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宣德青花:能卖亿万天价的就看这些...

 RK588 2024-05-23 发布于美国


这样我们就可以常相见啦!

邀您观看

正文开始:

提起永宣德青花官窑,大家都会想起那些以天价成交的藏品,价格高达数亿,用数字刷新历史成交纪录。

这些价值连城的宣德官窑,更像是一部被精致工艺和深厚文化底蕴赋予生命的不朽史诗。

图片

今天,我们将一步一步解锁这亿万天价背后的艺术与历史密码,从一块青花试料盘的出土,到考古研究所的数次大规模发掘,再到《大明会典》的文字记载,用每一个事实和细节证明,宣德青花瓷不仅是物质财富的象征,更是一个无法复制、令世人惊叹的艺术巅峰。

当洪武帝决定在江西的景德镇开设御器厂时,或许连他也没想到这一行为将催生出一个世代传颂、价值连城的瓷器艺术高峰——宣德瓷器。从洪武至永宣,御窑制度逐渐完善,从小规模走向大生产。

图片

图片

明宣德 青花五爪云龙纹大罐 

2016香港佳士得 1亿5804万港币

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堪称'一代未有之奇',就如《景德镇陶录》所赞誉的那样:“诸料悉精,青花最贵。”这不仅仅是因为青花瓷在这个时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工艺和艺术升华,更因为背后有着国家垄断最优质资源的庞大支持。

宣德八年,一道震惊全国的命令下达:景德镇需要烧造443,500件各样瓷器。你没有听错,这是一个近乎天文数字的生产任务,其中大多数是青花瓷。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瓷器不仅满足了内需,还广泛送给外国王室和贵族,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实物证明。

图片

明宣宗坐像 

台北故宫藏

根据1982年至2014年间,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的多次发掘,不仅出土了带有“宣德年款”的瓷器,还有大量无款但明显为明初官窑制作的瓷器。

这些瓷器覆盖了生活、宗教、艺术等多个方面,种类之多,实属空前。

图片小编以图表来梳理,器型与功能的关系

 仿伊斯兰金属器:如八方烛台、方流执壶、双耳扁壶等。

祭祀与佛教器具:如坛盏、豆、三足香炉、军持及僧帽壶等。

瓷器的釉料与颜色

从甜白到影青,从天青到宝石蓝,再到鲜红和紫金釉,颜色种类极为丰富。更有釉里红、酱彩、铁红彩、青花斗彩釉里红等多种颜色组合。

这些发掘成果印证了《大明会典》中宣德八年一次性下达烧造443,500件各样瓷器的记载,显示出宣德官窑不仅烧造量大,其品种之多也是前所未有的。

图片明宣德青花矾红彩海兽图高足杯
尺寸9.9cm
成交价:79,640,000港元
2013年10月8日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

宣德青花瓷的独特之处与不可复制性

钴料与发色特性:

图片

 青料调制与试验:

1993年在明御厂宣德地层出土的一块青花书“乐一号”、“乐三号”铭青花试料盘,该盘青花色调淡雅,所谓“乐一号”、“乐三号”可能就是乐平青料(即文献记载的所谓陂塘青或平等青),可见宣德时期已开始使用江西乐平所产平等青。

图片
明宣德 青花“乐一号”、“乐三号”试料盘
1993年珠山御窑厂宣德地层出土

多料混合技术:

到了宣德中晚期,为解决高铁低锰的进口钴料铁斑、晕散的难题,工匠便以国产青料与进口青料混合搭配使用,形成纯正蓝色中“略带紫色调”,使得线条不晕散、呈色趋于紫灰。

经过制瓷工匠的研发,此后便开始大规模使用国产青料绘制纹饰。既解决了前朝青花瓷铁斑和晕散的问题,又增添了浓淡相宜的墨趣。这就是宣德青花出于蓝而更胜于蓝的原因。

图片

明宣德 青花海水双龙纹内暗花龙纹高足碗 

2016香港佳士得6886万人民币

图片明代宣德青花花卉抱月瓶,上海博物馆藏

宣德瓷特有橘皮状釉面

宣德时期的釉面普遍呈现一种高低不平的类似橘皮状釉面,其上遍布棕眼,观之颇具厚重之感。

这种独特的釉面质感来源于其高黏度和慢速冷却过程,这些都与其釉里丰富的碱金属氧化物有关。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流动性差,形成了它的不平釉面。

图片

明宣德 景德镇窑青花海水白龙纹盘 

上海博物馆藏

另外,釉面的厚度和均匀性不同,以及烧成温度的高低,都可能影响釉面平整效果。釉料的流动性差异,在微观层面上构成了独特的凸凹结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橘皮状”釉面。正是这些“不完美”的橘皮釉,也是鉴别真假宣德瓷器最有力的证据之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宣德瓷各类釉面

宣德瓷的款识种类与字体风格

瓷器泰斗孙瀛洲先生有歌云:“宣德年款遍器身,楷刻印篆暗阳阴。横竖花四双单圈,晋唐小楷最出群。”

宣德瓷的落款,不同于其他时期的瓷器,器物上的款识可以出现在底足、碗心、甚至器物的口沿和身体。

宣德瓷器款识风格多变、字体上同样呈现出多样性,典型的有篆、隶、楷、行、草等多种字体,不同字体甚至会在同一器物上同时出现,体现出极高的书法艺术水平。研究明初著名书家沈度的书法风格与宣德瓷器上的款识相互对照,足以证明两者之间存在直接联系。

图片宣德篆书款

图片

明宣德 青花瑞果纹投壶式鸟食罐

图片

明宣德 青花莲池鸳鸯纹蟋蟀罐,1993年御窑珠山南麓东门头出土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藏

图片

图片

图片在器身不同部位的款识

学界普遍认为,宣德瓷器款识的字体和风格很可能直接出自沈度之手,或者是由明宣宗和沈度共同创作。

这一点从多个方面得到了证实:首先,沈度的书法风格与宣德瓷器款识极为相似;其次,沈度与明宣宗有着密切的文化和艺术交流,或者他们在书法艺术上有着共同的追求和理解。

图片

明 朱瞻基 武侯高卧图

北京故宫藏

不可忽视的是,明宣宗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化皇帝,他不仅精通政事,还对艺术和文化有着极高的修养,特别是在书法方面。他的书法深受宋明理学和当时书法大家,如沈度等人的影响。

明宣宗的书法在当时就被视为一种权威和楷模,当时的工匠在制作宣德瓷器时,会以他的字迹为参考。

图片
明宣德 御笔《一笑图》
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藏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藏
图片
明 沈度《张桓墓碣铭》 

宣德瓷器不仅是一种国家实力雄厚的文化象征,更是一种跨越国界的艺术交流、一种匠人智慧和皇权野心的完美结合。

无论是用波斯钴料绘出浓烈色彩的纹饰,还是工匠们巧妙搭配国产和进口青料以实现纯正蓝色中微妙的紫色调,每一个细微之处都透露出宣德青花瓷在艺术与工艺上的卓越成就。

图片

图片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碗,在2017年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以6500万港元的价格起拍,以2.02亿港元落槌,加买家佣金以2.29亿港元成交。

当今我们在拍卖行见到宣德瓷器以天价成交时,除了惊叹其艺术价值,更应看到其中那一份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深远。

宣德青花瓷不仅在当时就以其精湛工艺和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受到了后世无数的赞誉,引领着古瓷收藏界的风向标。


图片

好啦,今天就聊到这,下次更精彩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