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实的刘邦其实非常能打

 铁血老枪 2024-05-23 发布于上海

导读:本文接近6000字,是基于正史史料和作者本人的合理推演,试图给大家呈现一个“不太一样”的汉高祖刘邦。借着剖析刘邦,更希望给读者一个不一样的读史视角,以期让读者对于生活中不同的人、事有更多维的解读。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雄才大略的开国君王,开创汉家四百年江山,这个朝代的印记也直接变成了今天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汉族,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依旧在世界舞台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00年来无数后人都在缅怀刘邦、学习刘邦。更多的声音是认为他不拘小节,胸襟宽广,善于用人,最终在楚汉相争中击败中国古代史的战神项羽,夺得天下。但事实真这样简单吗?我们把这段历史抽丝剥茧来寻找真相。

刘邦善于用人的标签最初来源于他的“自评”。在击败项羽建立汉朝之后,有一次群臣赴宴,刘邦自己讲述了成功的”秘诀“:他认为自己能驾驭并使用当世各方面最顶级的人才,所以最终得天下。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史记·高祖本纪》

根据这段史料,后世大多数人断章取义被刘邦这纯纯场面话给忽悠了。大家心里有没有过怀疑的声音:

“张亮、萧何、韩信既然比他强,为什么屈居于他,给他打工?”现代职场里能力比上司强的下属大部分都会有自立之心,为什么三个人杰没有?难道是刘邦自带魔力可以给人洗脑?还是另有隐情?

不卖关子,我先给出自己的结论:刘邦是那个时代政治、军事、管理等诸方面综合最顶级的人才,没有之一。正是因为他最强,所以大家才愿意通过依附他来实现个人的抱负。

到这里肯定有观众老爷会开始质疑了:

“刘邦打仗天天被人撵着跑,自己娃都不要了,这明显不行”

“啥主见都没有,都靠别人献言献策加蒙对了,才能有所成”

“说是管理强,下面的顶尖人才最终不都走的走、反的反?”

“政治能力也不强啊,没有自己的纲领,制度都是抄,却抄得四不像”

诸位稍安勿躁,耐心看下去,且给我点时间“狡辩”。

01

刘邦的军事能力——巨人阴影下的巨人

刘老三暴打诸侯王:

史料里充斥着大量刘邦被人追着打,打得只敢钻堡垒苟活,各种以多打少,最终丢盔弃甲,显得十分狼狈。

但大家自己冷静看史料,楚汉舞台,排名靠前的“打星”:项羽、韩信、彭越、英布、章邯,刘邦打不过谁?

首先对阵霸王项羽,确实打不过,史书中一匹配上项羽就是妥妥被按在地上摩擦,毫无反抗之力。

但这有隐藏知识点:刘邦遇到项羽亲自带队从来打不过,但项羽不在,楚军阵营面对刘邦亲自带队时也是从来没赢过哦。

那客观来看,项羽>刘邦,但他的下属们没一个干得过刘邦。

其次对阵兵仙韩信,没打过,所以不知道。但从刘邦的应对策略上来看我们可以得出“真打起来,大概率打不过的结论”。

比如在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还复三秦,拿下关中之后,刘邦有事没事的就去薅韩信羊毛,不停的从他这抢部队。统一天下之后从楚地把韩信抓回长安当淮阴侯也是靠“智取”。

但对阵彭越、英布、章邯,那最终结果都是较为迅速的拿下。彭越、英布、章邯在项羽本人不在的时候也都是暴打楚军(诸侯王军)的。

其他的小卡拉米就不赘述了,感兴趣或者存疑的读者可以自行翻史书。

从上述分析,我们客观得出一个结论:在楚汉时期军事擂台的最终客观结果上看(强调最终是大家不能忽略一个事实:有些人是会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不停成长的。所以不要只拿一个节点来说孰强孰弱,要看客观的最终结果,因为历史很难假设),军事能力:

项羽、韩信(第一梯队)>刘邦(第二梯队)>英布、彭越、章邯(第三梯队)

