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谡和赵括谁更菜?第一,赵括心思深沉,不是心浮气躁之辈,出征钱就

 铁血老枪 2024-05-23 发布于上海
马谡和赵括谁更菜?

第一,赵括心思深沉,不是心浮气躁之辈,出征钱就大量购买良田房屋,置换田产,为的不是自己的利益,是他洞悉人心,为了让赵王相信他,他能安心带兵。

第二,他替换廉颇,难道他不知道坚守是最好的战术吗?但是他不能守,因为他代替廉颇就是为了代替防守战略,赵国的方针就是主动出击,赵国已经耗不起了,没有粮食,买都买不到,所以必须速战速决。

第三,他对军队的掌控力和管理能力,一国40万军队,名将廉颇的班底让一个毛头小子带,他能令行禁止,指挥得当。最后被围困45天,弹尽粮绝,军队没有哗变,还能指挥突围。我敢说评论区所有人,连厂里面一条线的人都管不好。

第四,军事素质。大家不会当真以为赵国朝堂这么多人同意换帅赵括就是因为听信了市井传言,秦王怕赵括吧。不会真以为是赵括沙盘推演打赢他老爹就能换帅廉颇吧。那时候赵国将才一大把,赵奢挂了,廉颇方针不实用,还有国相蔺相如,名将乐毅(年纪大了点),名将田单,名将李牧(和赵括差不多大),名将庞煖。这是国运之战,赵王选择赵括,而且赵括挂帅,秦王马上偷换帅白起,证明秦王也认为王龁不是对手,白起也不敢明着说能稳赢。

第五,战略方针,没什么说的,他就是带着主动出击的命令去打的,也并不是乱打,王龁带15万兵过来挑战,结果屡战屡败,丢盔弃甲,赵括并不知道秦国换帅,他分析利弊后没办法就算是圈套他也必须去,而且他过于相信赵国朝堂对他的信任程度了。是因为秦赵两国都拖不起了,必须要决战,决战的理由和时间,秦国用王龁的15万兵为代价选好了。也就是说秦国用15万的兵力送给赵国换了一个决战的优势和夹击的机会。赵括追赶王龁(他认为王龁是主力军),被围后是准备和赵国援军里应外合的,但是赵国废物太多,不仅畏畏缩缩延误战机,而且援兵到了上党附近被白起2万兵吓回去了,这点可以看出赵国和秦国两个朝堂的战略敏感度对比,秦国是秦王主动亲临,亲自给当地百姓封爵,鼓励15岁以上人去当兵,支援白起,而赵国畏畏缩缩不肯支援,最后派出去的支援被白起2万兵吓回来了。这不能完全怪赵括胡乱出兵,而是情报站的被碾压,这点之前的回答有说。

被围45天干掉秦20万,打的秦国无力在战,秦军真的只是惨胜而已,休养生息10数年才继续征战。而且这些年差点两次被赵国庞煖带领几国联军给灭掉。可惜以楚国为首的几个国家都只是想平衡和发展自己,给了秦国休养生息。所以开启长平之战是秦国重大的战略失误。

再说了,赵国不是因为长平之战就被灭国了,正确结论是,赵国是因为长平之战而失去了和秦国单独抗衡的能力,但是秦国在长平之战惨胜后也并不能实现对其他诸侯国的碾压了,所以赵国仍然是那时候的强大国家,这点从多国联军以赵将庞煖带领就可以看出来,诸侯国仍然信任赵国的军事能力。

赵括可不是菜,是赵国百年不遇的军事天才。年少军阵推演把他老爹赵奢等一帮老家伙杀的片甲不留。就因为一个纸上谈兵把人家名声给败坏了几千年。真是冤枉。

能让赵王把老成持重的廉颇换下来打这个国运之战,要知道,廉颇可是因为进攻不利损兵折将被迫防守了。赵括上任马上把军队大小刺头搞定,练兵打仗,是有真本事的不然你以为那些军头会听他的?不过也真的是可惜啊。赵国那时候已经国力维艰,他打不了持久战,最重要是赵括估计错了对手盘,他以为打的是王龁。结果秦国也换阵变成白大爷跟他打。可见对赵括的重视程度。以杀对杀本来赵括也不怂可以了,他用打王龁的方法打白起,一开始就错了,一步错步步错。最终兵败之际还有条有理,突围5次。白起也是牛逼。如果赵括早生20年,不好说谁胜谁败了。

生不逢时,成王败寇吧。

至于马谡,撒玩意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