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胶东人文杂谈:生僻字“菼”与清代文登籍进士孙菼

 胶东故事会 2024-05-22 发布于山东

提到“生僻字”,很多朋友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都是那种结构复杂、笔画繁多的汉字。但实际上,有些结构简单、笔画较少的汉字同样也很少使用。本文所要聊的“菼”这个字,即属此例。

“菼”字的构成比较简单,上面一个草字头,下面一个炎,乍的一看,感觉是个形音字。但如果按照“炎”去读的话,其实是不准确的。

根据字典的解释,“菼”的读音为tǎn(由炎构成的字不少也发tan音,比如谈、郯、毯等),含义为初生的荻,似苇而小,茎秆可以编席箔等。

由于相对生僻,菼字能组的词也很少,主要就是“葭菼”。其典故出自《诗·卫风·硕人》中的“鳣鲔发发,葭菼揭揭”。

菼字虽然在生活中很少使用,但古代却不乏以其命名者,尤其是那些书香之家。在胶东历史上,就能找到相应的例子,比如清代文登县的孙菼。

根据《文登县志》等资料记载,孙菼为文登东关人,生活在清代中期。他在乾隆九年(九年)考中举人,随后一年(乾隆十年,乙丑)又连捷考取进士。

考中进士之后,孙菼并未出任要职,只是担任过沂州府和莱州府的教授(负责教育,正七品)。据说起初朝廷本欲授他知县官职(知县也是正七品,但显然比教授有实权),但根据当时的回避制度,知县需回避本省(山东),而教授只需回避本府(登州府)。孙菼为了离家近而尽孝,就选择在本省担任教授。而根据《掖县志》的记载,孙菼具体到莱州府上任是在乾隆二十六年。

如果把范围放在胶东以外,以“菼”为名的历史人物就更多。其中,清康熙年间的韩菼应该是最出名的一个。韩菼,江苏长洲人,康熙十二年状元(会试、殿试均为第一),后来官至礼部尚书。由此可见,“菼”虽生僻,但似为佳名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