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最早迎来中华文明第一缕曙光?

 东海之子 2024-05-23 发布于浙江
距今11000年前后,蜗居在中华远古祖源地的先民开始大迁徙,当时的人很少,估计一、两千人,远古先民迁徙的方向主要是向北,路径是岭北中线。岭北东线是第一条支线。
岭北东线留下的遗迹就是考古学上的上山文化。上山文化以最早发现的上山遗址命名。
2000年10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蒋乐平研究员发现了上山遗址。上山遗址,位于浙江省钱塘江支流浦阳江上游的金华市浦江县黄宅镇境内,面积2万多平方米 ,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
200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浦江博物馆联合对上山遗址进行第1期发掘。上山遗址发现了居址、墓葬、环壕等遗迹出土的文物有约80件陶器,大多数器型为大口盆 。上山遗址发现了夹炭红衣陶片,上面有稻谷的痕迹。
2006年5月25日,上山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10月18日,浙江浦江上山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截止2022年,总共发现上山文化遗址21处。主要分布在金华和衢州。上山文化遗址部分进行了考古发掘。根据考古调查和发掘,上山文化分早、中、晚三大期。
上山文化早期1万年左右(最早的距今11400年);中期9000年左右;晚期8400年左右。
上山遗址分布于河谷盆地边缘的山前台地,遗址普遍出现了初具规模的定居聚落。上山遗址中期出现了有规律的排柱式房址,早期也出现了较多柱洞遗迹和带沟槽基础的房址。
上山文化遗址按照年代可以划分为:早期、早中期、早中晚期、中期、中晚期几种类型。上山文化遗址是中华先民留下的最早遗址群(惟一)。上山文化人来自来自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也有的来自道县、桂林。他们同根同源。
上山文化跨度三千年。说明早期受到人口瓶颈的制约。
上山文化不但有陶器、而且发现了1万年前的栽培稻遗存。上山文化展现的是中华远古的一段史前文明。改写了中华文明的历史!
上山文化遗址聚落群,主要分布在以金衢盆地为中心的钱塘江上游及附近地区。上山文化分布最密集的是永康和义乌,义乌发现的上山文化遗址有六、七处。义乌桥头遗址还出土了九千年前的彩陶。
上山文化最东边的一个遗址是嵊州小黄山遗址。这是一个贯穿早中晚始终的遗址,也是上山文化遗址面积最大的一个遗址。我们认为,嵊州小黄山人最早迎来中华文明第一缕曙光!
上山文化遗址的共同点是都有陶器和石磨盘。也就是说,他们有了原始工业,也有了原始农业。具有了人类文明起源的两个标志。
我们的研究认为:
1、上山文化距今11400-8400年,这是唯一的一个贯穿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群。我们将其称之为上山时代。
2、以上山文化为源头的江浙文化考古文化有一个完整的谱系!上山文化是唯一的一个贯穿中华文明起源始终的考古文化谱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