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最美的3首夏日词,幽静闲适,清凉自在,值得摘抄收藏!

 牛君 2024-05-23 发布于湖北
苏轼最美的3首夏日词,幽静闲适,清凉自在,值得摘抄收藏!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又是一年初夏至,绿荫浓遍,风暖昼长。

水面清圆,小荷才露尖尖角;雨肥梅子,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天的美,幽静又热烈,绚烂又静美……

一千句关于夏天的句子,都不及此刻恰好吹来的风和苏轼笔下清凉的词。

今天便分享藏在苏轼诗词里的清凉夏天,一起跟随词人的步伐,去千年前的大宋看一看恬静安宁,幽美清凉的夏日风光。

苏轼最美的3首夏日词,幽静闲适,清凉自在,值得摘抄收藏!

最清新的夏日: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阮郎归·初夏》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夏天是雨过天晴的清新。

浓绿深处的蝉鸣开启夏天的序幕,朦胧的睡意被落子声惊醒。

懵懂间,小雨新停,小荷风举,石榴花将夏天烫了一个红火的洞。

那明丽如莲花般的女子,在池塘边戏水,渐起的水珠落在荷叶上,如珍珠一般,一会儿破碎一会儿又圆。

比夏天荷花与石榴更美的,是活泼的姑娘,和与天俱来的纯真。

这首夏词清新静美,上片写静态,是高门大院里的深深庭院,那高耸大的槐树下,碧纱窗里,袅袅青烟中,女主人被棋子声惊扰了午睡。下片写动态,午后小雨刚停,微风把荷叶翻转,石榴花火红热烈,于梦中醒来的姑娘玩心大起,拨弄池塘里的清水,溅起一片小珍珠。

此词景中含情,通过景物描写、环境描写,构成一幅活泼自然的庭园野趣,并在其中寄寓女主人公的单纯、天真和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词中的少女如同初夏一般清丽、灵动,极富生命力,充满了美好清新的勃勃生机和青春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苏轼最美的3首夏日词,幽静闲适,清凉自在,值得摘抄收藏!

最空灵的夏日: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江城子·江景》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夏天是空灵的,一切美好不期而至。

熙宁五年至七年,苏轼任杭州通判,与当时大词人张先交好,某日,同游西湖时听到美妙的古筝声,故而写作留念。

凤凰山下,雨后初晴,水清霞明,一朵荷花,开到靡荼,却依旧美丽、清净。不知从何处飞来一双白鹭,好似也被弹筝的女子吸引而来,停歇在小岛之上,驻足不前。

江上那哀伤的筝曲,让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如同湘妃弹奏自己的悲苦的命运,令人不忍卒听。一曲终了,她已飘然远去,只留下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在山间水际。

这首词上片写雨后初晴、晚霞明丽的湖光山色,清新空灵,让感受到西湖空旷悠远的景色;下片则写筝曲,并引用“湘灵鼓瑟”之典故,道尽筝声之哀切,而作为最重要的主人公弹筝者却只闻其曲声不见其人,充满神秘感。

全词采用比喻和衬托的手法,以“双白鹭”暗喻作者及张先,又以“烟敛云收”之景,衬托筝曲之哀伤,情景交融,真可谓言尽而味永。

苏轼最美的3首夏日词,幽静闲适,清凉自在,值得摘抄收藏!

最清凉的夏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夏日是清凉自在的。

苏轼谪居黄州时,曾于乡间幽居。

绿竹倚墙,衰草小池塘;白鸟翻空,满池映日荷花

在黄昏中手持藜杖踱步,走过村舍,走过城墙,幸得天公作美,昨夜三更时分下了一场雨,换来今日的清凉。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短短两句词,却写了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景物,容量如此之大,堪为妙笔。而后句的“细细香”,写出荷花清淡悠远的浅香,“细细”二字,堪称绝妙。

全词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夏日美景图,表达了词人雨后游玩欢乐、闲适的心境。

其实谪贬黄州是词人过得最是艰苦的一段日子,词中的“浮生”出自《庄子·刻意》篇说:“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是有一种淡淡的消极在其中。但人生漫漫,浮生之中有一场及时雨,何尝不是天公作美,苦中带甜呢?

苏轼最美的3首夏日词,幽静闲适,清凉自在,值得摘抄收藏!

苏轼笔下的夏天,有《鹧鸪天》的闲适之情,有《阮郎归·初夏》的自在之心,有《江城子·江景》的空灵之境,你更喜欢哪一首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