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海文:日本学者矢吹晋先生刚刚出版了《周恩来十九岁东京日记》一书

 兰若青青 2024-05-23 发布于陕西

 如第二篇《绚丽的樱花》,1992年我随中日友好代表团参加中日恢复邦交20周年纪念活动,看到周恩来读书处的模型,回来后写了此文。1999年10月我在村田忠禧先生推荐下到日本参加学术讨论会。当时日本学者矢吹晋先生刚刚出版了《周恩来十九岁东京日记》一书,书中记载周恩来在日本写的日记由铃丁博先生译成日文,由矢吹晋先生增加了对周恩来留学时常去地方及所交往日本朋友的介绍,并附上周恩来读过的日文文章全文。此书一出受到日本青年的欢迎,根据此书还拍了电视故事片。我很想将此书介绍给中国读者,时隔20年终于有希望出版。


在矢吹晋带领下,我考察了周恩来在东京学习、居住过的地方和买过书的旧书店,常去吃饭的汉阳楼。村田忠禧安排一位女留学生陪我到了日暮里灵梅寺院。这是日本美术大学毕业生保田(重右卫门)寄宿之地。因南开大学校董严修之子严智开(季冲)与保田同住,季冲要归国,周恩来搬过去住,和保田君来往很多,保田君为周恩来画了肖像(见周恩来1918年2月1日、2日、6日,3月1日日记,《周恩来早期文集》上册,第325-341页,中央文献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我们见到了灵梅寺院的主持。日本和尚和中国元朝时和尚一样,是可以结婚生子的,寺院主持职务,父子相传。这位主持的祖父接待过周恩来。他详细介绍了80年前的情况,那时,这里是乡下,寺院很小,并不像电视里看到的那么大。主持笑着说:艺术总是会夸大的。保田笔下的灵梅寺院是柴门篱笆墙。我得到保田的年谱和他画的周恩来肖像。又到京都,毛泽东学院院长小野信尔先生拨冗陪了我一天,参观了岚山和圆山等名胜。只有身临其境,才知道岚山在京都的西边郊区,圆山在京都东部。周恩来在京都写的诗,是看到不同的地方的樱花而写的。正因为有了切身的感受,这次将这篇文章重新改过。文章虽短,但是一字一句都浸透着笔者的心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