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1碗小米粥,身体会有什么变化?小米粥油真的堪比“参汤”?

 王心雨 2024-05-23

原创 梁怡璋 梁医学社 

在中国,有一种谷物,凭借其细腻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一直备受推崇。它就是被誉为“五谷之首”的小米。

图片

在古汉语中,小米被称作“稷”,江山社稷的“稷”,社指对祖先进行祭祀,社稷就是拿最好的粮食供奉祖先,可见小米的重要程度。

小米的作用与功效

一碗热腾腾的小米粥,是很多人的最爱。小米不仅在我国的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还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养生的瑰宝之一。

《本草纲目》最早提出了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1. 补脾胃

中医认为,同是种子,数量越多则能量越大,滋补力就越强。故天生万物,独厚五谷。而谷物中又数小米的生命力最强,在任何贫瘠的土地上都能结出丰硕营养的种子,正所谓“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它又是春种秋收,得天地之气最全,为土气最厚,是脾之果,最养脾胃。

因此,胃灼热、反胃、呕吐等不适时,最适合喝小米粥,以润养脾胃。

2. 益虚损、补元气

所谓“人食五谷而化精”,小米有益虚损、补元气的作用,因此李时珍称之为“肾之谷”。

3. 养心安神

中医认为,小米有养心安神之效。因此,对于因肠胃不适导致的失眠,其安神效果明显,甚至可用于代替安眠药。

现代药理实验也阐释了小米助眠的原理:

小米中富含的色氨酸,能促进人体褪黑素的分泌与转化。褪黑素是一种天然的抗衰老激素,它能调节人的睡眠、情绪及生物节律

   小米粥油营养堪比“参汤”?

粥熬好后,冷却一段时间,便可发现在粥的表面浮着一层细腻、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质。中医把它叫做米油,俗称粥油。

小米油乃是小米的精华,也是小米力量最足的地方,它最主要作用是养胃气,健脾胃,温肾阳。

清代赵学敏撰写的《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米油“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阴之于熟地,每日能撇出一碗,淡服最佳”。

清代医学家王孟英在他的《随息居饮食谱》中则认为“米油可代参汤”,因为它和人参一样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

《紫竹林单方》提到“治精清不孕方,用粥油日日取起,加炼过盐少许,空腹服下,其精自浓”。也就是说,男子想调精助孕,不妨空腹喝点加了盐的粥油,以助养肾精

 女人产后喝的小米粥,也是借助了粥油的滋补作用;

 老年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肾精不足的问题,如果常喝粥油,可以起到补益肾精、益寿延年的效果;

 幼儿、患有慢性胃肠炎的人,喝粥油能补益元气、增长体力。

熬出小米油的诀窍

1、小米最好选新米,陈米很难熬出米油;

2、水开了再放小米;

3、大火烧开,小火慢炖,中途不加水;

4、熬的时间要够,最少半个小时。看米和水的情况,粘稠的时候再关火;

5、自然放凉,才会起米油。

   推荐食疗方

1. 小米山药糊

小米与怀山药等量,炒成黄色,一起研磨成细末,加水煮糊调白糖食用,用于小儿调养或小儿消化不良。

2. 小米山药大枣粥

小米100克,怀山药30克,大红枣5枚,红糖30克,共煮粥食用。

可健脾胃、益气血。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之泻及帮助补充气血不足。

3. 小米红糖粥

小米100克,放沙锅中加水适量后煮粥,加适量的红糖,煮熟后食用。

红糖和小米有着相辅相成的功效,用于体弱者补益或产后气血不足的调补。

   ※ 注意 ※ 

由于小米性稍偏凉,虚寒与气滞体质的人,要少吃小米。

其次,“用进废退”的道理大家都知道。长期喝粥不利于锻炼胃肠功能,久而久之,可能会让胃的消化代谢功能退化,反而伤了脾胃。因此,米粥虽好,也要适量。

人划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