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4@113】终身成长

 阳光清茶 2024-05-22 发布于安徽

这个月,群里阅读的书籍是《终身成长》,我领读了第七章后两节。

因为领读,我把这本书听了三遍,读了一遍,领读的章节认认真真的读了三遍。

这些年,因为坚持阅读,确实看见了自己的成长,从一名焦虑的妈妈慢慢成长为心境平和的妈妈。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想心境平和,而是不知道如何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而书中可以找到答案。

很感谢这些年自己的坚持,让我现在行走在终身成长的路上。

下面是我的领读稿,花费了我不少时间。

当我把领读稿完成,很有成就感。

先完成,再完美,相信你们也可以。

阅读书籍:《终身成长》

阅读内容:第七章后两节

阅读主题:如何有效应用成长型思维模式以支持他人(特别是学生、运动员等)的发展,并强调了作为教育者、父母和教练在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中的角色和责任。

三个问题

1、如何区分真正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和虚假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2、如何培养孩子真正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3、教师和家长如何将自己的成长型思维模式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和孩子?

以下就三个问题,根据书中内容,进行简单阐述。

1、如何区分真正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和虚假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成长型思维模式相信人们的能力是可以发展的。

真正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和虚假的成长型思维模式之间的区别在于实际的行为和态度,而不仅仅是言语上的表述。

真正的成长型思维模式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真正的关注于学习和进步:拥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会专注于学习新技能、克服挑战和不断进步。他们不会满足于现状,而是始终寻求成长的机会。

努力过程:努力工作,尝试新策略,听取意见。在我们所有关于称赞的研究中,我们确实对努力的过程进行了称赞,但是我们也将其与结果关联,也就是和孩子们的学习、进步与成就关联。孩子们需要明白,经过这样的努力过程,他们才能学到知识。

我们不需要那么频繁地夸奖孩子。询问孩子们努力的过程,并且表现出关注,同样大有帮助。

并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们“你可以做任何事”,而是帮助他们获取技能和资源,通过努力达到他们的目标。

对失败的态度: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个体视失败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他们会从失败中分析原因,吸取教训,并用这些经验来改进和提升自己。

努力和持久:这些人认识到成功需要付出努力,并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追求目标。他们有耐心和毅力去坚持到底。

接受和寻求反馈: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乐于接受他人的反馈和建议,他们认为这是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他们会积极寻求批评,并用它来改善自己的表现。

相比之下,虚假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可能仅限于口头上的宣称,而不是实际行动的体现。例如:只在容易的事情上夸耀努力,而在面临挑战时却退缩或逃避。

表面上赞扬努力,但实际上仍然过分关注成绩和结果,而不是努力的过程和学习。

面对失败时,不是从中寻找成长的机会,而是寻找借口或是归咎于外部因素。

识别真正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和虚假的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关键在于观察个体的实际行为和对待挑战、失败和学习的态度。真正的成长型思维模式不仅仅是一种口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学习态度。

2、如何培养孩子真正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培养孩子真正的成长型思维模式涉及以下几个关键点:

父母和老师的言行一致:父母和老师需要通过自己的行为来示范成长型思维模式。这意味着在面对挑战和失败时,他们展现出积极的态度,并且持续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正确的表扬:表扬孩子的努力和他们采取的学习策略,而不是仅仅表扬成绩或天赋。这有助于孩子认识到成功来自于不断地努力和有效的学习方法。

处理失败和挫折:父母和老师应该帮助孩子理解失败是成长的一部分,并鼓励他们从失败中学习。通过提供支持和指导,孩子会学会如何克服困难并继续前进。

设定合适的目标:与孩子一起设定既有挑战性又能实现的目标。这些目标应该是孩子自己认同的,以便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和持久的兴趣。

强调学习过程:鼓励孩子关注学习的过程,包括探索、实践、反思和调整策略。这有助于孩子认识到学习的本质是为了增长知识和技能,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好成绩。

提供资源和支持:为孩子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包括时间、空间、材料以及情感上的支持。这会让孩子感觉到在学习的旅途中并不孤单,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去面对挑战。

培养自主性: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不是总是依赖成人。这有助于孩子发展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成为自主的学习者。

通过上述方法,父母和老师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真正的成长型思维模式,使他们在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挑战时,能够自信地迎接困难,持续地追求成长和进步。

3、教师和家长如何将自己的成长型思维模式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和孩子?

那些对孩子的挫折表现出兴趣,并将其视为学习良机的父母才能将成长型思维模式传授给他们的孩子。这些父母认为挫折是一件值得欢迎的好事,认为这些挫折可被视为学习的良机。

当老师注重进一步地理解,并帮助学生达到这一目标的时候,学生更容易认为自己的个人能力是可以发展的。

然而在现在这样一个水平分级考试盛行的时代,很多教学都着重死记硬背规则、事实和过程,以此来“保证”孩子们在重要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像我们看到的,这可能会更容易促使学生形成固定型思维模式,而且可能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会破坏孩子们在这些考试中的表现。

教师和家长将自己的成长型思维模式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和孩子的方式包括:

