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篮球技能学习对自闭症学生刻板行为的影响

 特教梦 2024-05-23 发布于江苏
要:本文主要探讨篮球技能学习对自闭症学生刻板行为的影响。通过对洪洞县特殊教育学校1名自闭症学生进行为期4周,每周5节,每节20分钟的篮球技能教学。使用行为观察记录表对个案刻板行为出现次数进行记录。结果表明:干预后能有效减小自闭症学生刻板行为出现次数,得出结论:篮球技能学习对自闭症学生刻板行为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篮球技能;自闭症;刻板行为
1 前言
自闭症也被称为孤独症,其核心症状为社会交往障碍以及行为方式刻板,是一种先天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的疾病[1]。刻板行为主要表现在兴趣行为方面重复某一特定行为,具有执著性、强迫刻板性特点,在自己固定模式下,对某一物品和人产生依赖行为,例如转圈、嗅味、玩弄开关、来回奔走、特别依恋某一种东西等[2]。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4%,此外,目前中国自闭症患病率约为1%,自闭症患者已超1000万,并且自闭症的发病率还在逐步攀升。自闭症是先天脑部功能受损引起的,自闭症患者主要以社会交往障碍、行为刻板为主要特征的广泛性身心发育障碍性疾病[3]。在我国目前对自闭症刻板行为的干预研究主要以个案为主,矫治手段一般都采取教育和训练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办法[3]。
通过这次研究对就读于洪洞县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7岁自闭症学生进行篮球技能教学干预,探讨篮球技能学习对自闭症学生刻板行为的影响。为自闭症学生在篮球技能教学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干预策略和方法。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研究对象
小杰,男孩,7岁,两岁的时候被确诊为孤独症。学生能够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一般性的使用要求,满足不了需求时,通过哭闹的形式发泄情绪。目前通过药物控制,但效果不佳。能够听从教师和学生父母的简单指示。注意力非常差,对各种球类十分感兴趣,看到球就会跑过去抢来拍,好动乱跑,习惯重复别人的话语。
2.1.1 在家刻板行为的表现
学生在家,经常乱跑动,嘴里咕哝:“要打球/打球打球”。随手找球进行拍打,乱丢。假如父母强行阻止他,他就会哇哇大哭。待他需求满足后才可平静下来。
2.1.2 在学校刻板行为的表现
在校,平时会出现叫喊打球、拍自己、乱跑等行为,老师会用方法转移他的注意力/满足他需求让其拍球/使他的行为停止。在教室会到处乱跑,可听老师指令进行安坐。一旦情绪爆发,老师不管用其他什么方法转移他的注意力都没有效果,忽视其哭闹或带离课室,待其冷静下来,方可回教室。吃饭时,经常跑到篮球场,寻找篮球,或围绕在打球的学生,趁丢球的机会捡球来玩耍。
2.2 研究方法
2.2.1.单一受试研究法
通过对一名自闭症学生刻板行为研究,自变量是自闭症学生大课间时20分钟的篮球技能教学,因变量自闭症学生行为次数的变化。
2.2.2 访谈法
本次研究采用了访谈法,发现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信息。以及告知、协商家长本次的教学任务。在这次访谈过程中可以利用现场的问题变动或增减记录刻板行为。访谈问题是通过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意义确定如下:主要包括①妊娠史以及出生史幼儿是否有异样②是否经过医院诊断诊断结果是什么③平时在家里会有什么行为发生④是否在机构里做过干预,干预有什么效果。
2.2.3实验法
对个案进行干预前后的一周行为观察记录。观察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上午的9点-10点,观察行为主要有叫喊拍球、拍头、乱跑离座三种行为。该名自闭症学生叫喊拍球行为;不分场合乱喊。平日里会突然拍自己头而且伴随摇头眨眼;乱跑离座,在教室时就会离座需找钥匙开柜子拿球。记录这些行为通过2的篮球技能课前后的干预得到预期的效果。干预期间主要对其课堂上篮球技能学习的复习与巩固。具体项目如下:

训练

项目

训练内容

训练频率

备注

拍球
1、 定点拍球
2、 单手拍球(左右手)
3、 双手拍球
20个*5组

传接球
1、 空中接球
2、 击地传球
10个*5组
接球时,下指令强调其眼神看着球,以及手部做出迎球动作            
投篮
1、 抛球
2、 双手肩上投篮
5个为一组
进球时,奖励再投一球。
表1 教学方案

