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复之声】“十人九痔”—试试超短波、磁刺激联合疗法

 一元堂中医张 2024-05-23 发布于辽宁

常言“十人九痔”,痔疮是较为常见的肛肠疾病,男女均可患病,任意年龄都可发病,其中45~65岁较为多见,65岁后患病率逐渐下降。

2015年,由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牵头进行了一项覆盖全国31省、市、自治区的中国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周岁以上(含)城乡居民肛肠疾病患病率高达50.1%,其中痔疮为常见的肛肠疾病,患病率为49.14%,而痔疮患病人数更是占所有患肛肠疾病人数的98.09%

图片

> >

痔疮是什么?

< <

痔疮是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直肠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或肛缘皮肤结缔组织增生,或肛管皮下静脉曲张破裂形成的隆起物。

大约40%的痔没有症状。常见的症状是出血、肛周瘙痒、疼痛和脱垂,这些症状可能偶尔发生,也可能反复出现。


诱发因素

不良排便习惯:排便用力、长时间排便等;

慢性疾病:长期腹泻或便秘,慢性心脏病或肝脏疾病;

饮食习惯:低纤维饮食;

其他:经常抬重物,妊娠,肥胖。

> >

物理疗法在痔疮中的临床研究

< <

在临床上,痔疮患者一般会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如病情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且保守治疗无法延缓病情则选择手术疗法。


研究中,将158例痔疮患者分为超短波组(A组)53例,磁疗组(B组)50例,综合组(C组)55例。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A组采用超短波治疗,B组采用磁疗,C组超短波治疗后再行磁疗。

经过3~20次治疗,平均7.4次治疗后,A组31例患者肛周疼痛、肿胀消失,痔核消退,糜烂面愈合;13例患者出现肛周疼痛、肿胀基本消失,痔核未完全消退;8例出现肛周疼痛、肿胀减轻,痔核存在,但有所改善。

B组出现上述好转情况分别为28、12、7例。

C组分别为45、8及2例。

由结果可知:C组患者改善情况较A、B组更好。

超短波疗法产生的生物热效应,能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肛周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促进病理产物排泄;磁疗能使组织通透性提高,提高致痛物质(缓激肽、组织胺、5-羟色胺等)分解酶的活性,分解转化致痛物质。

研究中,C组使用超短波疗法联合磁疗、药物治疗痔疮,加强了两种物理方法的协同作用,故得到了较好的预期结果。


> >

低频交变磁疗机

< <

图片

低频交变磁疗机,是由3.6T稳定脉冲强磁和650nm激光双功能组合的创新理疗技术,可以穿透骨骼、脂肪组织、皮肤、衣物或石膏这些高阻值的结构,因而可以非侵入地进行刺激。患者可平卧屈膝,穿内裤,治疗头直对患处,20 min每天1次,以患者耐受强度进行。

> >

超短波治疗仪

< <

图片

超短波治疗仪采用电子管振荡产生工作频率为40.68MHz的超短波,通过电容电极输出能量,将患部置于电极之间,在射频电场的作用下,使病变部位的分子和离子在其平行位置振动,并相摩擦而产生热效应。

参考文献:

林忠豪,陈清华.超短波并磁疗治疗痔疮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2008年4月·第23卷第2期.

END



做康复,找翔宇

供稿|尹雪岩
编辑|高晓雪
审核|尹雪岩 周飞祥 杨业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