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草精华】化痰散结佳品——海麻雀

 一葉一如来 2024-05-23 发布于广东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推动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过程中,肇庆市中医院一直在行动!

健康科普栏目《本草精华》由市中医院多位中药师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普及中医药养生及保健知识,让群众正确认识中医药,将中医“治未病”理念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营造“信中医、用中医、爱中医”的良好氛围。

图片

图片

▲海麻雀

图片

海麻雀为广东沿海一带民间常用的一味鱼类药,为海蛾鱼科动物海蛾的干燥全体。因体形似麻雀而得名,又名海鹅、海雀、海燕、海蛾、海蛾鱼。分布于西沙群岛海域、广东沿海、台湾海峡以及印度至印度尼西亚、北至日本等,属于暖水性较深海区的底层小杂鱼。其性味甘平,功能化痰止咳,壮阳补骨,广东沿海一带民间常用海麻雀煲汤给小儿用于治疗咳嗽。

图片
本草鉴别
图片

海麻雀:全体形状稍似麻雀而扁平,无鳞。背部黑褐色、灰褐色或灰黄色。嘴尖,无牙。眼骨突起。鳃盖各骨愈合成一块鳃板。躯干部紧密而宽扁,具4条纵棱,中间2条延伸至尾部,外侧2条多呈弧形。背部骨板具弧形横纹与纵棱相交成瓦格形。胸鳍发达呈翅状。腹部扁平,黄白色至黄棕色,具不规则形纹理。尾部方柱形,具纵棱4条,呈节状,尾长,愈近尾端愈小。骨质,坚硬。气腥,味咸。

同属动物飞海蛾与海蛾相似,习性相同,作用相近,其区别点:飞海蛾吻部特别突出延长,呈一扁平的长柄,两侧具细锯齿,尾部细长,尾鳍上散布有细小绿褐色斑。

两种均以完整、个大者为佳。

图片

图片
典籍记载
图片

历代“本草”未有收记。首载于《中国海洋药用生物》,名海蛾,之后,《中国有毒鱼类和药用鱼类》、《中国动物药》、《中华海洋本草(第四卷)》及《广东中药志(第二卷)》等专著中均相继收载。

《广东中药志(第二卷)》中记载:海蛾的全体,具化痰止咳、宣肺透疹、壮阳补骨、消瘿散结、燥湿止泻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甲状腺肿瘤、淋巴结核、小儿气管炎、咳嗽、麻疹后腹泻等疾病。

飞海蛾的全体,具化痰止咳,宣肺透疹,解热燥湿功效,用于小儿咳嗽、痰黄稠、麻疹或疹出不透,湿热腹泻、起病较急、泻下如注、泻出黄水样便或带粘液、腥臭、腹内肠鸣作痛,肛门灼热疼痛。

图片
功效及应用

本品性平,味甘,归肺、肝经,化痰止咳,消瘿散结,解毒消肿,止泻;用于小儿痰咳,瘿瘤痰核,麻疹,麻疹后腹泻。

现代药理作用:具有抗脂质过氧化、抗肿瘤、护血栓以及记忆的改善等多种药理功能。

图片

▲海麻雀

图片

附方

1、治甲状腺肿瘤:海蛾7~10 条,与瘦猪肉煮汤,饮汤食渣,每日一次。

2、治小儿气管炎、麻疹:海蛾洗净,炖服。

图片
药膳食疗
广大市民不妨在家
用海麻雀制作美味佳肴
图片
图片


海麻雀石斛汤


材料:海麻雀4只,石斛15g,新会陈皮1小瓣,无花果2个,瘦肉100g,生姜2小片。

做法:以上材料洗净,瘦肉切小块,放入炖盅,加入3-4碗水,炖2小时,加入少许盐即可。 

功效:解毒消肿,养胃生津。用于咽喉肿痛。

图片


海麻雀猫爪草汤


图片

材料:海麻雀4只,猫爪草15g,罗汉果2个(也可加入蜜枣),瘦肉100g,生姜2小片。

做法:以上材料洗净,瘦肉切小块,放入炖盅,加入5碗水,炖2小时,加少许盐调味。 

功效:消瘿散结。用于治疗甲状腺肿大,乳腺结节,咽喉炎。

注意事项:海蛾别称海燕,但是药材海燕实际上是另外一种动物海燕科动物海燕的全体,两者功效大不相同,海燕滋阴壮阳,祛风湿。主治阳痿、风湿腰腿痛。需区别使用,不可混淆。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中医师会根据个人体质的不同对中药处方作针对性增减,故读者最好到我院请专业中医师为您把脉问诊、辨证施治,方可断定此药是否适合您服用。



图片

供稿  梁珊珊

审核  彭爱娜

编辑  黎国堂

责编  谢其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