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憨游] 朔方郡故城(临河古城及墓葬群)

 ezoe 2024-05-22 发布于北京

憨游世界 2022-01-29 22:22  原文 

朔方郡故城(临河古城址及墓葬群)

(图上位置: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八一乡土城子,107.59192,40.843554)

时代:汉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

到访时间:2021年

简介:朔方郡故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和磴口县境内,系汉代朔方郡故城遗址群的简称,由临戎古城址(汉朔方郡故址)及墓葬群、窳浑古城址及墓葬群、三封古城址及墓葬群、沃野古城址及墓葬群和临河古城址及墓葬群组成,范围东西约90公里,南北约40公里,总面积2250平方米。

据《史记》记载: “元朔元年春……明年,匈奴杀辽西太守,虏略渔阳二千余人,败韩将军军。汉令将军李息击之,出代。令车骑将军(卫)青出云中,以西至高阙。遂略河南地……遂以河南地为朔方郡”、“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汉亦弃上谷之什辟县造阳地以予胡。是岁,汉之元朔二年也”。 作为汉代北方边郡之一,朔方郡的管辖范围,西汉、东汉变迁很大,元朔二年(前127)初置时,辖区横跨黄河两岸,下辖十县分别为河东(今鄂尔多斯市境内)的朔方、修都、呼道、广牧、渠五县,河西(今巴彦淖尔市境内)的三封、窳浑、临戎、沃野、临河五县;东汉时期,因受到羌、鲜卑、北匈奴等频繁侵扰,国衰弱,将西汉时期的朔方郡十县裁并为六县,均置于河东(今鄂尔多斯市境内),西汉河西五县全部撤销,仅保留临戎、三封、沃野三县名称,县治迁入河东,此时,朔方郡所辖为临戎、三封、沃野、朔方、广牧、大城六县。东汉朔方郡所辖的六县,不仅位置变迁,而且辖境也有很大变动。今朔方郡故城仅指西汉朔方郡设在河西(今巴彦淖尔市境内)的五座县城,其中临戎古城址为朔方郡郡治所在,其他四城均为朔方郡辖县。五座古城均分布于阴山以南河套平原地区,是当时最大的农垦区。古城均系夯筑,形制规模略有差异,其中以临戎规模最大,在每座古城址周围都分布有大量同期墓葬,遗迹十分丰富。

朔方郡故城-临河古城址及墓葬群位于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八一街道办事处联丰村三组东北部,又称八一城址或八一乡土城子古城,古城地势开阔平坦,现城内外已辟为耕地,城址平面呈“目”字形,城墙黄土夯筑,南北长516米,东西宽222米,现东、西、南墙保存尚好,北墙残存部分墙体,基宽6米,残高1-3米,城址东、西、北外有壕沟,城内有两道东西向隔墙将古城分为南、中、北三部分,隔墙墙体呈台基状,现依稀可辨;南墙中部偏东设有城门,门宽6米,隔墙中部也各开一门;城四角设有角台,城西北角有窑址3座。城内采集有陶片、砖、板瓦、筒瓦、瓷片、铜镞、钱币以及铜铁残片等遗物。

2006年,朔方郡故城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笔:临河故城是我到访之前唯一能在卫星地图上看到城廓样貌的朔方郡故城,但也是五座故城里最没名气的一座,当天下午五点来到古城遗址,天还大亮,经实地探查,虽说该城保存相对完好,但城墙经过侵蚀也仅成土垄状。古城址因为靠近包彦淖尔市区,所以除了没有找到的国保碑外,其它的保护标桩倒是一应俱全。沿着古城北-西墙走了一圈下来,和资料所述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北城墙要比南城墙保存的更好,而且在北城墙与城内北区隔墙之间偏东还有一段隔墙将这两墙相接,从航拍上看这里还有瓮城遗存,这种形制曾经在内蒙古宁城县的辽中京等地看到过,临河故城到底是什么情况还需要今后相关考古调查报告的出版才能弄清,因为我去的当天正值耕地灌溉,也不能凑近了观察,比较遗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