行为示范:教师和家长通过自己的行为展示成长型思维模式,例如在遇到挑战时,展现积极的态度,不断尝试和学习,从而为孩子树立榜样。

正确地表扬和批评:表扬孩子的努力和进步,而非仅仅是成绩或天赋。批评时,注重建设性,指出可以改进的地方,而不是全盘否定孩子的努力。

鼓励从错误中学习:当孩子犯错时,鼓励他们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不是避免或惩罚错误。家长和教师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错误,以及如何改正和避免类似的问题。

强调努力和策略:与孩子讨论他们是如何努力的,以及他们采用了哪些策略来解决问题。这可以强化他们认识到能力和智力可以通过努力和正确的方法来提升。

设定共同的目标:与孩子一起设定具体、可实现、有意义的目标,并帮助他们制定达成这些目标的计划。同时,鼓励孩子为自己的学习设定目标,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关注学习过程:鼓励孩子关注学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家长和教师应该强调深入理解和应用知识的重要性,而不是单纯的记忆和应试技巧。

提供资源和支持:为孩子提供必要的资源,如时间、空间、学习材料等,以及情感上的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在学习上不是孤军奋战。

培养孩子的自主性:鼓励孩子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同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以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父母、老师和教练如果想要传递成长型思维模式,并不是头脑里有成长型思维模式就够了,而是要通过行为体现——称赞学生的方法(告诉学生,这样的努力过程可以帮助他们学到知识),在学生遭遇挫折时的反应(认为失败是学习的好机会)以及是否重视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认为这才是学习的最终目标)。

第一次知道成长型思维和僵固型思维是2021年元月份读陈海贤《幸福课: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为了能够很好地读这本书,我特地画了好多张思维导图。

我记得当时读这本书,还和女儿有过共同探讨。

刚好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一天,女儿发了一个视频给我,说:如果早点看到这个视频就好了!

视频的名字是”学好数学从改变对待犯错的心态开始—建立成长型思维,让大脑越用越灵。

点开视频,视频里恰巧是讲述成长型思维和僵固型思维对一个人学习数学的影响。

视频中说:当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做错题时会觉得是一件很羞耻的事,所以害怕犯错,而害怕犯错只会让我们越学越差。思维方式的差异,必然会导致我们整个学习过程的体验和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一个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每犯一次错误,他的大脑就会激发新的神经突触,做题犯错时大脑的活动是会增强的,大脑本身需要通过建立新的突触来得到成长,越用越灵,所以,犯错是我们学习和大脑成长的一个非常关键时机。如果我们一直在做那些不可能做错的题目或者避免做错题的话,大脑很难得到成长的,而且你是得不到学习乐趣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建立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你要相信你的努力是在不断成长的,你的大脑是在越用越灵的,所以,当你建立了这种成长型思维之后,你就不会再为错误感到羞耻,反而会觉得还挺开心的,因为这是我成长的机会,就算其他同学嘲笑,你也明白那是因为他们不懂心理学,犯错并不羞耻,这是成长的机会。而当你在大家面前犯错的时候,你就成了所有人的老师,因为你的错误并不只是你的错误,也可能是其他任何人的错误,大家可以从你的错误中去学习,共同成长。

还有研究表明,当你养成这种成长型思维后,你会相信你的大脑越用越灵,你会从错误中得到成长,这种成长型思维养成后,和那种僵固型思维的人相比,他不相信自己会成长,错误会使他感受到失落感受到羞耻,你们的大脑机制是不一样的。当你犯了一个错误的时候,如果你是成长型思维的人,你的大脑是会比那些僵固思维的人要活跃,你的思维你的态度就会改变你的大脑工作机制。所以,养成成长型思维,不要觉得犯错是一件羞耻的事情,不要因为犯了错误而觉得我们不擅长这个学科,我学不好,也不要管别人怎么想怎么看,你大胆尝试大胆思考你一定会越学越好的。

我问女儿:视频中哪些观点让你感叹“早知道就好了?”

女儿说:就是成长型思维,不要害怕犯错。我因为数学不好,有时都有种不自觉的逃避做题,因为害怕一做就出错,自己哪儿都错了。

我笑着对女儿说:现在知道也不晚,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当下的觉醒为未来的学习扫平心里障碍。

后来,女儿去美国留学,自学计算机软件编程知识,里面涉及到很多高数知识,面对自己的弱项,女儿不再逃避,而是勇敢面对,当然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曲折和困难,但女儿从来没有抱怨和退缩。

如今,女儿已经硕士毕业,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

成长的发生从微观层面看,人的大脑由各种各样的神经元组成,这些神经元的连接方式了我们储存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未知的挑战一方面让我们焦虑,另一方面也在不断训练我们的大脑。挑战越多,大脑变会变得越复杂,相应地,人的能力也在不断增长。

从宏观层面看,人的能力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成长起来的。我们与环境的互动越多,获得的反馈机会越多,我们的能力成长就越快。

 所以,做一个终身成长者,多和环境互动,你就能获得更多的成长。

金句

关于成长型思维模式:“你不会在某个时刻被正式宣告自己获得了成长型思维模式,而是通过一个过程,一步步接近成长型思维模式。

关于教育者的责任:“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认真负起责任,来创建一个友好的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环境。

关于言行一致性:“即使父母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但他们的言行和他们头脑中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并不一致,这可能阻碍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传递。

成长型思维模式相信人们的能力是可以发展的。

成长型思维模式给了你方法,既能让你设立高标准,也能让学生们有能力达到这个标准。

感谢来访!感恩遇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