项羽是那个时代的博尔特,战场上遥遥领先,只有韩信在拥有优势兵力时可以对他造成威胁,其他人都没法单独跟他匹敌。

但正是项羽、韩信这俩古史战神的光芒掩盖了刘邦能打的事实。所以项羽败、韩信被软禁后,天下论打仗还别不服,刘三哥是No.1了。

敲黑板,成不了第一,努力也成不了,是不是可以换个思路?比如,干掉第一。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刘邦优秀的军事才能在史料中也有很多侧面证明的例子:比如韩信还复三秦后要讨伐山西的魏国,刘邦问郦食其对面主讲是谁。答曰:“柏直”。刘邦说挡不住韩信,问骑将是谁。答:“冯敬:。刘邦说是秦将冯无泽之子,虽然有点才能,抵不过灌婴。问步将是谁。答:”项它“。刘邦说抵挡不了曹参。我没啥担心的了。

结果就是如他所料,韩信一路兵马很迅速的就拿下了魏国(简短的史料里充满了对市场上人才的认知以及结果的判断。但凡不了解一些人或者不清楚对局的优劣都不可能那么快的有如此自信且准确的判断)。

汉王问食其:“魏大将谁也?”对曰:“柏直。”王曰:“是口尚乳臭,安能当韩信!”“骑将谁也?”曰:“冯敬。”曰:“是秦将冯无择子也,虽贤,不能当灌婴。”“步卒将谁也?”曰:“项它。”曰:“不能当曹参。吾无患矣!”《资治通鉴》 汉纪一 第9卷

比如平定陈狶叛乱的时候,他关于赵军军事战略的点评和判断也狠辣到位(汉军对阵叛军,以大打小,以义讨不义。叛军还不依仗地利,保护根据地,确实难以有所建树了)。

上喜曰:“豨不南据邯郸而阻漳水,吾知其无能为也。”《史记·高祖本纪》

从这里可以侧面得知刘邦军事上的认知和判断绝对不差,不是个只会搞制衡的甩手掌柜(对,甩手掌柜的代言人就是唐高祖李渊。主打一手空手套白狼,最终被李世民的秦王军功集团反噬了)。

综上,可以明白刘邦的军事能力绝对的当世顶尖水平,但其他方面长于项羽太多,可以曲线救国最终击败项羽。在起手牌、资源上长于韩信太多,所以韩信在他面前也翻不起风浪。

02

刘邦的政治能力——适应时代,奠基汉家400年江山

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刘邦对于国家制度的选择尽显其务实的风格。我们把视角放到汉朝刚建立时(别开上帝模式)。你是刘邦,你怎么定制度(郡县还是封建)?

选郡县吧,秦朝刚扑街,尸体都有余温。

选封建吧,周王朝是怎么完犊子的?也离得不远。

那刘邦咋做的呢?实事求是,遵循客观实际,不凭空臆断。

刚开始是想学秦朝的(汉随秦制),但发现纯靠自己确实实力不济,搞不过大魔王项羽。于是在楚汉争霸关键时刻,开高薪、许期权,拉了彭越、英布这些大佬火线入股。

又通过实封齐王事件向展现出二五仔气质的小弟韩信示好,坚定韩信决心,最终诱使其出兵相助,彻底击败项羽。

好家伙,回头一看,四不像了就。现在是既有郡县制又有封建制,但他没急着下结论。

品了一段时间刘邦发现,这些异姓诸侯王不靠谱、威胁太大了。

我这江山提三尺剑打下来的,大魔王是死了,但哪天我死了,刘大少(惠帝刘盈)搞得定他韩叔叔、英叔叔和彭叔叔吗?于是逐步铲除了有威胁的异姓诸侯王。

有点历史储备的同学要发问了:铲除了也没取消各地诸侯王呀,而是封了同姓去做诸侯王。

因为此时,刘邦已经开始恐惧功臣集团和外戚的力量了。搞点同姓诸侯王,在当时看来,肯定是给刘家江山上了一道锁。

上述例子中,大家可以看到这个人是多么的有智慧,一步一脚印,绝对不瞎创新和乱搞顶层设计(对,此处就是鞭尸王莽。没两把刷子还非要瞎折腾)

03

刘邦的管理能力——时代翘楚,放到现在都是顶级CEO人选

刘邦满格的管理水平,容我为大家娓娓道来。

先看用人方面,汉初几大顶流:

1、韩信,三番五次的被刘邦莫名其妙分兵权,暗度陈仓,还定三秦之后被拨走部队;

攻灭赵国(背水一战的背景板)之后囤兵成皋对面,声援刘邦对峙项羽时被刘邦一大早冲进军营,人还在被窝呢,就被刘邦撸成光杆司令了。

西汉建立,韩信改封楚王以后,骗他到云梦泽来开party,结果直接就给逮回长安软禁起来,楚王降为淮阴侯了...