2.2.4 数理统计法

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录入,整理,归纳分析。

3 研究结果

干预过程中,与班主任及其他任课老师积极交流沟通,为保证干预取得一定的成效,严格按照干预计划对个案采取干预措施为期4周的篮球技能教学干预介入,统计得出干预前后刻板行为次数记录如下:

图1 自闭症学生干预前后刻板行为次数

图1自闭症学生干预前后刻板行为次数结果显示,与干预前相比该名学生干预后刻板行为(叫喊拍球、拍头、乱跑离座)次数总体呈下降趋势。

表2 自闭症学生干预前后刻板行为次数比较

行为

干预前

干预后

T

p

叫喊拍球

4.60±1.140

2.00±1.225

5.099

0.007**

拍头

3.80±0.837

1.60±1.140

4.491

0.011*

乱跑离座

1.60±0.548

0.80±0.837

2.138

0.099

总的行为

10.00±1.730

4.40±2.302

4.346

0.012*

备注:*表示的检验的显著性程度.一个星号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两个星号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又称作极显著。

由表2可见,与干预前相比,篮球技能教学干预后,学生叫喊拍球行为次数有所下降,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学生拍头行为次数有所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学生乱跑离座行为次数有所下降但不具备差异(P>0.05);学生总的刻板行为次数有所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4 讨论

刻板行为是挑战性行为的一种,也称固着行为、同一性行为和固执行为等 , 主要是指一再重复的某些特定行为,但它们基本上不具有或仅具有很少不明显的社会意义,常会妨碍儿童学习、与他人互动以及日常生活的参与[3]。刻板行为的形成原因从已有的临床经验来看,有三大因素:易感因素、促发因素、维持因素。其中,维持因素指使刻板行为得以持续存在的因素 。有学者提出儿童的抽动与刻板动作是类似和纹状体多巴胺异常有关[4] 。因此,可以通过体育运动影响多巴胺进而影响到自闭症儿童的刻板行为。有研究表明,体育活动不仅能够使自闭症儿童的神经系统得到一定的锻炼,同时也能较好地锻炼身体素质[5]。另外,儿童的刻板行为及问题行为也得到了改善[6]。

本研究采用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观察记录表对个案进行观察记录。该表分为两部分刻板行为的行为功能、详细次数。本文针对观察记录的详细次数,分析篮球技能教学对个案刻板行为次数干预前后的变化。

根据表2与图1数据结果显示,与干预前相比,篮球技能教学干预后,学生的刻板行为(叫喊拍球、拍头、乱跑离座)次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学生叫喊拍球行为次数有所下降,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学生拍头行为次数有所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篮球技能教学能有效减小自闭症学生刻板行为出现次数。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通过对洪洞县特殊教育学校1名自闭症学生进行为期4周,每周5节,每节20分钟的篮球技能教学对该名自闭症学生的刻板行为出现次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2 建议

针对本研究的不足,以及更好地利用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观察记录表指导教师和家长监控自闭症儿童的刻板行为、采用篮球技能教学对个案进行干预,给出以下建议。

5.2.1本研究的个案仅有1名,未能对篮球技能能有效减少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次数起太大的说服力。建议往后研究扩大研究对象,基于学生的个别化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达到目标的同时,积极使学生刻板行为及问题行为也得以改善。

5.2.2本研究学生刻板行为观察时间是周一至周五上午的9点-10点,观察时间较短,以及观察记录人数为一名容易对数据出现较大误差。建议往后研究将扩大行为观察的时间以及配备2-3名专业人员进行观察记录。

5.2.3本研究干预时间仅为4周,每周5节,每节20分钟。建议往后研究选择适当的干预时间以及强度。除了在学校学习之余,鼓励家长习得篮球技能的小技巧,在家里进行训练。家校结合,将干预效果最大化。

5.2.4本研究仅对自闭症学生干预前后刻板行为出现的次数进行分析,并未从学生出现行为的功能上进行分析。建议往后研究将结合干预措施对行为次数的影响以及行为功能表现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 段云峰,吴晓丽,金锋.自闭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5,45(09):820-844.

[2]田甜.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J]. 现代特殊教育,2014(02):53-54.

[3]林云强,赵斌,张福娟.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的分析及干预策略探讨[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9(05):441-443.

[4]林高平,郑锦志.Tourette 综合征研究进展与环路模型[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7,34(2):98-101.

[5]张骏,杨建全.体育运动干预对自闭症儿童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7,30(09):1244-1246.

[6]张洋.注意转移策略对自闭症儿童自伤性行为干预成效的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1.

 作者:周泽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