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个缓解情绪的常用穴位

 梁根源 2024-05-23 发布于广东

舒缓心情的穴位主要有太冲穴、膻中穴、曲池穴、神庭穴、合谷穴、劳宫穴、风池穴、大椎穴、承泣穴、内关穴和三阴交穴。

1.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具有疏肝解郁、清肝泻火等功效,按摩太冲穴可以缓解烦躁、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2. 膻中穴:位于两乳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骨,属于任脉,具有宁心神、开胸除闷、调理人身气机等作用。

3. 曲池穴:位于曲肘成90°,肘横纹桡侧头稍外,按摩此穴位有助于缓解心情烦躁、心理憋着火时的情绪。

4. 神庭穴: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0.5寸,与印堂穴一同按摩,具有宁神定志、治疗失眠、心悸、缓解疲劳等作用,使得心情舒畅。

5. 合谷穴:位于拇指和食指的手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是人体内调节气血的大穴,适当的按摩有助于梳理患者体内的气血,让气血更顺畅,缓解疲劳,从而达到释压的效果。

6. 劳宫穴:位于握拳时中指指尖所指处,具有主泻心火热、安定心神的功效,对失眠、心痛烦闷、精神不济等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7. 风池穴:位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段间的凹陷中,能疏调肝胆经气、使肝气疏泄、气血调和、肝阳潜降、无以化风。

8. 大椎穴:位于颈部,按摩此穴位有助于缓解神经紧张,消除不良情绪。

9. 承泣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按摩承泣穴能帮助患者放松面部麻木的神经,加快面部血液循环,让患者的身心放松下来,恢复健康。

10. 内关穴:位于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中央凹陷处约三指宽,通过按摩内关穴可以缓解心痛、心悸、失眠、惊悸、胸闷等病症,心情也会变得愉悦。

11.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的后方,按摩三阴交穴可以调理肝肾、养血安神,缓解失眠、健忘、头晕、耳鸣等症状,心情也会变好。

除了按摩穴位,保持心情舒畅的方法还包括保持单纯、偶尔“俗气”和偶尔的出离轨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