大家看出手段了吗?韩信这种当世兵王,威望无出其右的顶级网红(项羽一死,绝对的当世第一了)。多次说拿下就拿下了,是不是有点太蹊跷了。人家的卫兵都是干啥吃的?

熟悉历史的观众都不会忘记一个场景,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更何况如此战功赫赫,军队里有盛名的统帅,怎么可能说拿下就拿下。

比如唐朝的郭子仪。代宗想拿下的话能拿下吗?甚至有一次,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娶了公主)在家和公主吵架,说了一句我老爹都不屑于当皇帝,要当就很随意。

公主立马跑去跟皇帝告状,代宗也只能打打哈哈就过去了。有兵权、有威信,从来都是可以逆转乾坤的。

大家可能会质疑,韩信一个空降领导哪有什么根基。这样想就错了,我们看一个证据。

韩信被软禁在长安时,有一次去樊哙家做客。樊哙是跪着迎接的,且口气极为谦卑。

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史记·淮阴侯列传》

这种口气都出来了,想想樊哙心里会多么钦佩和服气。这可是樊哙啊,刘邦沛县超级元老,军中大佬。另外人家老婆是吕后的妹妹,这背景黑白通吃。

就这,见了韩信也得服服帖帖,此时韩信已经不是王了,只是淮阴侯而已(光杆司令了)。这时你还认为韩信是个毫无影响力的”傀儡“、“空降领导”吗?

所以我认为,刘邦肯定有一个极其严密的特务组织,早把韩信身边人渗透成筛子了。这样才可以随时想拿下就拿下。

汉军阵营军功第一人韩信都这么简单拿下,其他人岂不是更容易?细思极恐。

歪个楼来段小插曲:刘邦临死前接到举报,出征的樊哙有反意。刘邦大怒,叫陈平、周勃去前线,命令陈平直接干掉樊哙,周勃接替指挥权。但最后二位去了全线没照指示办事。

咳咳咳,诸位有点怀疑了不?是不是有理由猜想陈平就是那个特务大头子?因为此时之前的使命必达,有求必应打折扣了。

2、萧何,建国之后综合论功第一。在刘邦出征消灭英布时,独自镇守后方给刘邦输血。刘邦派人打听他在后方干什么。老萧头直接吓尿了,赶紧强取豪夺老百姓自污。

汉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相国为上在军,乃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军,如陈豨时。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然君初入关中,得百姓心,十余年矣,皆附君,常复孳孳得民和。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上心乃安。”于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说。《史记·萧相国世家》

这种关系哪是刘邦吹嘘的“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式的君臣两相宜?也是控制得死死的。萧大爷大气都不敢喘

3、张良,张大神是第一智囊,神计很多,天下平定之后直接就回家躺平,致仕了。简直堪称魔幻,就像是作为公司联合创始人之一,刚上市,立刻退休了.....

不要用现代人的视角看那个时代的人物决策。现在你有原始股,你退休,法律是保护私有财产的。那个时代,没权力意味着你没有保护自己既得利益的力量,犹如小孩抱金砖。

张大神这种绝世聪明人,对于泼皮刘老三是有多忌惮,赶紧内退回避。

从上述三个案例,大家能感受到刘邦的管理能力了吗?可以慧眼识人、选拔良才,并且让你干活时可以想方设法激发你最大的主观能动性。但背后始终留有余地,想把你拿下时,随时有办法,不至于局势失控被你反噬,这是一个顶级的管理大神。

再看制衡外戚的管理手段:

吕家外戚势力在汉初是极其强大的一股政治势力,强大到刘邦都要礼敬三分。这就是为什么刘邦晚年莫名其妙脑抽似的就想换太子。宠信戚夫人是真,刘如意也许确实更有”高祖之风“。但真像真是如此?

大家可能又有疑惑了“吕家有啥强的,没感知啊,你这有点牵强附会,强行论证了咯“。先别急,我来扒一扒

西汉建国封功臣,吕家的戏份............

