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沉默的危机:卵圆孔未闭引发的无症状脑梗死丨系列(六)

 医贰叁Doc 2024-05-23 发布于湖南
图片

在之前的视频中,我们讨论了为什么不应该仅因头痛就进行卵圆孔未闭的封堵手术。

今天我们探讨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否应该为了预防脑梗死而选择进行手术?

根据国内外的权威医学指南,只有脑梗死发生之后,且卵圆孔未闭与脑梗死存在因果关系时,才能推荐手术。

这似乎意味着,医生必须等待患者真正遭受脑梗死的冲击之后,才能进行手术干预。

我们不禁要问:亡羊补牢,晚不晚呢?

此外,还有一个经常被忽略的事实:脑梗死有时会悄然无声地发生,就像一个小偷,让人毫无察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想要亡羊补牢,也变得无从谈起,因为你根本不知道是否已经遭受了损失。这实际上是一个更加令人担忧的问题。

今天我要分享一个非常有启发性的病例,通过对这个病例的详细分析,我将提出一些关键的思考点,希望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复杂的医学问题。

患者是一位35岁的男性,有视觉先兆型偏头痛的病史,每月头痛1到2次,并不频繁,也未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一直没有去过医院。最近他出现一些头昏的症状,于是抽空去医院做了一个头颅核磁,检查结果却吓他一跳。

PART/1

图片

我们来看看他的核磁。这个图叫弥散成像,右下角可以看到一个亮点,这个点就代表急性脑梗死,是新发生的,大概在过去10天之内。

PART/2

图片

然后,我们切换到另一个序列叫T2 FLAIR,可以看到大脑结构显示得比刚才清晰很多。

红色圆圈内有很多“白点”,这些就是 “缺血灶”,它们具体形成的时间不太好说,但可以确定的是,大多数是慢性的(左图下方圆圈内为急性期),而且很可能是不同时期形成的。

图片

年仅35岁,为什么会得急性脑梗死呢?又为什么脑子里有那多慢性缺血灶呢?

回顾他的健康状况,看起来是相当不错的,没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也不吸烟,不酗酒,而且还经常锻炼。这种情况就像是一个没有明显动机和线索的完美犯罪案例。

进一步分析缺血灶的位置,都在大脑的外围,且分布非常分散,涉及到前、后、左、右各个方向,而不是局限于某一根脑血管的供血区域。这为神经科医生提供了破案的重要线索。这种特征性的表现提示我们,

脑梗死的机制很可能是:由血栓脱落后堵塞血管所引起的。

那么,这些血栓来自哪里呢?

图片

大脑部分血液供应

大脑的血液供应是这样的:深部区域由分支血管供血,这些分支从主干血管垂直发出。如果有血栓从上游随血流而下,这些栓子很难做出90度的急转弯进入分支,因此它们会随着血流继续向远端移动,在大脑的外围形成缺血灶。

为了寻找线索,我们需要将视线转向更上游的位置,比如主动脉和心脏。前面说了患者没有三高,他脑血管检查也是正常的,颈动脉超声连个斑块都没有,因此不支持血栓来源于主动脉的假设。

这样一来,分析指向了:血栓可能来源于心脏

接下来,患者首先做了经胸的心脏超声,是正常的,随后又做了TCD发泡试验,结果呈阳性,右向左大量分流,而且是固有型

图片

TCD发泡试验结果

什么是固有型?就是在静息状态,即使不用力,也存在分流。如果静息状态没有分流,只在用力的情况下才出现分流,就叫潜在型。哪个更严重?显然是固有型,因为它的异常分流是持续存在的。

有分流,提示存在卵圆孔未闭或者肺动静脉瘘,怎么区分它们呢? 

我们再看这里,报告上写到4秒后可见大量微栓子。卵圆孔未闭时,观察到微栓子出现的速度比肺动静脉瘘快,通常以11秒为界,11秒内观察到微栓子,提示卵圆孔未闭。由于患者4秒就看到了,所以他应该是卵圆孔未闭

图片
反常栓塞风险评分(RoPE评分)

卵圆孔未闭与脑梗死之间的联系虽然复杂,但在我们这个病例中,通过细致的机制分析,已经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关联。这一点也得到了一个广泛使用量表的支持,叫反常栓塞风险评分(RoPE评分),该评分系统为我们的患者赋予了9分。

图片

反常栓塞风险评分(RoPE评分)

根据评分表,这意味着他的脑梗死与卵圆孔未闭有88%的相关性,基本确立卵圆孔未闭相关脑梗死的诊断根据现有的医学指南,再做一个经食道超声评估,没有意外的话,是明确建议患者做封堵手术的。

图片

当时看完这个病例,我就在思考,这位患者因为头昏,恰好去做了核磁。假设他当时手头工作繁忙,无法抽身,推迟了医院之行呢?那么核磁最终只能显示出慢性缺血灶。

在这种情形下,医生就不会特别警觉了,反倒是会安慰他,解释这些都是陈旧性病灶,不必过于担忧,只需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复查等等,不会建议进行卵圆孔检查。

结果很可能是,由于潜在病因未被解决,缺血灶仍旧会悄无声息地持续增加,直到多年后,慢慢地会发现大脑功能受损了,表现为记忆力、计算力下降,甚至出现痴呆、行走不稳、尿便失禁等问题。

但即便知道有卵圆孔未闭,又将如何呢?就和大家一样,因为头痛问题早就查过心脏。其实结果可能不会有太大变化,由于核磁未能捕捉到急性脑梗的迹象,遵循国内外权威指南,治疗建议又回到了不推荐手术的立场。

同一位患者,面对同一种疾病,可能因为偶然的因素,被给予截然不同的治疗建议。

我并非在推崇手术,实际上,我认为目前卵圆孔未闭封堵手术有些泛滥。之所以用“泛滥”来形容,也是因为手术并非一无是处,对一部分人确实有其价值,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从这个病例中,

我们能够获得几个关键启示:

首先,要认识到指南不是全部,它提供了治疗的一般方向,但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需要个体化分析。

其次,若卵圆孔未闭直径比较小,又没有复杂的解剖结构,那么即使在脑梗死发生后亡羊补牢,也不是不行。例如这位患者,他做手术时,“脑梗死”早就不只一次了。

第三,不应忽视慢性缺血灶的重要性,因为卵圆孔未闭产生的栓子一般比较小,且栓子更容易跑到大脑皮层,从机理上讲,容易导致沉默型脑梗死,也称为无症状型脑梗死,可能完全没有感觉,如果在10天的窗口期内未进行核磁检查,以后发现的只能是慢性缺血灶。

对于目前决定暂不接受手术的朋友们,我个人建议定期接受脑核磁检查。如果核磁发现新增的脑缺血灶,尤其是管理好其它常见危险因素后,缺血灶数目还是有所增加,这时考虑进行封堵手术的理由,就变得更加充分一些。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一篇文章并不能涵盖所有必要的信息。我并不鼓励大家仅凭文章内容便决定是否接受手术。希望你们都能全面考虑,做出谨慎的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