2024-05-22 发布于山东



自从我呱呱坠地,就对母亲有强烈的依赖。一旦嗅不到母亲的体香、触不到母亲的肌肤,就会哇哇大哭,号啕不止,直到有母亲的味道出现。

从我记事起,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向母亲请教,只有经过母亲同意后才敢去做,否则束手无策。

在我的脑海中,母亲无所不能。

那些普通的食材,在母亲的亲手烹饪下,很快香味十足;那些不用的废弃衣物,经过母亲的一番加工改造,做出很多种漂亮的手工饰品、暖和舒适的布鞋、时尚的小裙子,又能变废为宝,继续使用;所有人情世故的礼尚往来,母亲都做得非常到位,深受大伙称赞!

后来,我去外地上学了,怎样打理自己的生活、怎样与人相处,我都要打电话向母亲请教,因为她是我的主心骨!

想起大学报到那天,母亲送我上车,火车刚启动,我就给母亲打电话:“妈妈,我上车了,然后怎么办啊?”

“你就一直坐车呀,坐到目的地下车,找到学校新生接待处,让他们领着你去报名注册!”

下车了,我按照母亲的指点找到接待处的同学,又拿出手机:“妈妈,我找到他们了,我该怎么对他们说呀?”

很快,母亲又打来电话教我如何跟接待的同学交流,还不停地嘱咐我报到注册了就马上给她打电话。

就这样,我每做一件事、每到一个地方,我都要向母亲询问和汇报,接待我的那两个同学笑着说我是个没心的孩子,这么大了还要事无巨细向母亲请示。

虽然我嘴上不吭声,心里却坚定地认为只有母亲才是最值得信任的人。有母亲的幕后指点,我才有了做事的勇气和力量!

那时,母亲总是疼爱地嗔怪我都是大学生了,还什么事都要向她询问,什么时候才能让她省心啊?

母亲口里嗔怪我,但又不停地为我操心忙碌着,变天了要加减衣服,生活费是否花完了……

那时的她,虽然时时处处为我的生活、学习、健康、安全牵肠挂肚,但是她非常快乐,精神状态非常好。

当我为人母后,看着自己养孩子这么辛苦,想想母亲也是这样把我养大的,才懂得了母亲养大我是多么不容易!每每想到此,我都潸然泪下。

由于母亲年岁已高,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遇到的很多问题,我不想再让她老人家为我担心了,很多次打电话,都是报喜不报忧。

渐渐地,我不再向母亲咨询了。尤其是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不会的事情,我都会上网去百度。百度里一搜,所有问题的解答方法都有了。

在我心中,母亲的军师地位逐渐淡出我的工作、生活,不再成为我生活的主心骨了。

自以为:让母亲不再为我的事情担惊受怕,劳神费心;让她衣食无忧,吃饱穿暖;让她静心安度晚年。这是我对母亲最孝顺的方式。

可是,我渐渐发现,母亲的精神状态越来越不好,这是什么原因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一天晚上,去一个朋友家玩儿。

朋友的孩子不吃饭,总是哭,朋友马上拿起电话向远在千里之外七十多岁的母亲咨询。

我嘲笑她:这点小事儿可以去找百度啊,比给向远方的母亲打电话咨询省时省力多了。

朋友看着我笑着说:“那可不一样。电脑的回答很冰冷,没有声音,没有感情;只有母亲的回答才让人心里暖暖的,有温度有力量。”

她的话,让我心里为之一震:是啊,我有多久没向母亲讨教了?

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增多,感觉母亲越来越原生态了:胆小怕事、思想观念陈旧;不会上网,跟不上时代;生活常识已经落伍……

经过朋友的这一提醒,我如梦初醒!

是啊,向母亲请教,她会感觉到孩子们仍然需要她,有被人需要的价值感和成就感。

我终于明白母亲越来越不快乐的原因了。想到此,我赶紧回家,找出一些对我来说不是问题的问题,向母亲“百度”!

(已载5月17日《德州晚报》)


END


作者:蒲明华   ■编辑:王晓松

■责任编辑:陈广江   ■终审:张富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