刘邦在韩信还定三秦之后,带着几十万诸侯联军趁着项羽在山东锤老田家的时候端了他的彭城老巢。项羽仅率精兵回师大破数十万诸侯联军。

刘邦开始逃难,眼看都要嘎了,是去投靠周吕侯(吕后亲哥),在他发兵支持下才得以跑回成皋,靠萧何输血死顶住项羽,不然人早没了。

吕后兄周吕侯为汉将兵,居下邑。汉王从之,稍收士卒,军砀。《史记·高祖本纪》

人家这属于原始股东,然后在关键时刻雪中送炭。这威望和影响力可能小吗?乱世,讲的是实力。之所以吕家没存在感,是因为后面被定性为反革命了,该删的就删,该省的就省。但就这种背景下,根据正史的蛛丝马迹,也能感受到吕家在汉初的势力有多大。

再看一例,吕后要干掉韩信时,刘邦可不在哦。强行拉萧何上车,一起阴了韩信。

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史记·淮阴侯列传》

萧丞相何许人也,吕后这样就能指挥动?老萧不跟刘邦打招呼得到授权,他不怕刘邦回来上演一出一石二鸟?(我没说韩信有问题,你强行搞死韩信是不是要谋反?)搞顶黑锅把顺水推舟把萧大爷黑了,岂不又去掉一个功高盖主的隐患?那一定程度说明萧何知悉并认可吕后的能量。

人家萧大爷双后台、脚踏两只船,你们老刘家相关两大势力我都是核心股东,根本不怕。

最后一例,刘邦吵吵着要换太子的时候,吕后找到张良问计,最终请出商山四皓,刘邦没得法子了。这事儿细思极恐。

吕后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曰:“君常为上谋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乎?”留侯曰:“始上数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间,虽臣等百余人何益。”吕泽强要曰:“为我画计。”留侯曰:“此难以口舌争......“《史记·留侯世家》

第一,张大神不是退休了嘛。为什么要退休?明哲保身、功臣身退啊!既然都退了干嘛来趟浑水,有没有不得已的情况?吕后的面子不给,信不信退休工资不发了,还要给你来一手秋后算账?

第二,刘邦之前自己去请四大老头,人家可不买账的哦。吕家后台的太子刘盈去请,人家就来了。刘邦能不慌吗?你这当世综合第一都请不动,人家能请动。这代表啥?太子羽翼已丰,动不了了。于是只能甩下一些场面话,这事儿不了了之,以后再不提换太子了。

外戚都那么猛了,咋整了,大名鼎鼎的白马之盟来了。

白马之盟是刘邦临死前和功臣集团的一个约定:非刘氏不王、非军功不侯。仔细品,其实是一种利益交换,你们帮我刘家千秋万世,我保你们家族世代富足,大家一起发财,不带野心家集团玩。

我们再复习下汉初三股主要政治势力:刘姓宗室、吕家外戚、功臣集团。

功臣集团控制着帝国中高级的官僚系统职位,但他的硬伤是不能篡位。

一是名不正言不顺;二是假如老李篡位了,同为战友的老张咋想?

“你老李就是个弹棉花的,你做得天子我老张咋就做不得,我不服”。

他们之间是会互相制衡的。所以最优解还是咱结结亲家,一起当个土财主岂不美哉?旱涝保收。

有熟悉这段历史的观众要开喷了”刘邦死了,吕氏不就作妖了嘛,这算什么好契约,没啥前瞻性“

对于这种论断,咱得回到那个时代去看。吕后在后续的专权中大肆提拔吕氏外戚,甚至都封王了,根本原因是刘盈莫名其妙的壮年而亡了。

在刘盈没死之前,吕后除了把戚夫人做成人彘以及弄死赵王刘如意之外没啥疯狂之举吧?这俩事就是单独的报私仇加搂草打兔子,捎带手的(刘如意毕竟被高祖点过名,对刘盈的威胁肯定是所有皇子里最高的)。

刘邦不可能以儿子壮年而亡作为确定背景来设置制度,这是不切实际、不尊重事实的臆测。

所以这一手对外戚的制衡,对所有势力的管理,你不服不行。

综上,对于刘邦军事、政治、管理的能力剖析,大家看明白了吗?刘邦就是当时综合实力最顶的人,没有之一。他的江山也确实如他所说”提三尺剑持天下“,不是靠选贤任能、敢于放权得出来的。

给后人的意义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当领导、在创业的朋友们,要谨记:江山、事业必须自己打下来才是真实的。放弃幻想,不祈求捷径,身体力行,方可能成就一番事业,与诸君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