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横产、逆产(胎位不正)医案

 杏林独孤 2024-05-23 发布于吉林

治疗方法:加减转天汤


基本方组成:人参、当归各6g, 川芎、升麻各3g,牛膝10g,菟丝子10g。



加减:


肾虚合寿胎丸,


胎热加黄芩;


脾虚加白术; 


气滞加砂仁。


用法:1日1剂,浓煎分2次服,7剂为1疗程。服药期间停用其它疗法。每1疗程结束后妇检或 B超复查。治疗2个疗程统计疗效。



     女,28岁,职员,3月14日初诊。初孕30周,经妇产科检查为臀位,曾行膝胸卧式转位已转头位,但1 周后复查,又复到转为臀位,而转我处治疗。症见面色无华,腰膝痠软,腹时隐痛,舌正红、苔薄白,脉细滑尺弱。妇检:官底脐上 2指,先露臀,胎头位于左上方,胎心音良。下肢无浮肿。Bp14/ 10kPa,血、尿常规正常。


   中医诊断:横产。


   证属:气血虚弱,肾不系胎。


   处方:红参(另炖)、当归各6g,川芎、砂仁(后入)、升麻各3g,菟丝子、炒杜仲、阿胶(烊冲)、怀牛膝各10g。3剂,水煎服,日1剂。


    17日复诊:腰膝痠软显减,自觉胎动次数增多。原方续服5剂,B超检查胎儿已转头位。随访疗效巩固,足月分娩顺产。


     体会:胎位不正属中医“横产”、“逆产”范畴,是导致难产的重要原因。西医常用膝胸卧式转位,有时效果不甚理想,病者常求助中药治疗。转天汤见于《傅青主女科··难产》篇,由人参、当归、川芎、升麻、牛膝、附子组成。是治疗妊妇生产之际,脚手先下而儿不得出之难产,为催生方。傅氏认为横生倒产是产妇气血两虚之故。“产母之气血足,则胎必顺,产母之气血亏,则胎必逆。”“故用人参以补气之亏,用芎、归以补血之亏。”气血已补,但“盖儿已身斜,非用提挈则头不易转,然转其身非用下行则身不易降。”故既用升麻上提,复用牛膝下行,则胎身得以转正,又何难产之有?余观胎位不正之产妇,一般禀赋素弱,常现气血两亏之证,其机理与傅氏所述脚手先下之难产相同,故用此方治疗。又胎位不正者,常有肾亏失养之候,胞脉系胎乏力,故加菟丝子以补肾系胎。原方用附子意在其无经不达,求快速催生之效,而转胎意在以后顺产,必需安胎,故弃而不用。转天汤虽为催产方,但用以矫正胎位使安胎顺产疗效卓著,因其病异机同,故异病可以同治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